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季課程 初三語文」第14講《水滸傳》品讀《智取生辰綱》

第14講 《水滸》品讀《智取生辰綱》

「2018秋季課程 初三語文」第14講《水滸傳》品讀《智取生辰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孫子兵法》中說"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意思是:用兵打仗是一種千變萬化、出其不意之術,需要運用種種方法欺騙敵人。所以,明明能征善戰,卻要向敵人假裝軟弱無能;本來準備用兵,卻偽裝不準備打仗;要攻打近處的目標,卻給敵人造成攻擊遠處的假象;要攻打遠處的目標,相反要偽裝成在近處攻擊。敵人貪心就用小利來引誘他上當;敵人混亂就趁機攻取他;敵人實力雄厚就要謹慎防備;敵人強大就暫時避開其鋒芒;敵人容易衝動發怒,就設法去挑逗他,使其失去理智;對於小心謹慎的敵人,要千方百計驕縱他,使其喪失警惕;敵人安逸就設法騷擾他,搞得他疲憊不堪;內部團結的敵人要設法離間他,讓他分裂。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小說來體會一下古人所總結而來的"兵法"。

二、知識講解

考點1 梳理小說情節

開端(1—4)楊志押送金銀擔,軍漢天熱行路苦

發展(5—9)黃泥岡軍漢歇涼,黑松林吳用下釣

高潮(10—11)眾軍喝酒中巧計,七星智取生辰綱

補敘(12段)打破謎底說根由,棗客原是七好漢

「2018秋季課程 初三語文」第14講《水滸傳》品讀《智取生辰綱》

考點2 結合人物描寫,分析楊志等人性格特點

1.人物形象

小說中的人物是虛構的,所以小說中的"我"不能看作是作者,只表示小說是以第一人稱來敘述的。

小說以塑造人物形象為核心。人物描寫的角度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正面描寫包括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側面描寫通常以他人或事物來反映人物,又叫側面烘托。

(1)肖像描寫

肖像描寫又叫外貌描寫。它主要是指對人物的身材、容貌、姿態、儀表、服飾、風度、生理特徵等的描寫,肖像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肖像描寫,不僅在於勾畫人物的外部面貌,而是為了以"形"來傳"神",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成功的肖像描寫,不僅能繪聲繪色,是人物栩栩如生,而且還可以起到反映時代特點、突出作品主題、引出故事情節、透露人物精神世界等方面的作用。

(2)動作描寫

動作描寫是刻畫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之一。動作描寫,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動的進程,可以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有時還能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只有成功地描寫了人物的動作,才能是讀者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筆下是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活人,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夠得以充分的展示,人物形象才能真正的站立起來。

(3)語言描寫

成功的語言描寫總是鮮明的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動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的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獲得深刻印象。

(4)心理描寫

對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思想活動和內心世界進行描寫,就叫心理描寫。心理描寫能夠直接敘寫人物的七情六慾,揭示人物靈魂深處的奧秘,把單靠外部形象難以表現的內心感受表現出來,是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完整、真實、立體化。

2.楊志性格特點分析

楊志趕著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逼趕要行。

運用了動作描寫,寫出了楊志的粗暴蠻橫,為恐有閃失,對部下非打即罵。

楊志道:"你這般說話,卻似放屁!前日行的須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尷尬去處,若不日裡趕過去,誰敢五更半夜走?"

運用了語言描寫,一方面表現了楊志的粗俗、不講理,表明他急功近利,急於表現自己,爭取立功的心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楊志的精明和謹慎。

楊志跳起來喝道:"那裡去!且睡了,卻理會!"眾軍漢道:"趁早不走,日裡熱時走不得,卻打我們!"楊志大罵道:"你們省得甚麼!"拿了藤條要打。

運用了動作描寫,這一番動作上的形象刻畫,生動的再現了楊志粗暴、野蠻的個性和當時急躁的心態,進一步激化了一行人內部的矛盾。

那軍人們思量要去柳陰樹下歇涼,被楊志拿著藤條打將來,喝道:"快走!教你早歇!"

運用了動作和語言描寫,楊志不進行耐心的解釋,只是動武逼迫,更加劇了他和眾人的矛盾。

楊志拿起藤條,劈頭劈腦打去。打得這個起來,那個睡倒。楊志無可奈何。

眾軍漢寧願捱打,也不想再走,一方面說明了當時天氣炎熱,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楊志與眾人之間的矛盾已不可調和。"無可奈何"表明楊志已經失去了領導能力。

楊志道:"都管,你須是城市裡人,生長在相府裡,那裡知道途路上千難萬難!"老都管道:"四川、兩廣,也曾去來,不曾見你這般賣弄!"楊志道:"如今須不比太平時節。"都管道:"你說這話該剜口割舌!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

運用了語言描寫,揭示了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不是太平時節。同時側面寫出楊志的精明,諳於世道。

撇下藤條,拿了朴刀,趕入松林裡來,喝一聲道:"你這廝好大膽,怎敢看俺的行貨!"

運用了動作描寫,"撇、拿、趕"寫出了楊志的反應之快,這三個連續的動作,形象地寫出了楊志的警惕和小心。

楊志也把朴刀插在地上,自去一邊樹下坐了歇涼。

"插"字寫出了楊志的隨意,說明他已經被晁蓋等人矇騙了,已經放鬆了對他們的警惕;"自去一邊"形象地表現了楊志自此已脫離了集體,成了孤家寡人,由此可以推斷出楊志任務失敗已是可挽回的結局。

十五人眼睜睜地看著那七個人都把這寶裝了去,只是起不來,掙不動,說不得。

運用了細節描寫作用分析法,此處屬於細節描寫,楊志等人眼睜睜地看著生辰綱被劫走,卻又無能為力,不能阻攔,"起不來,掙不動,說不得"充分表現了楊志等人痛苦、焦急的心情,與上文喝酒時的情態形成鮮明的對比。

3.虞侯

兩個虞候口裡不言,肚中尋思:"這廝不值得便罵人!"

運用了心理描寫,寫出了楊志不注意與兩個虞侯之間的關係,導致他與兩個虞侯之間的矛盾也在慢慢加劇,為後文楊志護送生辰綱失敗做鋪墊。

4.六個人脫得赤條條的,在那裡乘涼;一個鬢邊老大一搭硃砂記,拿著一條朴刀。

這是晁蓋等人的第一次出場,他們扮作商人,把自己放在暗處,擺出一副不容置疑的模樣,讓對手放鬆警惕,同時因為天熱脫得赤條條的,既照應了前文,也為下文口渴喝酒,證明酒中無藥做鋪墊,從而成功地截取了生辰綱。

5.眾軍道:"我們自湊錢買酒吃,幹你甚事?也來打人!"

體現出眾軍漢已開始公然地和楊志對抗,這當中有楊志性情、行為粗暴的原因,但主要還是因為老都管的一番話給他們壯了膽。至此,楊志已經喪失了對事情處理的決定權,威逼高壓已不起作用,也就預示這生辰綱必被然劫的命運。

6.那挑酒的漢子看著楊志冷笑道:"你這客官好不曉事!早是我不賣與你吃,卻說出這般沒氣力的話來!"

神態和語言描寫,體現了挑酒漢子的沉著冷靜。他正是以退為進,以便掌握主動權,與楊志鬥智鬥勇。

7.那漢看見,搶來劈手奪住,望桶裡一傾,便蓋了桶蓋,將瓢望地下一丟,口裡說道:"你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頭識臉的,也這般羅唣!"

再來"饒"一瓢吃,目的在於麻痺楊志等人,讓他們覺得酒是沒有問題的,好中計買酒。"劈手""傾"是為了向酒裡倒蒙汗藥。"蓋""丟"體現了生意人的特徵和對偷酒的不滿,這些是做給楊志等人看的,絲毫不露破綻,顯然是經過周密計劃的。這是智取生辰綱的關鍵,同時也緊扣題目中的"智"。

8.那賣酒的漢子道:"不賣了!不賣了!這酒裡有蒙汗藥在裡頭!"

這句話與"這個客官道我酒裡有甚麼蒙汗藥。你道好笑麼?說出這般話來。"相照應。又一次欲擒故縱,故意賣關子,這就徹底麻痺了楊志,使他放鬆了警惕,致使他最終上當受騙。

考點3 明暗結合的雙線結構

小說結構訓練——雙線

一、小說雙線結構的三種模式

小說的雙線結構,就是用兩條線索把散亂的材料串聯起來成為一個整體。根據小說線索性質、寫法、作用的不同,可分為以下三種:

1.明暗線:顯隱結合,搖曳多姿

明暗線是從落筆角度(寫法)而言的。明線是文中直接呈現出來的貫穿始終的線索;在明線上,故事情節從正面展開,人物活動、場面從正面描寫。暗線則是間接地呈現出來的貫穿全文的線索;在暗線上,人物活動、情節、場面等都從側面處理。明線是顯性的,暗線是隱性的。明線暗線巧妙編織,或顯或隱,若斷若續,顯隱結合,搖曳多姿,使文章主旨的表達耐人回味。

2.雙主線: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雙主線即同時採用並列的兩條線索行文,是從線索對錶達主旨的意義(作用)角度來說的。中國古典小說中"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正是雙主線結構的形象表達。雙主線,用兩條線索平行並列,交替展開,既相互對照又相互襯托,使作品取得內容豐滿、啟人深思的藝術效果。

3.主次線:主次偕行,相輔相成

主次線是相對於雙主線而言的。雙主線在文中連貫的內容,相對於主題表達來說是同等重要的,沒有輕重主次之分。而主次線則不然,其中一條占主導地位,起重要作用,這條線索稱為"主線",另一條線索佔次要地位,起輔助作用,稱為"次線"。判斷線索孰主孰次的標準,不是作者所花筆墨的多少,而是每條線索關涉的情節、人物、場景對於主題表現作用的大小、重輕。主次線,用兩條線索主次偕行,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2、 小說雙線結構的鑑賞技巧

「2018秋季課程 初三語文」第14講《水滸傳》品讀《智取生辰綱》

本文有兩條線索,一是押送生辰綱,一是智取生辰綱,這樣寫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引人入勝,增強藝術效果。先寫楊志押送生辰綱,歸結到一點,是要寫明白楊志十分留意謹慎為什麼最後准許眾軍漢喝了那桶酒,也就是說楊志怎樣會掉進吳用設置的圈套。作者一路寫來,一面寫楊志的精明,一面寫他的蠻橫,最後左右不了局面,最終進入了"智多星"吳用設計的圈套。

《智取生辰綱》故事情節波瀾迭起扣人心絃,人物刻畫細膩入微形象生動,環境描述逼真簡練恰到好處。它是以晁蓋、吳用為核心的好漢群體第一次向貪官"出手",與"官家"衝突,是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前奏。

三 、例題精析

例題1

名著閱讀。(6分)

⑴《智取生辰綱》出自元末明初_________(作者)長篇小說《___________》,這則故事中因丟失生辰綱後來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是___________。(3分)

⑵請你結合故事內容,說說智取生辰綱能夠成功的原因。(3分)

【答案】⑴施耐庵 水滸傳 楊志(3分) ⑵①晁蓋、吳用等人的足智多謀:(白勝)假扮賣酒人;(晁蓋等人)假扮販棗商人買酒喝;巧下蒙汗藥。②有利的天時:天氣炎熱;③有利的地理條件:黃泥岡地偏無水。(其它的理由,如:楊志一行人內部不團結等,言之成理即可。任兩點,3分)

【解析】

試題分析:名著常識關鍵在平時積累,文學常識正誤的判斷點是,作者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第二小題要從押送"生辰綱"的楊志一方和智取生辰綱的梁山好漢一方來分析原因。

考點: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例題2

名著閱讀。(5分)

①下面的一段話節選自《西遊記》第五十九回,讀後回答問題。

裙釵本是修成怪,為子懷仇恨潑猴。行者雖然生狠怒,因師路阻讓娥流。……羅剎無知輪劍砍,猴王有意說親由。女流怎與男兒鬥,到底男剛壓女流。這個金箍鐵棒多兇猛,那個霜刃青鋒甚緊稠。劈面打,照頭丟,恨苦相持不罷體。

"裙釵"指的是誰?她因何"為子懷仇恨潑猴"?猴王又為什麼要"有意說親由"?

②如果沒有借得東風,孫劉聯軍就無法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所謂"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在《水滸傳》"智取生辰綱"一回中,好漢們的取勝也與巧妙利用"天時"有關,請你說說當時的"天時"是怎樣的。

【答案】①"裙釵"指的是羅剎女(鐵扇公主)。她的兒子紅孩兒在火雲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孫悟空請觀音菩薩幫忙,紅孩兒被觀音菩薩收作善財童子,母子分離,所以她要"為子懷仇恨潑猴"。孫悟空對羅剎女"雖然生狠怒",但還是"有意說親由",是因為他要借羅剎女的芭蕉扇去扇滅火焰山之火。

②六月某天,赤日炎炎的日中之時(答出"天氣炎熱"即可)

【解析】

(1)此題考查學生對《西遊記》中相關情節的掌握,此段文章與火焰山有關,注意鐵扇公主相關知識的把握。

(2)此題考查學生對《智取生辰綱》中天時的理解。答出"天氣炎熱"即可

例題3

名著閱讀。(5分)

牛二緊揪住楊志,說道:"我偏要買你這口刀!" 楊志道:"你要買,將錢來!" 牛二道:"我沒錢!" 楊志道:"你沒錢,揪住灑家怎地?" 牛二道:"我要你這口刀!" 楊志道:"我不與你!" 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 楊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交。……楊志趕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連搠了兩刀,血流滿地,死在地上。……楊志叫道:"灑家殺死這個潑皮,怎肯連累你們。潑皮既已死了,你們都來同灑家去官府裡出首!" 坊隅眾人慌忙攏來,隨同楊志,徑役開封府出首。

(1)片斷中的主要人物楊志的綽號是 ,從中可以看出其性格是 。(2分)

(2)楊志在"智取生辰綱"一章中還表現出了少有的精細能幹,請你根據這個故事情節寫出三點能表現他這個性格特徵的內容。(3分)

【答案】(1)青面獸 敢作敢當,不連累他人 (2)楊志在接下押送任務時非常謹慎,並要求禮物裝成十餘條擔子,做客人打扮行貨;同時要求都管和虞候都要聽他的指揮;楊志推遲每天動身時間且提前休息,他寧可逼迫軍漢冒酷熱前行而落得怨聲載道,也要保全生辰綱;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楊志也儘量減少中途休息,唯恐軍漢們心生懶怠,一旦有情況難以應敵;楊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楊志在黃泥岡提醒軍漢們此地險要,發現劉唐頓生疑心,唯恐白勝酒中有蒙汗藥。(答出其中三點即可)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名著的閱讀和理解。用心讀《課程標準》推薦的名著,瞭解作者、國籍,作品的關鍵情節、經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輕鬆應對試題。本題考查的是與施耐庵的《水滸傳》有關的內容。要對其人物、情節、性格特點有清晰的把握。

考點: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識記A。

例題4

名著閱讀。(5分)

三個酒至數杯,正說些閒話,較量些槍法,說得入港,只聽得隔壁閣子裡有人哽哽咽咽啼哭。魯達焦躁,便把碟兒盞兒都丟在樓板上。酒保聽得,慌忙上來看時,見魯提轄氣憤憤地。酒保抄手道:"官人要甚東西,分付賣來。"魯達道:"灑家要甚麼!你也須認得灑家!卻恁地教甚麼人在間壁吱吱地哭,攪俺弟兄們吃酒。灑家須不曾少了你酒錢!"

(1)上面語段中"三人"除魯達外,另兩人是誰?魯達衝冠一怒做了什麼事情從而改變了他的人生道路?(3分)

(2)《水滸傳》裡的許多故事充滿了智慧,"智取生辰綱"就策劃得極其巧妙。請你簡要說出"智取生辰綱"這一故事情節中的兩個關鍵的行動步驟。(2分)

【答案】(1)李忠和史進(2分),魯提轄拳打鎮關西(1分);

(2)劉唐當眾在酒桶裡打酒吃(1分);吳用在酒裡下藥(1分) 。

【解析】

(1)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名著《水滸傳》中重要人物及其故事情節,對於此部名著中的重點人物一定要將他們的綽號記清楚,對於故事情節一定要精讀。對於名著閱讀,一定要廣泛涉獵。

考點: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2)試題分析:本活動題應該說不是太難,對於這個故事情節課本中有介紹,回答觀點還可以從人物上下手,即劉唐當眾在酒桶裡打酒吃;吳用在酒裡下藥。

考點: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四 、課堂運用

基礎

1.名著閱讀。(6分)

(1)魯迅先生的回憶性散文集《 》有著"溫馨的回憶與理性的批判"風格,其中收集了《藤野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等10篇文章。(2分)

(2)"智取生辰綱"是《水滸傳》中的精彩章節,請藉助閱讀經歷,完成下面兩小題。(4分)

①簡要說出"智取生辰綱"這一故事情節中的兩個關鍵的行動步驟。(2分)

②智取生辰綱能夠成功,除了人的因素外,也離不開自然條件的"相助",請簡要說出有利於智取的兩個自然條件。(2分)

【答案】(1)《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

(2)①劉唐當眾在酒桶裡打酒吃;吳用在酒裡下藥

②天氣酷熱難當;黃泥岡地形複雜 。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於名著的瞭解。閱讀名著除了識記文學常識,還要對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覆閱讀,從而形成自己的閱讀體驗。

(1)結合《朝花夕拾》收集的十篇散文來填寫即可。

(2)結合"智取生辰綱"這個情節來談行動的步驟以及智取的自然條件。

2.下列關於文學常識的說法,有錯誤的一項是(3分)

A.《智取生辰綱》選自元末明初羅貫中的《水滸傳》,寫精明能幹、粗暴蠻橫的楊志押送生辰綱往東京,在途中被足智多謀的晁蓋、吳用等奪取的經過。

B.《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勾畫了一幅戰略藍圖,《出師表》中又為後主劉禪提出了以"親賢遠佞"為核心的三條建議。

C.魯迅的《故鄉》選自小說集《吶喊》,裡面刻畫了純樸善良的貧苦農民閏土和小市民楊二嫂,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D."十年期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搖錢樹;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這幅對聯可以概括法國作家莫泊桑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的內容。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A.《智取生辰綱》選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寫精明能幹、粗暴蠻橫的楊志押送生辰綱往東京,在途中被足智多謀的晁蓋、吳用等奪取的經過。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學常識以及課文內容的表述能力。

3.名著閱讀(7分)

A.吳用道……"前日所說央劉兄去探聽路程從那裡來,今日天晚,來早便請登程。"公孫勝道:"這一事不須去了。貧道已打聽知他來的路數了,只是黃泥岡大路上來。"晁蓋道:"黃泥岡東十里路,地名安槳村,有一個閒漢叫做'白日鼠'白勝,也曾來投奔我,我曾齎助他盤纏。"吳用道:"北斗上白光莫不是應在這人?自有用他處。"劉唐道:"此處黃泥岡較遠,何處可以容身?"吳用道:"只這個白勝家,便是我們安身處。——亦還要用了白勝。"晁蓋道:"吳先生,我等還是軟取?卻是硬取?"吳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來的光景;力則力取,智則智取。我有一條計策,不知中你們意否?如此如此。"晁蓋聽了大喜,顛著腳,道:"好妙計!不枉了稱你做智多星!果然賽過諸葛亮!好計策!"

B.話說林沖打一看時,只見那漢子頭戴一頂范陽氈笠,上撒著一把紅纓;穿一領白緞子征衫,系一條縱線滌;下面青白間道行纏,抓著褲子口,獐皮襪,帶毛牛膀靴;挎口腰刀,提條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麵皮上老大一搭青記,腮邊微露些少赤須;把氈笠子掀在脊樑上,坦開胸脯;帶著抓角兒軟頭巾,挺手中朴刀,高聲喝道:"你那潑賊!將俺行李財帛那裡去了。"林沖正沒好氣,那裡答應,睜圓怪眼,倒豎虎鬚,挺著朴刀,搶將來鬥那個大漢。

(1)以上兩段文字選自《 》,作者是 。(1分)

(2)A選文中吳用說"我有一條計策",這條計策是什麼?(1分)說說白勝和吳用在此計策實施的過程中做了些什麼?請簡要回答。(2分)

(3)B選文中"麵皮上老大一搭青記,腮邊微露些少赤須"的漢子是誰?(1分)另舉一例說說他的性格有何特點?(2分)

【答案】(1)《水滸》 施耐庵

(2)這條計策是"智取生辰綱",吳用帶領著晁蓋等人打扮成賣棗客,在黃泥岡上與楊志相遇。白勝打扮成賣酒商,吳用以天熱口渴買酒喝為由,誘使楊志等人喝下被下了蒙汗藥的酒。待楊志等人暈去後,吳用等把生辰綱奪走。

(3)這個人是青面獸楊志。楊志精明能幹,謹慎小心。例如在押送金銀擔的路途上,他多次變更出行時間,與吳用等人相遇時小心探問。他剛愎自用,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粗暴,例如他在趕路時對下屬輕則罵,重則打等等。

【解析】

試題分析:熟記名著作者作品等相關常識,重點篇章的故事情節。

考點:名著導讀

拔高

4.名著題(6分)

(1)下列對《水滸傳》中人物的判斷有錯的一項是( )(3分)

A.身穿一領單綠羅團花戰袍,腰繫一條雙搭尾龜背銀帶。那官人生的豹頭環眼,燕頷虎鬚,八尺長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紀。(林沖)

B.似秀才打扮,戴一頂桶子樣抹眉梁頭巾,穿一領皂沿邊麻布寬衫,腰繫一條茶褐鑾帶,下面絲鞋淨襪,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鬚長。(吳用)

C.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麵皮上老大一搭青記,腮邊微露些少赤須;把氈笠子掀在脊樑上,坦開胸脯,戴著抓角兒軟頭巾。(李逵)

D.生得身長八尺、腰闊十圍、面圓耳大、鼻直口方,腮邊一部絡腮鬍須,為人性如烈火,好打抱不平。(魯智深)

(2)請你簡述"智取生辰崗"的起因、經過、結果。(3分)(要求:主要人物、情節交代清楚,字數不超過80字。)

【答案】(1)C(2)略

【解析】

(1)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名著的閱讀和理解。用心讀《課程標準》推薦的名著,瞭解作者、國籍,作品的關鍵情節、經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輕鬆應對試題。C項所描寫的人物是"楊志"。

考點: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2)試題分析:能提到揚志押送生辰綱,梁山好漢(晁蓋、吳用)設計智取(扮賣酒和賣酸棗客商,將蒙汗藥混在瓢裡,混進酒中蒙倒楊志等人皆可)

考點: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五 、課堂小結

1. 梳理小說的故事情節

2. 結合人物描寫,分析楊志等人的性格特點

3. 學習明暗結合的雙線結構

六 、課後作業

基礎

1.名著閱讀。(5分)

這七人端的是誰?不是別人原來正是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這七個。……次後吳用去松林裡取出藥來,抖在瓢裡,只做趕來饒他酒吃,把瓢去兜時,藥已攪在酒裡,假意兜半瓢吃,那白勝劈手奪來,傾在桶裡,這個便是計策。那計較都是吳用主張。

此段文字出自名著 ,晁蓋、吳用等七人乾的這件大事是 。

【答案】《水滸傳》智取生辰綱

2.名著閱讀。(4分)

請從下列形象中任選一個,仿照示例完整地敘出相關內容,再簡要地寫出你的思考(可評價人物,可敘說啟發)。(注意:不得抄襲示例。)(4分)

選項:(1)豬八戒(2)吳用(3)卡羅納 (4)保爾(5)星期五

示例:[人物情節]魯提轄是施耐庵寫的《水滸傳》中的人物,原名魯達,是梁山好漢之一。"魯提轄拳打鎮關西"講的是魯提轄贈送銀兩、打發金氏父女走後,設計教訓鎮關西,不料三拳竟把鎮關西打死了。(2分)

[我的思考] 魯提轄是一個扶危濟困、疾惡如仇的人。(2分)

[人物情節]:

[我的思考]:

【答案】要點:人物出處(作者、篇名)+人物簡要+情節名稱+情節簡述。示例,卡羅納是《愛的教育》中的人物,她是小學二年級的女教師。"卡羅納保護弱者科羅西尊嚴"講的是三四個同學拿可憐巴巴的殘疾孩子科羅西開心取笑,引致科羅西失去理智反抗,誤將墨水瓶砸到老師身上。卡羅納瞭解真相後,不僅不責怪科羅西,還維護了他的尊嚴,並且嚴肅而有力地批評同學們的卑鄙無恥。(2)針對所選人物情節的思考才能得分。示例,卡羅納是個公平、正義的好老師,她富有寬宏大量的品德。(或:人與人相處切莫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要相互關愛和寬容。)

3.名著閱讀。(7分)

(1)《水滸傳》中,作者給人物所起的綽號,大多極具藝術特色:一個鄭姓屠夫綽號"鎮關西",喻示他欺行霸市、為非作歹,這為後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情節發展服務,從而突出了魯達 ① 的品質;吳用綽號"智多星",喻示他足智多謀, ② (事件)就足以表現他的這一特點;張順綽號"浪裡白跳",喻示 ③(特長),他也因此成為梁山水寨的水軍副都督。(3分)

(2)章回小說中的回目是對該回內容的概述。下面是《水滸》回目中的幾個句子,請任選一句,依據施耐庵《水滸》的內容,將所選句子擴展成一段故事簡介。(不少於50字)(4分)

①景陽岡武松打虎 ②武松鬥殺西門慶 ③林沖棒打洪教頭

④林沖雪夜上梁山 ⑤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⑥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答案】(1):①嫉惡如仇(或見義勇為)②智取生辰綱 ③水性非常好(2)略

拔高

4.名著閱讀:(5分)

(1) (人名)是英國18世紀前期最優秀的諷刺作家和政論家。他的小說名著 (書名)以清新的文字把讀者帶進了一個奇異的幻境,諷刺了英國近百年來的歷史充斥著"貪婪、黨爭、偽善、無信、殘暴"等及其產生的惡果。

該書中利裡浦特與鄰國兵戎相見的起因是 ,這是影射當時英法兩國之間的連年征戰;這個國家的黨派之爭以 劃分為陣營,兩黨之間爾虞我詐,爭權奪利,這是挖苦英國兩個爭鬥不休的政黨。

(2)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章回體小說,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下面是與楊志有關的故事情節,按時間順序依次排列,正確的順序應該是

①"梁山泊林沖落草 汴京城楊志賣刀"②"花和尚單打二龍山 青面獸雙奪寶珠寺"。③"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④"青面獸北京鬥武 急先鋒東郭爭功"

【答案】(1)喬納森·斯威夫特 《格列弗遊記》 吃雞蛋的方法不同 鞋跟的高低

(2)①④③②

七 、教學反思

「2018秋季課程 初三語文」第14講《水滸傳》品讀《智取生辰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