三年理財產品,到期71年才能取出!朱先生懵了

哈爾濱市民朱某在銀行買了兩款三年期和五年期的理財產品,本想著期滿後有一個不錯的收益,但是最近發現要是想拿到收益卻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三年理財產品,到期71年才能取出!朱先生懵了

當朱某諮詢理財產品時,銀行工作人員向她推薦了這款五年期的保險產品,這款五年期產品的特點是期滿後的收益相對於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其他活期理財產品的收益要高,於是從2016年開始,朱某陸續購買了840萬的保險產品

本來想著到期後取得一個不錯的收益,但是最近銀行工作人員的說法讓她沒有頭緒,因為這期五年為期的產品,需要71年後才能取回本金

三年理財產品,到期71年才能取出!朱先生懵了

除此之外,她購買的三年期的理財產品的收益及時間方面也與當時工作人員的介紹有所出入

知道這些事情後朱某坐不住了,立馬聯繫了當時給她介紹保險產品的兩位工作人員,結果是一位電話停機,而另外一位已經成了空號,隨後,朱某立即找到銀行行長,行長說這兩位先前是保險公司的人,已經不是自己單位的工作人員,也無法取得聯繫。

三年理財產品,到期71年才能取出!朱先生懵了

緊接著朱某來到百年人壽保險公司黑龍江分公司,當地的工作人員告訴她,這款產品確實是71年後才能拿到本金,如果現在強行終止合同的話會虧損很多,只能按照現價取。而如果身故的話,會退還所有保費以及每年相對應的生存金及分紅。

三年理財產品,到期71年才能取出!朱先生懵了

朱某向公司表示聯繫當時介紹產品的兩人當面核實,但是工作人員表明兩人已經離職,無法取得聯繫,但是已經向上報告這個情況,請朱某等待通知。

一天後,朱某等來了這樣的一個結果,可以將本金退還,但是利息不給,從朱某所買的產品來算,按照百分之五的利率走,兩年的話有90萬左右,後面行長表示沒有決定權,會向上級申報,再具體算出來之後向她答覆,

當朱某再次來到公司的時候,當媒體向該公司工作人員提問時,工作人員回覆只有指定的正式的公司新聞發言人才有直接向媒體或者外界發言的權利,且公司的發言人正在出差中無法回答問題,隨後朱某提出用電話聯繫,工作人員的回覆今天不行但是上級正在積極的解決這個問題。

三年理財產品,到期71年才能取出!朱先生懵了

下午五點,朱某聯繫媒體,表示已經與保險公司達成和解協議,保險公司會在20天之內返還本金和利息。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警醒,要仔細的閱讀協議所簽訂的內容,不懂得地方一點要諮詢別人,確定協議內容本人真的知曉且內容無誤的時候再簽訂。如果已經發生了這種事情,那麼要積極的去聯繫,去嘗試解決問題。

三年理財產品,到期71年才能取出!朱先生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