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愛玉,又是孝子,延禧攻略提到的藝術藏品中卻獨獨漏了這個!

關於漢白玉

漢白玉相信各位都不陌生。它就是一種純白色的大理石,色白純潔,內含閃光晶體,給人一塵不染和莊嚴肅穆的美感。漢白玉的產量佔整個大理石產量的30%左右,多作為雕塑人像、佛像、動植物等。

關於漢白玉名稱的由來,人們眾說紛紜。相傳從中國古代起,多用這種石料製作宮殿的石階和護欄,被歷代人人墨客誦吟誦唱,所謂“玉砌雕欄”華麗如玉,所以稱作漢白玉;也有一種說法是,從我國漢代起就用這種宛若美玉的石材修建宮殿,裝飾廟宇,雕刻佛像,點綴殿堂。因為是從漢代開始使用這種建築材料故稱漢白玉;還有一種說法是漢白玉的“漢”字本應就是流汗的“汗”,汗字代表了漢白玉最鮮為人知的一個特徵。

真正的漢白玉,並非真的潔白無瑕,而是潔白中隱藏著淺淺的紋路,就像是出汗的印記一樣。當然,最為大眾接受的說法是我國從漢代開始就使用這種潔白無瑕的美玉來做建築材料,人們就順口稱之為漢白玉。

乾隆時期政治局面穩定,國力昌盛,財富的空前積累為奢侈享受提供了充足條件,精美藝術品受到皇室貴族的垂愛。據記載,乾隆皇帝是我國古代最愛玉的帝王,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認識研究玉,他愛玉、藏玉,甚至在玉器製作上親力親為。正因為乾隆皇帝對玉器的研究情有獨鍾,不惜花費巨大的精力,在全國各地廣泛收集玉器,使得這時期的玉器造工精細,技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乾隆漢白玉杯

乾隆愛玉,又是孝子,延禧攻略提到的藝術藏品中卻獨獨漏了這個!

乾隆愛玉,又是孝子,延禧攻略提到的藝術藏品中卻獨獨漏了這個!

上圖便是深圳雍道文化有幸徵集到的乾隆款漢白玉杯,杯表面呈玉脂白色,其褐色乃是出土時還未洗清之物,杯口內縮、鼓腹、杯底與杯腹大小一致,規整的器形端莊雅緻,玉質細膩,底款為小篆“乾隆孝粉”四字,典型的清代作品,是絕世寶物,選用上等漢白玉製成,暗刻優美紋飾,琢工細膩,工藝複雜且十分精湛,此組漢白玉杯充分體現了乾隆時期的審美趣味。

乾隆愛玉,又是孝子,延禧攻略提到的藝術藏品中卻獨獨漏了這個!

乾隆愛玉,又是孝子,延禧攻略提到的藝術藏品中卻獨獨漏了這個!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用玉史與造玉史。清代琢玉的規模、產量、種類,在中國古代玉雕史上是空前絕後的。其工藝水平集歷代工藝之大成,掀起了中國古代最後一個造玉高潮,它藝術成就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乾隆玉”。而我國從2000多年前就發現了漢白玉這麼高潔素雅的原料,利用這種優質原料進行雕刻的藝術創作,也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乾隆愛玉,又是孝子,延禧攻略提到的藝術藏品中卻獨獨漏了這個!

經瞭解到的數據顯示,近幾年來流傳下來的漢白玉作品的市場行情越來越好,拍賣成交報價屢創新高。特別是近幾年伴隨著圓明園流散文物的迴歸,觸發了國人靈敏的神經,藏於挪威卑爾根KODE博物館的7根圓明園漢白玉石柱致使國人對漢白玉的極度注重,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花3000萬挪威克朗相當於480萬美元買7根石柱,此舉令人驚歎的同時,也讓人又一次看到了漢白玉的價值所在。曾在2012香港春拍一個有少許破損的“漢白玉杯”以150萬起拍的,後經眾多收藏家瘋狂爭奪,最終以225萬定錘成交。有破損的“漢白玉刻花纏枝紋杯”已經如此受歡迎了,可見漢白玉碗的魅力之大,價值之高。

今天展示的漢白玉藏品,它選用優質漢白玉料,碗底落款“乾隆孝粉”,琢工精細,造型端莊,紋飾優美,本身就是上佳的藝術品。

此件“漢白玉杯”紋理極為優美,極其精緻,呈現出自然奔放、熱情活潑的藝術效果。就彷彿是一幅油畫,美得動人心魄,是眾多大收藏家最為鍾愛的藏品,“漢白玉杯”的收藏價值極高,是絕世寶物。溫潤的玉材均不作任何人為沁色,規整的器形端莊雅緻,充分體現了乾隆時期的審美趣味,是當時漢白玉杯的傑作。且出自大師之手,其紋理極其優雅大氣,是皇室御用之物象徵,值得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