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票證史上的代表:黑龍江糧票欣賞

中國的票證史可謂是一部凝重渾厚的中華民族興衰史,從早期民國票據、解放初糧票、文革票證等到後期金融票證、稅票、股票、債券等金融類票據,我國的票證種類與數量堪稱“世界之最”。中國的票證具有悠久的歷史、最傳奇的色彩、最稀少的存世量和名貴的價值,票證是見證中國百年興衰的珍貴歷史文物,更是一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票證作為我國特定時期的產物,是一段歷史的見證,對從計劃經濟時代過來的人來說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在票證年代裡,對從計劃經濟過來的人來說是永遠不會忘記的。在票證年代裡,票證被老百姓視為“生命票”、“第二貨幣”,因此票證便與鈔票平起平坐,甚至比鈔票還珍貴。

最近,深圳雍道文化有幸徵得1978年黑龍江省糧票叄市斤一組,此組糧票的長度為8.8釐米,寬度為2.9釐米。該糧票為叄市斤面額。糧票正面左方為糧票面值,對角為阿拉伯數字面值,底部為發行年份。

中國的票證史上的代表:黑龍江糧票欣賞

中國的票證史上的代表:黑龍江糧票欣賞

此藏品為“黑龍江省糧票一組”,上方為“黑龍江省糧票”,中間面值為“叄市斤”,下方中央為糧票的年份。背面為糧票的使用說明。糧食上都有印鑑,這是糧票構成比較重要的一個因素。沒有印鑑的糧票意味著無效,有些糧票在使用說明中就明確規定:“此票無糧食局印章無效”等。可見糧票上的印鑑是糧食部門行使權力的一種表現。

隨著時間推移,集糧熱的升溫,糧票收藏品市場也必將上揚。只要掌握好收藏糧票的基本原則,投資收藏糧票前景十分可觀。糧票曾作為中國的第二“貨幣”,在中國曆時40年,它反映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有較為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

糧票是計劃經濟時代的一種購糧憑證。1955年我國開始發行糧票,1993年糧票停止流通。糧票隨後進入收藏市場,並立即成為廣受追捧的收藏品。本組糧票保存完整品相極佳,其收藏價值與升值空間不可限量!中國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那時候,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作為特殊經濟條件下的歷史產物,糧票票面題材廣泛,印製精細,具有時間性、地域性的特點。經年累月的歲月侵蝕,更使這種具有不可複製性的票證文物日漸稀少,珍品迭出,長期為海內外收藏愛好者所矚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