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菜一湯」家喻戶曉,周總理敲定爲國宴,它的來歷可追溯到明朝

現在經常會聽見人說“四菜一湯”之類的話,指的是有四個菜一個湯。很普通的一句話,但它的來歷可不小,可以追溯到明朝朱元璋時期。到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開國大典結束後,在北京飯店舉行了招待中外貴賓的晚宴,被稱為“開國第一宴”。這次晚宴後,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定下規矩:以後國宴標準為“四菜一湯”。

“四菜一湯”家喻戶曉,周總理敲定為國宴,它的來歷可追溯到明朝

周總理宴請尼克松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統一中原,稱帝南京,定國號為大明,年號為洪武。建國後,大封功臣,光是國公都多達十位。這些功臣多數是貧苦老百姓出身,征戰多年,終於可以得享太平,建功立業了,逐漸出現了享受奢侈之風。可當時天下剛定,國家元氣尚未恢復,老百姓生活艱難,這對於布衣出身的朱元璋來說,非常理解民間的疾苦。看著功臣們花天酒地的生活,他明白長此下去,剛建立的明朝維持不了多久就會亡國,於是下定決心要好好整治這奢侈之風,給大臣們敲敲警鐘。

“四菜一湯”家喻戶曉,周總理敲定為國宴,它的來歷可追溯到明朝

朱元璋劇照

有一天,朱元璋借皇后大壽之名,宴請文武大臣。大臣們心裡很高興,自從朱元璋當了皇帝后,就沒有和他們一起喝酒吃肉了,這次正好可以重溫一下往昔的兄弟情,“老戰友”們也可以喝喝酒談談心。當他們換上最好的宴服前來赴宴時,萬萬沒想到朱元璋讓上的第一道菜居然是清炒韭菜,大臣們心想來個小菜清清腸胃也好。可第二道竟是清炒蘿蔔,這就讓大臣們有點納悶了,這都當皇帝了,還這麼摳門,好歹是皇后的壽宴,比我家下人還吃得差。但這還沒完,第三道是水煮的兩大碗青菜,第四道是小蔥豆腐湯。等了半天,也不見還有菜上來,大臣們不明所以,本想著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敘敘舊情的,可這是唱的哪一齣啊!

“四菜一湯”家喻戶曉,周總理敲定為國宴,它的來歷可追溯到明朝

四菜一湯

朱元璋見群臣一副發懵的表情,哈哈大笑道:“大家別小看這幾道小菜,俗話說得好,蘿蔔上了街,藥鋪無生意;韭菜青又青,長治久安定人心;兩碗青菜同樣香,兩袖清風喜洋洋;小蔥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潔如日月。”大臣聽後,恍然大悟,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這是在給我們提醒不要忘本,要像蘿蔔、韭菜、青菜、豆腐湯那樣,為官清正廉明、公正無私,這樣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安定百姓之心,於是大臣們都大笑著,大口吃起了小菜。朱元璋見臣子們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非常欣慰,當眾頒下詔令:“從今往後,不論文武大臣,還是皇親國戚宴請賓客,最多隻能是‘四菜一湯’,此次皇后壽宴就是榜樣,如有違反者,嚴懲不貸。”不久,“四菜一湯”的事情傳到了民間,百姓無不稱讚,也成為約束為官者的法令,後世廉潔奉公的榜樣。

“四菜一湯”家喻戶曉,周總理敲定為國宴,它的來歷可追溯到明朝

朱元璋劇照

新中國建立後,從周總理定下“四菜一湯”為國宴標準後。1984年11月,外交部對國宴標準作出了明確規定:宴請外賓次數不能太多,中餐嚴格執行四菜一湯標準,西餐一般情況兩菜一湯,不超出三菜一湯。國宴用酒不能用烈性酒,根據客人習慣上飲料和低度酒。一句家常用語“四菜一湯”,表現的是清正廉潔,公正無私的精神,當今的我們應該繼承這一光榮傳統,發揚廉潔奉公的偉大精神,建設好祖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