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一美女迷倒三位省长引发血案真相

这个县的现名,堪称我国几千年来唯一亘古不变故名者第一名,河北的邯郸名,只能No.2!息县这一点很了不起,一切都是原配的好,一把钥匙最好只开一把锁。原生态,往往皆是最美的。

息县一美女迷倒三位省长引发血案真相

所以,溯息姓之源,良有以也。不过,我至今没见过息姓同志。设若让我碰见,我一定要拉住他们大谈其“祖国”如何被灭的,如果一问三不知,我肯定会斥责他数典忘祖,国之废物!(玩笑啊)

(一)

这个姓始现于西周,应该感谢周公姬旦。大家不知留意没,古人姓名很有意思,我们常说的周公旦原来是姬旦(鸡蛋),还有娥旦(孟尝君田文夫人)、雅旦(孙叔敖次妻),他们若一起开会,可以说全是蛋蛋会餐啊,可惜他们不是同一时代人。

还有比这更猛的,那秦武王,居然叫嬴荡!当然那个时候“淫荡”一词是褒义,与“放浪形骸”无异。只是现在意义变了,有点公交车或方便面的感觉。

息县一美女迷倒三位省长引发血案真相

却说周公旦封了他的第七哥姬羽达为息侯,是为息国。息国的治所于淮北,与信阳其他县便有明显区别,老百姓得顿顿吃面食,带有北国风味。隋唐时期,此县一度升格为息州,朱洪武上台后为之降州为县。清归光山,今属信阳。这样看来,息县过去还火火的逼格了一把。

息侯姬羽达,便是息氏得姓始祖。国都在今息县城西南六公里许的青龙寺。

息氏有国盖三百年矣。春秋初期,息为楚并(等一会重点讲这),其子民徒于山右繁衍开来。无论过去与现在,没有任何人敢阻止老百姓的繁衍权。譬如,秦始皇灭六国时,如果他下令全国百姓不许男女结合,阵前士兵准跑完。

所以息姓得以生存至今。有人肯定疑问,农夫先生,你讲他们从息县移民到山右,那啥叫“山右”呢?

山右即山西,以其太行之西而言右,或曰河东。我们应熟悉“河东狮吼”的典故,源自晋地。息氏后裔移民山西马邑,而后迁之卫畿,直到明初山西设移民官署于洪洞(音TONG)城外西北角。此场背依太岳,面临汾水,且有古槐一株枝繁叶茂。凡被迁的老百姓,无论晋南燕北,皆集聚于此,待迁发毕、方赶所指。

可怜吧?

那时候移民可不像现在丹江口的移民上大巴坐高铁玩智能手机。他们唯一能做的是两条腿一瘸一拐,脚皮起泡,脚底冒脓,想解大手的还得铐上脚镣。

我这样讲,就是点明了:现在的息县早没姓息的人了。

更直白吧,讲课好懂,才有收获。

好了,干脆我今天把信阳境内几个国都讲讲吧。这次讲了,下次便不再提及。

息国之东,是蒋国,在今淮滨县南,都于期思淮滨期思镇,是嫡系姬姓诸侯封的最南的一国(周公旦的第七个儿子始封于此)。

今淮滨县的淮南部分为蒋国,淮北属息、赖两国。

而东南,是黄国,在今潢川西,依淮河的支流潢水立国,是一个赢姓的国家,都城在今潢川县城西北六公里的隆古集附近。

黄国以东,是蓼国,即固始,是一个偃姓国(我讲过)。再往东南,便是地处大别山之东的英国(今安徽金察东南)、六(音陆)国(今安徽六安)及舒等国。

天啊,居然还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若晓不知有何感想?哈哈哈,安徽的的英国可能是大不列颠的老祖先吧(玩笑)!

南面呢,是弦国(光山),这个我讲过N次。前655年,楚灭了弦国后,弦子(弦国国君)跑到黄国去了。不过好景不长,七年后,黄国也被楚灭了。

弦国之南,是楚、夔等国家。

西面,是江国。江是个赢姓国,都城在今驻马店正阳县南,罗山之北,与息国是近邻国。江国之西,是申国、随国、邓国等。

申,是个姬姓国,原居陕西、山西之间,后被封于今南阳一带,今罗山西、信阳全市即属古申地。

西南,有随国(今湖北随州)、邓国(今湖北襄樊北)等。

(读者朋友若把以上内容搞懂了,你已是正儿八经的信阳通了。)

(二)

现在我要讲的是这个息县北面的蔡国。蔡是个姬姓国,周武王的弟弟叔度初封于蔡,都于上蔡,后迁都新蔡。息、蔡国两国国君曾于同一年同娶于陈国国君的两个漂亮女儿,两国自然是连襟,类似孙策与周瑜。

息县一美女迷倒三位省长引发血案真相

据史书载,息夫人(息妫)美貌绝伦。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

大名鼎鼎的霸主楚庄王与息夫人有什么关系呢?

息县一美女迷倒三位省长引发血案真相

我保证马上让你开始懵逼。

楚庄王的曾祖父是楚文王,楚文王从息国抢来息夫人做夫人,生下的儿子后来做了楚成王,楚成王的儿子是楚穆王,楚穆王的儿子就是楚庄王。由楚国世系可以看出,息夫人比比同样是信阳籍的孙叔敖早,约早80年。孙叔敖也是淮滨县的,是楚庄王的智囊之一。

我们接着讲课,你们等到的故事终于来了。

息县一美女迷倒三位省长引发血案真相

话说现在周口市淮阳县啊在春秋是陈国的老巢,老领导陈宣公最大的资本是有两个嫡出女儿,均天香国色。为了传统友好,他把大女儿嫁给了蔡哀侯,二女儿嫁给息侯。大女儿算是眼睛长裤裆里去,嫁给一个超级好色的禽兽,我看那家伙猥琐样,放在现在应该比陈冠希老师更“优秀”。可怜好白菜,就这样被猪拱了。有一次,老陈的二女儿(前684年)息妫从息县回娘家探亲,路过蔡国,蔡候既尽地主之谊,又尽姐夫之情,但却因要性侵息妫。息夫人拂怒而去,息侯得知,火冒三丈:这还了得!王八蛋,亏你还是姐夫呢。

于是借助邻居楚国的力量来报复蔡候。

息县一美女迷倒三位省长引发血案真相

楚文王呢,正愁闲的蛋疼,刚把都城由丹阳迁到郢,刚把申、吕、缯几个邻国小弟打得满地找牙。息候的借刀杀人之计正好为文王东进淮河提供了良机呢。

纳尼,楚国出战,结局可想而知,蔡哀侯以卵击石,被俘虏后整天孤苦狼嚎,后悔都是色心惹的祸了。而楚王志在中原,如果杀了这蔡怂样,又担心诸侯恐惧,必然联合抵抗,于是把怂样给放了。

熊包回家后不恨楚王恨妹夫,他也想到的是报复。

你看看我们古人,都脑子里想的是啥啊。他自己吃不到葡萄,非让别人摘掉。于是他心生一计,向楚王叙说小姨子如何如何漂亮,蔡侯说的大致是(我猜的):息夫人之美,天下无双。目如秋水,脸似桃花;荷粉露垂,杏花含烟;长短适中,举动生态;国色天香,无与伦比。”

说得楚王魂不守舍,决心据为已有。

看来,天下古今男人都色啊,只看有贼心有否贼胆。

有此尤物,文王心血来潮。三下五除二直接让息侯亡了国。

讲到这里,我们发现,这三个省长(尽管小诸侯国级别就个处级干部,但在那时人家是周天子钦封的诸侯,与春秋五霸行政级别平级的),最悲催最苦逼的是息侯。

他招谁惹谁了?

啥也别说,谁让你媳妇漂亮了。我一直认为娶妻标准不能老漂亮了,自己的女人光let别人天天盯着看,心里就老大不舒服。

息夫人呢,亦为前夫伤心。她让新丈夫亲口许诺不杀息侯。

文王守诺,后来息侯得以善终(善终,心里也是耻辱啊)。

息县一美女迷倒三位省长引发血案真相

有些史书说息夫人后半生一直以泪洗面,愁容满面,幽幽怨怨,纯属扯淡。女人是现实动物,女人翻脸与翻书,只要你是个暖男,女人一般情况会心软而接受你。文王是个情种,他原来是有夫人的,却废掉前任名位而尊息夫人为正配;又因夫人仇恨蔡侯,在她的流泪请求下便不顾一切灭了蔡国。

息、蔡被灭后,处置两侯,息侯比蔡侯待遇高,蔡侯是俘虏,息侯虽然被安置在偏远的地方,仍食十户之赋,虽不富贵,却也衣食无忧。这是楚王因宠爱夫人而善待息侯。

(三)

在楚文王的宠爱之下,息夫人慢慢想通了家事国事天下事,渐渐对楚文王心生感恩。期间,接连不断为新夫生了俩儿子。文王死,息夫人的大儿子即位,才几岁,未加冕,不称王,不幸早殇;二儿子即位,这就是后来的楚成王。

后人所不能理解的就是一个“抢”字。息夫人是被楚文王抢来的,抢来的美女怎么会对君王产生感情呢?这是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了。

在春秋以前,被君王宠爱的美女不少都是抢来的,只说最有名的吧。

妹喜,是不是夏桀征伐有施部落时抢来的?

妲己,是不是殷纣王征伐有苏部落时抢来的?

褒姒,是不是周幽王征伐有褒部落时抢来的?

与息夫人同时代的骊姬,不也是晋献公征伐骊戎部落时抢来的么?

怎么会有这么多抢婚呢?

因为当时仍残留原始社会的婚俗。至春秋,抢婚遗俗仍存,诸侯间和睦,则和睦通婚,不和睦则抢婚,大诸侯抢小诸侯之女之夫人,或威逼小诸侯献美,不足为奇。以现代文明衡量古代抢婚,必以为被抢之女逆来顺受。其实未必,她们或许心安理得呢。

唐代多情的王维诗云: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老王的诗写的很唯美,大抵能勾起文人骚客的满腹骚味,但若息夫人穿越回来,一定会质问他:

汝何知本宫不与夫君见怜?本娘娘过的很开心呢。用不着你来附会而卖弄才学!哪凉滚哪边去,滚!

息县一美女迷倒三位省长引发血案真相

也许,我们平常看惯了影视剧,对高潮部分的情节大多能想得到,比如说董存瑞炸碉堡是高潮,王成在上甘岭上喊向我开炮是高潮,乔峰在巨大的民族矛盾命运悲剧面前跳崖自尽的时候是高潮,息妫可=肯定为蔡侯自杀是高潮。

但你肯定想不到,真实故事里的高潮居然楚王死后,息夫人含辛茹苦把他们的俩儿子抚养长大,没有她与前夫双方殉情自杀的鲜血流在地上状若桃花。

我料想她最该伤心的是,无论与楚王如何相爱下去,她的内心深处最软最疼的仍是息侯,最难过的亦是那场战争让生民涂炭,山河不再。

息县一美女迷倒三位省长引发血案真相

这种伤心,倒是再正常不过了。

新婚那一夜,她断然恨那个搬弄是非的长舌男蔡侯。

那一夜,整个受尽如此凌辱的息国子民,空气凝滞,山河同悲。

那一夜,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时间匆匆,本讲义稿不加修改便发了,大家凑合着看。开卷有益,总会有收获的。写的不好,请多担待。

作者简介:楚国农夫,本名李奉先,号红尘碰壁居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