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講 小說的人物形象
一、自我診斷 知己知彼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題。(2016年山東卷高考試題)
天氣晴朗,藍天白雲的,一眼望去很愜意。你眼中的世界實際是你心理的投射,吳秋明如果在旁邊肯定會這樣說的。馬驍馭不禁微微一笑。
到達小區,門口的保安照例攔住了馬驍馭的車,他報了門牌號碼和戶主姓名,欄杆抬了起來。①他忽然感覺自己心裡的那根欄杆,也是這樣抬起來的,只是從欄杆下通過的,應該是吳秋明。
馬驍馭從後視鏡裡看了眼自己,感覺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減去百分之三十的誇大,也還不錯。
吳秋明快速走來,難得地穿了件藍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舊的。馬驍馭心裡打了一個閃,想起了母親。也許是注意到了馬驍馭的眼光,吳秋明上車後主動解釋說,這件衣服會讓孩子們感到親切。
馬驍馭說,你真有心。
吳秋明說,你知道那個著名的"絨布媽媽"實驗吧?
馬驍馭說,不知道。
吳秋明說,是上個世紀一個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學家做的實驗,他把剛剛出生的小猴子和媽媽分開,關在籠子裡用奶瓶餵養。他發現這樣餵養的小猴子雖然更強壯一些,但卻總是吮手指頭,發呆,神情漠然。他分析是缺少母愛的緣故,於是給小猴子做了兩個假媽媽,一個是有奶的"鐵皮媽媽",一個是沒有奶的"絨布媽媽"。結果哈洛驚奇地發現,小猴子只會在餓了時才去"鐵皮媽媽"那裡吃奶,絕大多數時間,它們都依偎在"絨布媽媽"的懷裡。這個實驗說明,母親並不僅僅意味著有食物,還要有溫暖的懷抱。溫暖的懷抱對小猴子來說非常重要。
馬驍馭說,不愧是心理學博士,太有意思了。
吳秋明笑道,所以我每次去兒童村,都要一個個挨著去擁抱那些孩子。尤其是兩三歲的孩子,我會多抱他們一會兒。我給不了他們一個完整的家,但至少給他們一個溫暖的懷抱。我知道那對他們來說有多重要,也許他們自己都意識不到。何況我不僅僅是"絨布媽媽",我還有溫暖,有心跳,有笑容。我真心愛他們。
馬驍馭忽然有了一種擁抱吳秋明的衝動。
他暗想,也許吳秋明沒有意識到,這擁抱其實是彼此需要的。她作為一個女人,肯定有做母親的天性,每週和孩子們一起待一天,彼此都有益處。何況,一個長期單身的女人,也是需要擁抱的。
到了西郊,停好車,他們一起走入一條小巷。
吳秋明雖然個子矮小,步子卻很大。馬驍馭感覺和她走在一起速度蠻接近。進入一條小巷,眼前出現了一個四木門。馬驍馭一眼看到了門旁邊掛的牌子——某某市第一兒童村。
吳秋明熟門熟路地進入,正在院子裡玩耍的孩子們圍上來叫吳媽媽。吳秋明左攬右抱,踉蹌地往裡走,和迎上來的老師們一一握手,並把身後的馬驍馭介紹給他們。
後院停著一輛卡車,幾個老師在搬運卸下來的紙箱,大一點兒的孩子也在幫忙搬。馬驍馭也連忙過去幫忙,但被老師們阻止了,她們熱情地把他拉進辦公室,要他喝茶。馬驍馭諮詢了老師們很多關於孩子的問題。這些孩子大多是被遺棄的,和正常家庭長大的孩子相比,在心理上有許多不同。馬驍馭邊聽邊產生了做課題研究的衝動。
馬驍馭從辦公室出來,一眼看到院子裡一個場景——吳秋明挽著袖子在給幾個女孩子洗頭。初秋的陽光灑在院子裡,讓這普通的場景呈現出非同一般的美麗。一個已經洗好頭的女孩兒,披著溼漉漉的頭髮在一旁遞毛巾,吳秋明舀起一瓢水,緩慢地淋到水池邊另一個女孩子的頭上。陽光穿透水柱,發出寶石的光芒。
馬驍馭定定地站在那裡。這樣的場景他在哪裡見過?他彷彿見到了自己的靈魂,隨時都在,卻無法捕捉。他一動不敢動,害怕驚動它,打碎它。
那一刻,他動心了,再次動心了。一個人對一個人的動心,肯定是一次又一次。尤其是在他們這個年齡,需要無數次的小動心,才能匯合成衝破藩籬的勇氣。
他看到吳秋明擰乾毛巾,給孩子擦頭髮,很認真,很仔細,臉上洋溢著一種光芒,這光芒讓馬驍馭忽然有了一種把吳秋明擁入懷中的衝動。
他走過去,幫吳秋明把用過的毛巾搓乾淨,一一晾在鐵絲上,轉過身時,②看見一個頭發溼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吳秋明的懷裡,左右搖晃,半個臉埋在她懷裡。半個臉沐浴在陽光下。另一個小男孩兒跑過來說,還有我,還有我,吳媽媽!吳秋明伸出另一隻胳膊摟住了他。
馬驍馭拿出手機,拍下了這個畫面。
而後他走到她身邊,以從未有過的語調說,以後我每次都和你一起來!
(節選自裘山山《琴聲何來》,有刪改)
19.小說寫吳秋明講述"絨布媽媽"實驗,有什麼作用?(4分)
【答案】①突出了吳秋明心理學博士的身份,說明她懂得"溫暖的懷抱"對孩子的重要性;②交代吳秋明穿碎花薄棉衣去兒童村的原因;③引出下文,馬曉馭對吳秋明產生了新認識;④為下文吳秋明在兒童村與孩子們的親密互動做鋪墊。
【解析】本題可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來解。內容上看,"絨布媽媽"實驗是一個心理學實驗,吳秋明知道"絨布媽媽"實驗,並有深刻領悟,暗示了吳秋明心理學博士的身份;"絨布媽媽"實驗通過對猴子進行實驗而驗證了一個道理,就是孩子不僅需要物質上的資助,更需要感情上的關愛,吳秋明非常認同實驗的結論,說明她懂得"溫暖的不抱"對孩子的重要性。從結構上看,"絨布媽媽"實驗寫在文章的第5至第7段,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而引出這個話題的正是上文所寫的是吳秋明穿了件藍色小碎花的薄棉衣,下文吳明在兒童村的作力也正驗證了"絨布媽媽"實驗所講的道理。
20.閱讀文中畫線部分,完成下面題目。(4分)
(1)解釋畫線①處的含意。(2分)
(2)分析畫線②處的表現手法與表達效果。(2分)
【答案】
(1)馬曉馭對吳秋明敞開了心扉,把吳秋明放進了自己的心裡。
(2)細節描寫,用"趴""搖晃""埋"等動詞,描寫出一個充滿母愛光輝的溫馨而聖潔的畫面,體現女孩子對吳秋明深深的依戀和吳秋明對孩子濃濃的愛意。
【解析】本題考查對小說語言的鑑賞。(1)題要求答出句子的含義,解答時要注意抓住重點詞語"欄杆……抬起來……通過的"來理解。(2)題要求答出表現手法和表達效果,首先要找出手法,"趴""搖晃""埋"運用了動作描寫,也是細節描寫;"頭髮溼漉漉"運用了細節描寫;展現出一幅充滿溫情的"母女"相擁的溫馨愜意畫面,表達出馬驍馭內心的感動,讚美了吳秋明的善良與愛心。
21.文中的吳秋明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請作簡要概括。(4分)
【答案】吳秋明是一個細心、耐心,有愛心,充滿吸引力的單身心理學女博士的形象。
【解析】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從文中看,吳秋明是一個善良、有愛心的、單身心理學女博士。她有很高學識,熟知兒童心理,知道孩子們不僅需要物質幫助更需要親情的關愛,能夠學以致用;"難得地穿了件藍色小碎花的薄衣"可以看出她為人質樸、細心;她善良有愛心,她真心關愛兒童村的孩子,經常去看望他們,並用自己的懷抱暖他們,讓他們夠感受到母愛。考生依據這些信息總結可得出答案。
22.文中為什麼要寫到馬驍馭的三次心理衝動?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認識。(6分)
【答案】①三次心理衝動將馬曉馭對吳秋明的瞭解認識逐層展開,使小說脈絡更加清晰;②三次心理衝動寫出了馬曉馭不同的思想感情,從側面塑造了吳秋明形象;③三次心理衝動都源於吳秋明對孤兒的獨特關愛所呈現的善心和愛意,吳秋明付出愛的同時也獲得了愛,深化了主題。
【解析】試題分析:第一次"衝動"是在吳秋明講了"'絨布媽媽'實驗"之後,馬驍馭"忽然有了一種擁抱吳秋明的中動",表明馬驍馭開始關心吳秋明,第二次"衝動"是在馬驍馭聽老師們講述兒童村孩子的情況後, 馬驍馭"產生了做課題研究的衝動",表明馬驍馭已經從內心裡開始關心兒童村的孩子們,第三次"衝動"是在馬驍馭看到吳秋明擰毛巾,給孩子擦頭髮的時候,"馬驍馭忽然有了一種把秋明入懷中的衝動",表明馬驍馭被吳秋明感動,對吳秋明產生了愛意和敬意。考生解答時可先從原文中找出題幹中所說的"三次心理衝動",然後逐一分析每次衝動的原因,再思考其作用。
二、溫故知新 夯實基礎
小說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來表達作者的觀點,反映社會生活。鑑賞小說,主要是鑑賞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格。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注意從直接描寫、間接描寫、細節描寫三方面入手。小說中的人物,我們稱為典型人物;這個人物是作者根據現實生活創作出來的,"雜取種種,合成一個",通過這樣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具有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小說是靠人物形象來說話的,人物形象是小說的魅力之源,考小說閱讀就離不開人物形象的賞析。
(一)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 在情節發展中分析人物形象
情節是人物性格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在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才能顯現出人物靈魂深處的東西來。故事情節或是發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現了人物性格,分析小說的情節是我們分析人物的一把鑰匙。
(2) 從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中分析
①肖像描寫: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表情、衣著、姿態等的描寫。
作用: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內心活動,揭示人物身份境遇,顯示人物性格變化等。
②心理描寫:對人物的心理活動(矛盾/焦慮/擔心/喜悅/興奮等)或思想變化進行具體刻畫。
作用: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礎、行動的內在依據。心理描寫,有時可直接由作者來進行描繪,或由人物的獨白、夢幻來進行披露,有時也可間接地通過景物及人物動作、所處環境及遭遇來進行折射。
③語言描寫:包括對話描寫、獨白描寫等。
作用:表現人物性格,同時也能反映人物的內心活動,顯示人物的身份、地位,間接地表現其他人物和景物,交代事情原委、推動或預示故事情節的發展,展示作品的時代背景,揭示作品的主題思想等。
④行動描寫:對人物在典型環境中的典型動作的描寫。
作用:刻畫人物性格。
⑤細節描寫:更細膩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徵。如場景細節描寫、服飾細節描寫、動作細節描寫、心理細節描寫、語言細節描寫等。
作用:刻畫人物性格,深化主題,推動情節的發展,營造一種氛圍, 渲染時代氣氛、地方特色。
⑥塑造次要人物(側面描寫):小說中有一個人物自始至終出現在故事中,是故事的見證者。
作用:①穿針引線,推動情節的發展。②對比反襯以突出主要人物。
(3) 藉助環境描寫分析人物形象
環境是為人物而設置的,小說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環境之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總要打上時代的烙印,留下環境的痕跡。環境對人物性格的體現起著強化作用。作者為了表現人物豐富複雜的性格,往往為人物設置各種不同的環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記錄其種種行為,從而顯露出性格。
(4) 藉助作者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
主題是小說作家在描寫、敘述人物性格、人物命運時顯示出的對生活的理解和認識。我們要在閱讀中認識和評價人物的性格、品質、典型性和社會意義,體會作者的感情傾向。
(二)學會用術語答題
人物形象的概括,都有較固定的術語。如正面人物常用以下詞語概括:正直、公正、勤勞、勤奮、善良、仁慈、樂於助人、寬容、大度、嚴於律己、聰明、機智、深謀遠慮、有志氣、有作為、專一、堅定、堅強、勇敢、忠貞、忠誠、真誠、誠實、謙虛、清高、節儉、簡樸、廉潔、博學、能幹、一視同仁、正直無私、義無反顧、執法如山、剛正不阿、冰清玉潔、克己奉公、忍辱負重、表裡如一、貧賤不移等。(反面人物則換成相應的反義詞語)
(三)常見題型及解題思路
題型1:概括、分析人物特徵:
(1) 結合全文,簡要分析文中某某的形象。
(2) 某某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點或品質(精神、思想等)?請結合文章內容概括分析。
概括、分析人物心理/情感
(3) 某某內容體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情感?
(4) 概括某某人物的心理/情感變化過程。
解題思路:
①總體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特點,確定作者的感情傾向是褒還是貶,是頌揚還是諷刺。
②畫出小說中關於這個人物言行的語句,以及作者的議論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對他的評價性的語句。
③看用了什麼手法,在此基礎上進行歸類概括。
④選擇恰當的詞句表述出來。
答案組織模式:
①一個總括句(人物身份)+分述性格特點型
②單句下定義型:XX是一個……的人物形象
③分點概括(答案儘量使用概括性短語),如果是分析人物形象,需要在概括後根據文本具體內容進行分析
題型2:人物形象作用類
(1) 文中某某人物的作用是什麼(有什麼作用)?請結合文章內容作簡要分析。
(2) 為什麼說某某人物是本文的主人公?請結合文章內容作簡要分析。
解題思路:
答案組織模式:
1 人物角度:突出主要人物,表現人物性格命運,與主要人物形成對比或映襯,表現了主要人物某種性格或品質。也是作者著力塑造的人物形象,塑造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形象,
2 情節角度:貫穿全文的線索,或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或者推動情節發展,為下文某事做鋪墊。
3 主旨角度:深化文章主旨。結合具體內容進行分析。主要從社會、人性入手分析。
4 如果是第一人稱,還需答,給人一種真實可信之感。
題型3:人物形象技巧類
1 作者採用了什麼手法刻畫某某人物?請簡要分析。
2 文章是如何塑造某某人物形象的?請結合具體內容作簡要分析。
3 賞析文中的某某描寫(該處描寫是刻畫人物的)。
解題思路:
1 首先判斷使用的什麼樣的描寫,可能存在多種描寫手法。
2 對句子進行詳讀,體會此描寫表現出人物什麼樣的情態或心情。
3 體會句子所表現出的人物性格特徵或精神品質
答案組織模式:
1 運用**描寫、**描寫,形象的刻畫出人物在某種情況下產生的某種的情態或心情,
2 表現出人物某種性格或品質。
高考一輪課程
www.idui1.cn1
三、典例剖析 思維拓展
考點1.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題。(20分)(2016年浙江卷高考試題)
母親
何家槐
看見一陣人穿得清清楚楚的打她身邊走過,母親亮著眼睛問:
"你們可是看火車去的?"
"是的,阿南嬸!"
"我也想去。"
"要去就去,又沒有誰阻止你。"
可是母親搖搖頭,她不能去,雖則沒有誰阻止。她成年忙碌,尤其是在收豆的時候。這幾天一放光她就起身,把家事料理妥當以後,她又忙著跑到天井裡,掃乾淨了地,然後取下掛在泥牆上,屋簷下,或者枯樹枝中間的豌豆,用一個笨重的木槌打豆。
這幾天天氣很好,雖則已是十一月了,卻還是暖和和的,像春天。
母親只穿著一身單衣,戴一頂涼帽,一天到晚的捶著豌豆,一束又一束的。豆非常乾燥,所以打豆一點不費力,有許多直像燈花的爆裂,自然而然的會裂開,像珍珠似的散滿一地。可是打完豆以後,她還得理清枯葉泥沙,裝進大竹簍,而且親自挑上樓去。這些本來需要男子做的事,真苦夠她了。
催,催,催,催;催,催,……
她一天打豆,很少休息,連頭也難得一抬。可是當她聽到火車吹響汽笛的時候,她就放下了工作,忘情地抬起頭來,傾聽,閉著眼思索,有時還自言自語:
"唉,要是我能看一看火車!"
車站離我們家裡並不很遠,火車經過的時候,不但可以聽到汽笛的聲音,如果站在山坡上,還能夠看見打回旋的白煙。因為附近有鐵路還是最近的事,所以四方八面趕去看火車的人很多。
母親打豆的天井,就在大路旁,村裡人都得經過她的身旁,如果要去火車站,一有人過去,她總要探問幾句,尤其當他們回來的時候:
"看見了沒有?"
"自然看見了,阿南嬸!"
"像蛇一樣的長嗎?"
"有點兒像。"
"只有一個噴火的龍頭,卻能帶著幾十節幾百節的車子跑,不很奇怪嗎?"
"真的很奇怪。"
因為她像小孩子似的,不斷地問長問短,有許多人簡直讓她盤問得不能忍受:
"我們回答不了許多的,阿南嬸,最好你自己去看!"
"我自己?"
她彷彿吃了一驚,看火車,在她看來象是永遠做不到的事。
"是的,你要去就去,誰也不會阻止你!"
可是母親搖搖頭,她不能去,雖然沒有誰阻止。她一生很少出門,成年累月的給釘在家裡,象釘子一樣。
在這呆滯古板,很少變化的生活中,她對火車發生了很大的興趣。那悠長的,古怪的汽笛,尤其使她起了遼遠的,不可思議的幻想,飄飄然,彷彿她已坐了那蛇一樣長的怪物飛往另一個世界。不論什麼時候一聽到那種聲音,她就閉上眼睛,似乎她在聽著天外傳來的呼喚。完全失神一樣地,餵豬她會馬上放下麥粥桶,洗衣服她會馬上放下板刷,在煮飯的時候,她也會立刻拋開火鉗,有時忘了添柴,有時卻儘管把柴往灶門送,以致不是把飯煮得半生不熟,就是燒焦了半鍋。
"你也是坐著火車回來的嗎?"
她時常問從省城回來的人。
"是的,阿南嬸!"
"火車跑得很快嗎?"
"一天可以跑一千多里路,我早上還在杭州,現在卻在這兒跟你說話了。"
"那末比航船還快?"
"自然自然。"
"它是怎麼跑的呢?"
"那可說不上來。"
"哦,真奇怪——"她感嘆著說:"一天跑一千多里路,如果用腳走,腳脛也要走斷了。這究竟是怎樣東西,跑得這樣快,又叫得這樣響!"
"……"
跟她講話的人唯恐她嚕囌,急急想走開,可是母親又拉住問:
"你想我能坐著火車去拜省城隍嗎?"
"自然可以的,阿南嬸,誰也不會阻止你!"
可是母親搖搖頭,她不能去,雖則沒有誰阻止。她舉起木槌,緊緊地捏住一束豌豆,很想一槌打下去,可是一轉念她卻深深地嘆息了。
(原載《文學》一九三四年一月一日第二卷第一號)
(1)根據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用兩個詞概括母親勞作的特點。(2分)
【答案】①忙碌②辛苦
【解析】其實本題是變相地考查人物形象。解答此題,閱讀全文,逐段逐句地篩選文章信息,並加以概括。人物性格分析注意從小說的情節入手,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或其它的側面描寫進行分析總結。"忙著""母親只穿著一身單衣,戴一頂涼帽,一天到晚的捶著豌豆""親自挑上樓去"然後分條概括為辛苦、忙碌等。
【易錯點】根據文中母親的表現,用文中的詞加以概括,概括時分條不足,概括不夠用詞不當。
【方法點撥】本題做法即通讀畫線句子,把握與母親勞作相關的重要事實,瞭解母親的生活經歷或人生軌跡;把握作者的態度與評價等。篩選歸納母親勞作的特點。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節相關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關的人物的主要勞作特徵,注意各點之間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題時要先概括然後結合文章的列舉出能表現該種特徵的事例。如"忙著""母親只穿著一身單衣,戴一頂涼帽,一天到晚的捶著豌豆""親自挑上樓去"然後分條概括為辛苦、忙碌等。
(2)聯繫全文,評價母親這一人物。(6分)
【答案】①母親是樸實、堅忍、勤勉持家的傳統女性。②母親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嚮往坐火車具有嘗試新生活的內在傾向。③母親受傳統和現實的羈絆,缺乏將希望變為行動的自覺和勇氣。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評價母親的形象。解答此題,閱讀全文,逐段逐句地篩選文章信息,並加以概括。人物性格分析注意從小說的情節入手,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或其它的側面描寫進行分析總結。應該緊緊圍繞"母親"這一中心問題,即她個人具有的內在、外在的特點特徵,然後結合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即列舉文中反應該性格特徵的事例。如本題"而且親自挑上樓去。這些本來需要男子做的事,真苦夠她了""她一生很少出門,成年累月的給釘在家裡,像釘子一樣"可知,母親是樸實、堅忍、勤持家的傳統女性。"一有人過去,她總要探問幾句,尤其當他們回來的時候"可知母親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具有嘗試新生活的內在傾向。"可是母親搖搖頭頭,她不能去,雖則沒有誰阻止……可是一轉念她卻深深地嘆想了""母親一直也沒有親自去看過"可知母親受傳統和現實的羈絆,缺乏將希望變為行動的自覺和勇氣。
【易錯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方法點撥】要分析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形象如何體現呢?這就需要注意人物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或其它的側面描寫,特別是那些富有特徵的細節描寫來分析人物形象;其次,藉助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情節是小說中用以表現主題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組織的生活事件,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須透過情節中發生的事情這種外在現象去剖析現象背後的本質,重視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因為這些直接決定人物的言行,影響人物的性格,第三,通過人物間的關係分析人物形象。把人物放在具體的故事情節中,瞭解人物在各個情節中的表現。注意結合手法分析。如本題使用 "而且親自挑上樓去。這些本來需要男子做的事,真苦夠她了" "她一生很少出門,成年累月的給釘在家裡,像釘子一樣"可知,母親是樸實、堅忍、勤勉持家的傳統女性。"一有人過去,她總要探問幾句,尤其當他們回來的時候"可知母親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具有嘗試新生活的內在傾向。
考點2.小說中的物象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2017年山東卷高考試題)
七岔犄角的公鹿
(鄂溫克族【注】)烏熱爾圖
"你,你別打啦!"我兩眼盯著他,一串淚珠滾出眼窩。
"喊啥,小崽子?你像只貓,整天待在帳篷裡,靠我養活!"他吼著,舉起熊掌似的大手,又朝我打來。
"我去打獵,給我槍——我爸爸留給我的獵槍。"
他愣了一下,那雙醉紅的眼睛像打量陌生人似的瞅著我。我不哭了,再也不想哭了,挺著胸脯站在他面前,我感到一下子長大了。我爸爸早死了,媽媽為了過活跟了他,沒過幾年,媽媽也病死了,我就只好和他在一起熬日子。我從未叫過這位繼父一聲"爸爸",只在心裡喊他的名字:特吉——部落裡的人都這樣叫他。
"給,小崽子。明天,你上山,見啥打啥。你有這個膽子嗎?"
幾乎和我一般高的獵槍,差點把我撞個跟頭。我緊緊攥住槍筒,毫不示弱地說:"我不怕,你能打,我也能打。"
"先別吹。打獵可不像往嘴裡灌酒那麼容易。"說完,他又抓起酒瓶,咕嘟咕嘟地喝起來。
這天早晨,我起得比往常都早。我腳上穿的軟靴是媽媽留給我的,子彈袋和獵刀是爸爸用過的。我要靠這些,再加上我自己的勇敢,成為一個獵手,一個讓全部落人都服氣的獵手。
我慢慢地攀上山頂。這是一個漂亮的山峰,它的背上長滿松樹和樺樹,前胸蓋著白雪,側面是片凹下去的向陽坡。這裡準有野獸。等了大半天,果然沒叫我失望,樺樹林裡有什麼的影子在晃動。我咬緊牙,瞄準黑影,端平獵槍。槍響了,野獸晃了晃,踉蹌著奔出樹林。是一頭健壯的公鹿,它頭上頂著光閃閃的犄角,犄角分成了七個支岔,很有氣勢。鹿一眼瞥見我,扭頭叫了一聲。頓時,又從樹林裡跑出五隻受驚的野鹿,有母鹿,有小鹿。公鹿一瘸一拐地跟在最後,不時扭頭戒備而憎惡地瞅著我。看得出來,它在保衛鹿群。轉眼間,它們爬過山崗,消失在密林裡。這時,太陽已經溜到山尖,樹林變得黑森森的,我想今天是攆不上它了。
晚上,坐在火堆旁,我心裡也有一個不安的火苗在上下亂躥。"今天,我打了個鹿。是七岔犄角的公鹿,可大啦!它流的血真多,要不是天晚了,我真……"我對特吉說。他不喝酒的時候,臉上沒有兇相,但總是陰沉沉的。
"嘿,傻小子。流點血,這能算你打了鹿?打鹿的人,剝了鹿皮,先把鹿腰子拿回來,讓大家嚐嚐……鹿可不像你,碰一下就哭。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漢,它就是死也不會屈服。懂嗎?"
我好像被灌了一脖子雪,心裡又氣又惱:"明天,我會拿鹿腰子讓你嘗的。"
第二天,天剛亮,我就趕到昨天打獵的山坡,沿著傷鹿留在雪地上的蹄印追著。不知什麼時候,雪地上多了一行奇怪的蹄印。突然,從左側山腳的樺樹林裡傳來咔嚓咔嚓的響聲,六隻野鹿在那裡驚慌奔逃。我認出那頭被我打傷的公鹿,它瘸了一條腿,跑在鹿群后面。一隻狼在後面拼命地追趕,並且越追越近。公鹿扭頭瞅瞅,撇開鹿群,一瘸一拐地直奔山坡跑來,它跑上山頂,到石崖前放慢腳步,一步一步蹬著石崖。看起來它很費力,忍著痛。
快點,狼追上來啦!我被這頭危難中的受傷的鹿吸引了,忘記了自己狩獵的使命。
猛衝過去的狼一口咬住鹿的後腿,幾乎就在同時,鹿猛地一蹬,狼怪叫一聲,滾了下來。我看見鹿的後腿被連皮帶肉撕下一塊。啊,真有一手。為了弄死這傢伙,甘心讓它咬去一塊肉。可惜那一蹄沒踢在狼的腦殼上。
狼在地上打了個滾,弓著腰,咧著嘴,發瘋似的朝石崖衝去。鹿低下頭,把粗壯、尖利的犄角貼在腳下的石頭上,沉著地等待著。
啊,這隻狼真壞。它藉助跑的衝力騰空朝鹿撲去。我的心一下子揪緊了。
就在狼對準鹿脖子下口的一剎那,鹿猛地揚起低垂的犄角,狼像被叉子叉中似的,從鹿的頭頂上像塊石頭被甩過石崖,跌進山谷。
鹿勝利了。它驕傲地揚起頭,把漂亮的犄角豎在空中。"呦——"七岔犄角的公鹿站在崖頂呼喚同伴,山谷裡傳來鹿群的迴音。
我躲在它的下風,著迷地瞅著它。它那一岔一岔支立著的犄角,顯得那麼剛硬;它那細長的脖子挺立著,象徵著不屈;四條直立的腿,似乎聚集了全身的力量。我想起特吉的話:"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漢,它就是死也不會屈服。"
公鹿疲倦地走過我的眼前,還是那麼驕傲。我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它似乎覺察出什麼,停下步來。我覺得自己的心被撞擊了一下,我想起了自己。我不是看熱鬧的孩子,而是一個獵手。我的眼睛轉向鹿腿上的傷口:一處是我的獵槍打的,看來沒傷到骨頭,但也穿了窟窿;另一處是狼咬的,血淋淋的。在這個時候要想補它一槍真是太容易了,我下意識地摸了摸槍栓,看著它一瘸一拐的身影……
(節選自烏熱爾圖《七岔犄角的公鹿》,有刪改)
【注】鄂溫克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和黑龍江訥河等地,傳統上多從事農牧業和狩獵業。
(1)請簡要概況七岔犄角公鹿的形象特徵。(4分)
【答案】①體格健壯,長有漂亮的犄角。②剛猛傲然,鬥志高昂。③沉穩而有智慧。④有頭領氣質和犧牲精神,時時保護弱小。
【解析】本題考核作品的形象。可以先到文中找現成的形容詞,如"沉著""不屈",然後通過描寫的方式來概括形象。主要有兩大方式,一是正面描寫(肖像、動作等)與側面描寫(狼的兇殘)。
【易錯點】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方法點撥】小說形象類解題思路:面對這些題型,一般可從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視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因它們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第二,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描寫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第三,小說裡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活動的,所以分析人物就應把他們放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該題中考核"鹿"的形象,主要從動作描寫入手分析,結合主人公"我"的心理描寫分析。
考點3.次要人物作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題目。(25分)(2016年新課標Ⅲ卷高考試題)
玻璃
賈平凹
約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個電杆下會面,去了卻沒看到他。我決意再等一陣,踅進一家小茶館裡一邊吃茶一邊盯餚電杆。旁邊新蓋了一家酒店,玻瑞裝嵌,還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寫"注意玻璃"的字樣。
吃過一壺茶後,我回到了家。妻子說王有福來電話了,反覆解釋他是病了,不能赴約,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後邊的德比街再見,仍是路南第十個電杆下。第二天我趕到德比街,電杆下果然坐著一個老頭,額頭上包著一塊紗布。我說你是王得貴的爹嗎,他立即彎下腰,說: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貴捎的錢交給他,讓給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沒人,就解開褲帶將錢裝進褲衩上的兜裡,說:"我請你去喝燒酒!"
我謝絕了。他轉身往街的西頭走去,又回過頭來給我鞠了個躬。我問他家離這兒遠嗎,他說不遠,就在德巴街緊南的衚衕裡。我說從這裡過去不是更近嗎,老頭笑了一下,說:"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卻要去,昨日那家茶館不錯。走過那家酒店,玻璃牆上卻貼出了一張佈告——
昨天因裝修的玻璃上未作標誌,致使一過路人誤撞受傷。
敬請受傷者速來我店接受我們的歉意並領取賠償費。
我被酒店此舉感動,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傷呢,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既然肯賠償,那就是他們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機索賠更大一筆錢呢?我為我的聰明得意,第二天便給王有福打電話,約他下午到紅星飯店邊吃邊談。
紅星飯店也是玻璃裝修,我選擇這家飯店,是要證實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掛傷的。他見了我,腫脹的臉上泛了笑容,步履卻小心翼翼,到了門口還用手摸,證實是門口了,一傾一傾地搖晃著小腦袋走進來。
"我沒請你,你倒請我了!"他說。
"一頓飯算什麼!"我給他倒了一杯酒,他趕忙說:"我不敢喝的,我有傷。"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傷的嗎?"
"你……那酒店怎麼啦?"
"這麼說,你真的在那兒撞的!"
"這……"
老頭瓷在那裡,似乎要抵賴,但臉色立即赤紅,壓低了聲音說:"是在那兒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許多,可憐得像個做錯事的孩子。
"這就好。"我說。
"我不是故意的。"老頭急起來。"我那日感冒,頭暈暈的,接到你的電話出來,經過那裡,明明看著沒有什麼,走過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傷了,怎麼就走了?"
"嘩啦一聲,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個姑娘出來扶我,血流了一臉,把她們倒嚇壞了,要給我包紮傷口,我爬起來跑了。我賠不起那玻璃呀!"
"他們到處找你哩。"
"是嗎?我已經幾天沒敢去德巴街了,他們是在街口認人嗎?"
"他們貼了佈告……"
老頭哭喪下臉來,在腰裡掏錢,問我一塊玻璃多少錢。
我嘿嘿笑起來。
"不是你給他們賠,是他們要給你賠!"
"賠我?"
"是賠你。"我說,"但你不要接受他們的賠償,他們能賠多少錢?上法院告他們,索賠的就不是幾百元幾千元了!"
老頭愣在那裡,一條線的眼裡極力努出那黑珠來盯我,說:"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賠償才溜掉的,可我也經了一輩子世事,再也不受騙了!"
"沒騙你,你去看佈告嘛!"
"你不騙我,那酒店也騙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嗎?"
"大伯,你聽我說……"
老頭從懷裡構出一卷軟沓沓的錢來,放在桌上:"你要肯認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這些錢交給人家。不夠的話,讓得貴補齊。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著什麼也沒有的,誰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應我,這事不要再給外人說,你答應嗎?"
"答應。"
老頭眼淚花花的,給我又鞠了下躬,扭身離開了飯桌。
我怎麼叫他,他也不回頭。
他走到玻璃牆邊,看著玻璃上有個門,伸手摸了摸,沒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裡喝完了一壺酒,一口萊也沒吃,從飯館出來往德巴街去。趁無人理會,我揭下了那張佈告:佈告繼續貼著,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順街往東走,照相館的櫥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經理在大聲罵:誰撞的,眼睛瞎了嗎?!
我走出了狹窄的德巴街。
(有刪改)
(1) "我"在小說中的主要作用是什麼?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①講述故事:小說故事是由"我"講述出來的,真實可信;②推進情節:"我"是事件的參與者,由於"我"的提議,情節得以發展變化;③襯托人物:小說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於"我"的存在而更加鮮明。(每答出一點得2分。意思答對即可。)
【解析】此題考查小說中人物設置及其作用的分析鑑賞能力。題目問到"我"的作用,可根據第一人稱的寫法對小說所起的一般性作用,結合文本具體內容進行分析。
【易錯點】"我"的作用其實就是考察次要人物的作用,要注意他們之間的共性作用和個性作用。
【方法點撥】一般來說,小說利用第一人稱,可增強故事的真實性。再加上這篇小說中"我"是事件的參與者,事件的發展變化是由"我"提議而產生的,所以"我"起了推動情節的作用。而且 "我"主張索賠,小說主人公王有福則放棄索賠,因而這樣安排又使"我"起到了襯托人物的作用。
(2)小說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①性情謙卑,甚至有點窩囊;見了晚輩,也要鞠躬,說話謙和;②膽小怕事,有點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別人問起也不敢承認;③有點固執,但不失本性善良;懷疑酒店誠意,承認自己責任,不願藉機發財。(每答出一點得2分。意思答對即可。)
【解析】此題考查對小說人物性格的分析能力。分析小說中人物的性格主要應根據小說中人物的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來概括。同時根據要求進行分析。還要注意人物在文中的具體表現,或者側面的刻畫等。
【易錯點】欣賞作品的形象,要準確把握作者對人物的感情傾向。
【方法點撥】從小說中王有福說話謙和、見了晚輩也要鞠躬等行為可知他性情謙卑,甚至有點窩囊的性格;從小說中他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別人問起也不敢承認這些是可以看出他膽小怕事、有點狡黠的性格;從小說中他懷疑酒店誠意,承認自己責任,不願藉機發財等行為可看出他有點固執,但不失本性善良的性格。
(3)是否狀告酒店,"我"與王有福的態度不同。你更認同誰的態度?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8分)
【答案】觀點一:認同王有福的態度:①王有福受傷與酒店管理有關,但他是有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應負一定責任;②王有福害怕賠償溜走,逃避責任在先,索賠理由不夠正當充分;③王有福害怕受騙而拒絕索賠,在當時情況下,未嘗不是理性的選擇。
觀點二:認同"我"的態度:①酒店失誤導致王有福受傷,要求賠償正當合理;②王有福放棄索賠是擔心上當受騙,說明他缺乏法律常識,更應進行法律啟蒙;③王有福式的寬容是對不良行為的縱容,有害無益。
(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給5分,答出三點給8分。意思答對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可根據觀點明確、理由充分、論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給分。)
【解析】這是一道答案並不唯一的探究性題目,答案可根據自己的理解確定。而且,這道題還暗中考查了考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對法律常識的掌握程度,因此這是一道頗有綜合考查性質的試題,出得很好。
【易錯點】概括作品主題,需要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方法點撥】考生如果採取認同王有福的立場,可從揣摩王有福的心理出發,根據小說中的有關內容,結合相關法律為酒店方面尋找理由;考生如果採取認同"我"的立場,可從揣摩"我"的心理出發,根據小說中的有關內容結合相關法律為王有福尋找理由。
四、舉一反三 成果鞏固
考點1. 概括分析人物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題。(2016年新課標Ⅱ卷高考試題)
戰爭
【美】邁爾尼
1941年9月,我在倫敦被炸傷,住進了醫院,我的軍旅生涯就此黯然結束。我對自己很失望,對這場戰爭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給一位朋友打電話,接線生把我的電話接到了一位婦女的電話線上,她當時也正準備跟別人通話。
"我是格羅斯文諾8829"我聽見她對接線生說,"我要的是漢姆普斯特的號碼,你接錯了,那個倒黴蛋並不想跟我通話。"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聲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歡上了它。我們相互致歉後,掛上了話筒。可是兩分鐘後,我又撥通了她的號碼,也許是命中註定我們要通話,我們在電話中交談了20多分鐘。
"你幹嗎三更半夜找人說話呢"她問。
我跟她說了原因,然後反問"那麼你呢?"
她說她老母親睡不好覺,她常常深夜打電話與她聊聊天,之後我們又談了談彼此正在讀的幾本書,還有這場戰爭。
最後我說:"我有好多年沒這樣暢快地跟人說話了。"
"是嗎?好了,就到這裡吧,晚安,祝你做個好夢。"她說。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對話情形,想她的機智、大方、熱情和幽默感。當然還有那悅耳的口音,那麼富有魅力,像樂曲一樣老在我的腦海裡迴旋。到了晚上,我簡直什麼也看不進。午夜時,格羅斯文諾8829老在我腦海裡閃現。我實在難以忍受,顫抖著撥了那個號碼。電話線彼端的鈴聲剛響,就馬上被人接起來。
"哈羅?"
"是我,"我說,"真對不起,打擾你了,我們繼續談昨晚的話題,行嗎?"
沒說行還是不行,她立即談起了巴爾扎克的小說《貝姨》。不到兩分鐘,我們就相互開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這次我們談了45分鐘。午夜時光和相互的不認識,打破了兩人初交時的拘謹。我們提議彼此介紹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謝絕了。她說這會把事情全弄糟,不過她留下了我的電話號碼。我一再許諾為她保留,直到戰爭結束。於是她說了一些她的情況,17歲時她嫁給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男人,以後一直分居。她今年36歲,唯一的兒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襲中被炸死了,年僅18歲。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說話,好像他還活著。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樣美,就跟她自己一樣,於是她給我留下了一幅美麗的肖像,我說她一定很美,她笑了,問道:"你怎麼知道的?"
我們越來越相互依賴,什麼都談。我們在大部分話題上看法相似,包括對戰爭的看法,我們開始讀同樣的書,以增加談話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們都要通一次話。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沒能通話,她就會埋怨說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輾轉難眠。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愈來愈渴望見到她。我有時嚇唬她說我要找輛出租車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許,她說如果我們相見後發現彼此並不相愛,她會死掉的。整整12個月,我是在期待中度過的。我們的愛情雖然近在咫尺,卻繞過了狂暴的感情波瀾,正平穩地駛向永恆的彼岸。通話的魅力勝過了秋波和擁抱。 一天晚上,我剛從鄉間趕回倫敦,就連忙拿起話筒撥她的號碼。一陣嘶啞的尖叫聲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悅耳的銀鈴聲,我頓時感到一陣暈眩。這意味著那條電話線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舊是嘶啞的尖叫。我找到接線生,請求他們幫我查查格羅斯文諾8829的地址,起先他們不理睬我,因為我說不出她的名字。後來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線小姐答應幫我查查。
"當然可以。"她說,"你好像很焦急。是嗎?嗯,這個號碼所屬的那片區域前天夜裡捱了炸彈,號碼主人叫……"
"謝謝,"我說,"別說了,請你別說了。"
我放下了話筒。
(沈東子譯,有刪改)
(2) 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①大方熱情、機智幽默,懂得及時化解生活矛盾;②樂觀向上、熱愛生活,戰爭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對美好生活和愛情的追求;③善良真誠、理性剋制,有責任感,關心母親,思念兒子,真誠待"我"。
【解析】題幹問的是"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點",這是考查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根據"我"的感受和"她"的表現來概括其性格特點,其中有"我"的感受,"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對話情形,想她的機智大方熱情和幽默感";也有對她的描述,"沒說行還是不行,她立即談起了巴爾扎克的小說《貝姨》"我們彼此介紹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謝絕了。她說這會把事情全弄糟",根據這些內容進行概括即可。
【易錯點】概括人物形象用詞不準,不能細緻研讀文本深入體會。
【方法點撥】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體現呢?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個性的統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類人的共同性格。其次,藉助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情節是小說中用以表現主題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組織的生活事件。我們需要從情節的發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為情節是人物性格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在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才能顯現出人物靈魂深處的東西來,離開了情節,就不知道人物怎樣做事,也就無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徵。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須透過情節中發生的事情這種外在現象去剖析現象背後的本質。故事情節或是發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現了人物性格。第三,分析矛盾衝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徵。矛盾衝突是構成情節的基礎,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優秀的小說,總是充分地揭示社會生活本質的矛盾和鬥爭,在典型的矛盾衝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徵.一般說來,矛盾衝突展開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鮮明。第四,藉助描寫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藉助環境描寫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環境描寫,探究形成人物命運和性格的社會原因)。第六,通過人物間的關係分析人物性格。第七,藉助作者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或聯繫小說主題分析)。比如本題,可以抓住"我"的感受和對她的描寫進行概括。
考點2. 小說中的物象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題。(2017年江蘇卷高考試題)
一個聖誕節的回憶
【美】杜魯門·卡波特
請設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個十一月的早晨,一個白髮剪得短短的婦人站在窗口,大聲說:"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氣!巴迪,去把我們的車推來,我們要烤三十個水果蛋糕呢。"
那時我七歲,她六十光景,我們是很遠的表親。從我記事起,我倆就住在一起。她叫我"巴迪",為了紀念她以前最好的朋友。那個巴迪早死了,當時她自己還是個孩子。她現在仍是個孩子。
我們把童車推進山核桃樹叢。童車是我出生時買的,快散了,輪子搖來擺去,像醉鬼的腿。奎尼是我們養的一條小狗,她挺過了一場瘟疫和兩次響尾蛇的噬咬,現在一路小跑跟在小車旁。
三個小時後我們回到廚房,把拉回家的滿滿一車風吹自落的山核桃的殼剝去。歡快的裂殼聲像是微弱的雷鳴,核桃肉散發著甜美的香氣。奎尼求我們給她點嚐嚐,我的朋友時不時偷偷給她一點,但我倆是絕對不可以吃的,"這些山核桃還不見得夠做三十個水果蛋糕呢。"明月高照,小車空了,碗滿滿的。
第二天,我最喜歡的事開始了:大采購。櫻桃,柑橘,香草,葡萄乾,威士忌,大量的麵粉和黃油……嗬,簡直要一匹小馬才能把車拉回家。我們沒錢,但每年總能用盡各種辦法,籌到一筆水果蛋糕基金:賣破爛,賣摘來的一桶桶黑莓、一罐罐自制的果醬、蘋果凍,為葬禮和婚禮採集鮮花。
黑爐子加足了煤和柴火,燒得像一隻發光的南瓜。打蛋器旋轉著,調羹在一碗碗黃油和糖裡攪動,香草讓空氣變得甜甜的,姜又增加了香味。廚房裡濃香撲鼻,瀰漫到整幢屋子。四天後,大功告成,三十隻蛋糕放在窗臺、擱板上晾著。
蛋糕給誰呢?朋友唄。不一定是鄰近的,大半倒是隻見過一次,甚至素未謀面的,我們喜歡的朋友。例如羅斯福總統,一年來鎮上兩次的小個子磨刀人,帕克(班車司機,他每天在塵土飛揚中嗖地一聲駛過時和我們互相揮手招呼)。是不是因為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這些陌生人當作真正的朋友?我想是的。我們的紀念冊裡有用白宮信箋寫的答謝信,有磨刀人寄來的一分錢明信片——它們讓我們覺得和外面豐富的世界聯繫在一起。
廚房空了,蛋糕都送走了,我的朋友要慶祝一下——還剩下一點威士忌。奎尼分到滿滿一勺,倒在她的咖啡碗裡(她喜歡菊苣香的濃咖啡),我們平分剩下的。奎尼躺在地上打滾,爪子在空中亂抓。我身子裡熱烘烘地冒火星,像快要燒成灰燼的木柴。我的朋友圍著爐子跳圓舞曲,兩隻手提起那身蹩腳的花布連衣裙的裙邊,就像是舞會上穿的禮服,唱著"指給我回家的路"。
下一個任務就是準備禮物。我想給她買整整一磅櫻桃巧克力,不過,我給她做了只風箏。她希望給我一輛自行車,不過,我肯定她也是給我做風箏——和去年一樣,和前年也一樣。我們又湊了五分錢給奎尼買了一大根還有餘肉可啃的牛骨頭,用彩紙包起來,高高地掛在聖誕樹頂上一顆銀星邊。奎尼知道那是牛肉骨頭,饞得坐在樹下呆望著,該睡了還不肯走。我的興奮不亞於她,踢被子,翻枕頭,就像是熱得不可開交的夏天夜晚。我的朋友手持蠟燭坐到我的床沿:"我一點也睡不著,心像兔子一樣亂跳。你說羅斯福夫人會在晚餐時端上我們的水果蛋糕嗎?"我倆在床上擠作一團,她在我的手心裡寫"我愛你"。"你的手比以前大了。我想我大概不願你長大。你長大了,我們還能繼續當朋友嗎?"我說我們永遠是朋友。
這是我們一起過的最後一個聖誕節。
我上了軍事學校。我也有了新家,但那不算數。我的朋友在哪裡,哪裡才是我的家,而我再也沒回去過。
她還待在那裡,有奎尼做伴,後來只剩她一個人。(她寫道:"昨天,梅西的馬踢傷了奎尼,傷得很重。謝天謝地,她沒有太痛苦。我把她包在一張條紋床單裡,用童車推到草地……")以後幾年的十一月裡,她還是做水果蛋糕,她一個人,沒有從前做得多,不用說,總是把"最好的那個"寄給我。漸漸地,她在信中把我和早已死去的巴迪混淆起來。
終於,又一個十一月的早晨來臨,一個樹葉光光、沒有小鳥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來大聲說:"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氣!"
(有刪改)
(1)小狗奎尼在小說中多次出現,簡析其對人物刻畫的映襯作用。(4分)
【答案】小狗奎尼經受的磨難,映襯了"我們"生活的艱難與堅強;小狗奎尼的特殊待遇,映襯了"我們"的善良與平等;小狗奎尼的興奮狀態,映襯了"我們"的快樂幸福;小狗奎尼的離世,映襯了"我的朋友"的孤單寂寞。
【解析】對於人物形象作用題,考生可以從如下幾個角度分析作答。從對人物形象上:烘托出主人公性格(性格上對比差異)。從對主題上:深化主題(次要人物性格與主題間聯繫)。從對情節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考點3.次要人物的作用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17屆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二模考試試題)
活著
男人的病是突然發作的,病情危急。女人急得手足無措。
我叫女人在手術單上簽字時,女人的手抖抖的。
醫生,求求您,一定要把他治好。不管花多少錢,我們都會想辦法的,只要能救他的命。女人乞求說。
從醫多年,病人家屬的心情我能理解。我對女人說:"請放心,我們會盡最大努力的,但情況不容樂觀,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
女人一聽,眼淚唰地就下來了。
"不!醫生,求您一定把他治好。他是家裡的頂樑柱。"女人哭著,兩腿一彎跪在了我面前。
給醫生下跪的家屬我見得多了。女人這一跪.跪出了我的反感。我冷冷地說:"請不要這樣。我說了我們會盡最大努力的,治病救人是醫生的職責。"
"不,您不答應,我就不起來。"女人的淚不停地流。
剋制著內心的不快,我用平和的語氣說:"好吧,我答應你,我們一定盡全力救治──你快起來。 "
女人抹了把淚,站起來。這個鄉下女人三十出頭的樣子,臉頰豐滿潤澤,衣著齊整,家境應該不錯。
歷經三晝夜的搶救,男人終於挺了過來。
看到男人睜開眼,女人緊鎖的眉頭一下舒展開來,連聲說:"李醫生,謝謝您!您不僅救了他,更救了我們全家。"第二天,她提來一籃雞蛋,堅持要我收下。"李醫生,這是自家喂的雞下的蛋,一點心意,您不要嫌棄。"
男人第二次病危是在半年後,一入院就進了重症監護室。女人晚上才急匆匆趕來,一見我就問:"李醫生,您看有多大的把握?"
跟半年前比,女人明顯憔悴了,臉瘦了一圈,面色灰暗,神情疲憊,穿一件藍灰色的工作服,顯然是直接從工廠趕來的。
我想說,有上次的搶救經驗,這次應該沒什麼問題。可想到前不久另一個科室發生的醫療糾紛.我改口說:"大概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吧。"
女人"哦"了一聲,張了張嘴,似乎要說什麼,又沒有說。她把目光移向別處,喃喃道:"那還得花多少錢呀──孩子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
我說:"作為家屬,首先要樹立信心。精神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家人的鼓勵和關心,是病人最大的精神支柱。有了精神支柱,病人才能戰勝疾病。"
女人搖搖頭:"我不懂支柱不支柱,我只知道,首先我得活下去,我還有孩子呢。 "
"但願他能快點好起來,我真的快撐不住了。"女人說著,眼眶紅了。
這次,男人兩天就脫離了危險。對男人病情的好轉,女人沒有表現出半點喜悅,也沒有對我們醫護人員說一句感激的話。
隨後的幾天,女人常望著窗外發呆,不時發出一聲沉沉的嘆息。
夏季剛過去,男人的病再次復發,病情比前兩次更兇險。
見到我,女人問"李醫生,請您跟我說實話,這病好不了,是嗎?"
"這──"我不想女人失去信心,但為了避免醫療糾紛,還是以實相告:"這種病治癒的希望幾乎為零,只能延緩病情的發展。"
"那何時才是個頭哇?"女人小聲說,好似在自言自語。
"人家只准了我七天的假。"女人答非所問,看不出任何表情。女人似一根經年的晾衣杆,整個人都乾枯了,連眼神也是乾枯的,藍灰色的工作服空蕩蕩的。 這時一位護士進來說:"李醫生,39床已欠費5000多塊,財務科催了好幾次了。"
"什麼治病救人?什麼創造奇蹟?我看你們就是為了多賺錢,我一個月累死累活還拿不了3000塊,全給你們都不夠,你們都是強盜,吸血鬼!"女人突然情緒失控,大聲叫嚷起來,引來不少病人和家屬圍觀,小聲議論。
"別激動。"我忙給女人倒了一杯水,"來,喝口水,冷靜一下。"
女人雙手捂臉嗚嗚地哭了。哭了一會兒,女人擦去淚水,小聲對我說:"李醫生,對不起,我能去看看他嗎?"
看看鐘,快到十二點,我點頭道:"好吧,請跟我來。"
重症監護室裡,男人躺在病床上,一動不動,身上插著各種管子和儀器女人快步走到男人身邊,蹲下,握住男人的手,輕輕的哭道:"對不起,我沒有能力救你,我只能……"
看一眼男人的心電圖,只微弱地有一點起伏。我轉身叮囑護士:"這兩天是高危期,千萬不能大意。一旦有情況,馬上通知我。"
待我再回頭,男人的心電圖已成一條直線。我一驚,目光轉向男人,男人的呼吸機歪在一邊。
女人慌亂地避開我的目光,將頭伏在男人的胸口哭了,越哭越傷心。
我掏出手機,按下……
(1)"我"在小說中的主要作用是什麼?試簡要分析。
【答案】
(1)"我"是故事的親歷者。以"我"作為敘述視角,增強真實感。
(2)"我"是故事的講述者。"我"作為敘述主體貫穿全篇,情節通過"我"的言行、見聞和感受得以展開,推動情節發展。
(3)"我"是故事的旁觀者。通過"我"的觀察來描寫女人的形象變化及心理變化,展現人物形象。
(4)"我"是故事的審視者。通過"我"寄託了作者對因病返貧這類社會現象的關注,引導人們思考這一現象產生的社會根源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5)"我"也是小說中的一個重要角色。作為醫生,"我"正直,負責,對女人既有同情又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淡漠和自私,對女人的悲慘結局無能為力。
【解析】本題考查對小說中第一人陳"我"的理解。"我"是故事的親歷者。以"我"作為敘述視角,增強真實感。是故事的講述者。"我"作為敘述主體貫穿全篇,情節通過"我"的言行、見聞和感受得以展開,推動情節發展。是故事的旁觀者。通過"我"的觀察來描寫女人的形象變化及心理變化,展現人物形象。是故事的審視者。通過"我"寄託了作者對因病返貧這類社會現象的關注,引導人們思考這一現象產生的社會根源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深化了小說的主題。也是小說中的一個重要角色。作為醫生,"我"正直,負責,對女人既有同情又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淡漠和自私,對女人的悲慘結局無能為力。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活著餘 華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貴的老人時,夏季剛剛來到。
那天午後,我走到了一棵有著茂盛葉子的樹下,看到近旁田裡一個老人和一頭老牛。這位老人後來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樹下,在那個充滿陽光的下午,他向我講述了自己: 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去了,過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錯人了。我啊,年輕時靠著祖上留下的錢風光了一陣子,往後就越過越落魄了,可壽命長,我家裡五口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
孫子死後第二年,看看自己還得活幾年,我覺得牛還是要買的。牛是半個人,它能替我幹活,閒下來時我也有個伴,心裡悶了就和它說說話。牽著它去水邊吃草,就跟拉著個孩子似的。
買牛那天,我把錢揣在懷裡走著去新豐,那裡有個很大的牛市場。路過鄰近一個村莊時,看到曬場上轉著一群人,走過去看看,就看到了這頭牛,它趴在地上,歪著腦袋吧噠吧噠掉眼淚,旁邊一個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著牛刀,圍著的人在說牛刀從什麼地方刺進去最好。我看到這頭老牛哭得那麼傷心,心裡怪難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憐。累死累活替人幹了一輩子,老了,力氣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離開曬場繼續往新豐去。走著走著心裡總放不下這頭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腦袋底下都有一灘眼淚了。
我越走心裡越是定不下來,後來一想,乾脆把它買下來。
我趕緊往回走,走到曬場那裡,他們已經綁住了牛腳,我擠上去對那個磨刀的男人說: "行行好,把這頭牛賣給我吧。"
赤膊男人手指試著刀鋒,看了我好一會才問:"你說什麼?"我說:"我要買這牛。"
他咧開嘴嘻嘻笑了,旁邊的人也哄地笑起來。我從懷裡抽出錢放到他手裡,說:"你數一數。"赤膊男人馬上傻了,他把我看了又看,還搔搔脖子,問我:"你當真要買?"
我什麼話也不去說,蹲下把牛腳上的繩子解了,站起來後拍拍牛的腦袋。這牛還真聰明,知道自己不死了,一下子站起來,也不掉眼淚了。我拉住韁繩對那個男人說:"你數數錢。"
那人把錢舉到眼前像是看看有多厚,看完他說:"不數了,你拉走吧。"
我便拉著牛走去,他們在後面亂哄哄地笑,我聽到那個男人說:"今天合算,今天合算。"
牛是通人性的,我拉著它往回走時,它知道是我救了它的命,身體老往我身上靠,親熱得很。我對它說:"你呀,先別這麼高興,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幹活,不是把你當爹來養著的。"
我拉著牛回到村裡,村裡人全圍上來看熱鬧,他們都說我老糊塗了,買了這麼一頭老牛回來,有個人說:"福貴,我看它年紀比你爹還大。"
會看牛的告訴我,說它最多隻能活兩年三年的,我想兩三年足夠了,我自己恐怕還活不到這麼久。誰知道我們都活到了今天,村裡人又驚又奇,就是前兩天,還有人說我們是"兩個老不死"。
牛到了家,也是我家裡的成員了,該給它取個名字,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叫它福貴好。定下來叫它福貴,我左看右看都覺得它像我,心裡美滋滋的,後來村裡人也開始說像,我嘿嘿笑。
福貴是好樣的,有時候嘛,也要偷偷懶,可人也常常偷懶,就不要說是牛了。我知道什麼時候該讓它幹活,什麼時候該讓它歇一歇。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讓它歇一會,我歇得來精神了,那它也該幹活了。
人說著站了起來,拍拍屁股上的塵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聲,那牛就走到老人身旁低下了頭,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著牛的韁繩慢慢走去。
兩個福貴的腳上都沾滿了泥,走去時都微微晃動著身體。
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從遠處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
炊煙在農舍的屋頂嫋嫋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後消隱了。女人吆喝孩子的聲音此起彼伏,一個男人挑著糞桶從我跟前走過,扁擔吱呀吱呀一路響了過去。慢慢地,田野趨向了寧靜,四周出現了模糊,霞光逐漸退去。 (節選自餘華《活著》,有刪改)
(1) 小說中老人與牛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處?請結合文本作簡要概括。(4分)
【答案】①老邁年高;②飽嘗活著的痛苦和艱辛;③表現出生命的韌性。【解析】本題是對小說閱讀形象的考查,這是小說閱讀考查的常見題型。小說閱讀的命題一定會注重人物形象的分析。這是山東第三次命制小說閱讀,2010年考查了老舍《駱駝祥子》的節選,2011年考查了小小說《審醜》。今年是選擇了當代作家餘華的小說《活著》(節選)。這表明了山東高考命題人在極力地探索命題的內容與形式,就是要貼近現實,貼近學生的閱讀實際。小說閱讀的設題,大都集中在人物、情節、環境、語言上。當然也會按照現代文閱讀的形式設題,如語句的含義,過渡段的作用等等。
【易錯點】概括不全
【方法點撥】做人物形象題,要注意三點:一是概括性格要全,要分條多答;二是要從直接的與間接的文字中,概括出人物性格特點來;或者說,就是分析出外在的特點與內在的性格;三是要用簡約、明確的語言表達。本題是從老人與老牛的形象相似點設題的,可以從外在的特點與內在的性情具體分析。從"兩個老不死",可以看出年邁年高;從"累死累活幹一輩子""看到老牛哭得那麼傷心"等說明活著的痛苦與艱辛;"誰知道我們都活到了今天"等說明生命的堅強與堅韌。概括人物形象的特點,需要從文本中找出體現人物形象特徵的相關語言、行為、心理活動、細節描寫以及作者的議論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對他進行評價的語句,然後據此進行分析歸納。概括特點的題目應該分要點去答題。
五、分層訓練 能力進階
【基礎達標】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第一張書桌
韓少功
一覺醒來才發現兩腳泥,只是靠一夜體溫的炙烤,加上盛夏天氣的烘焙,泥漿已幹成了泥殼,在床單上紛紛剝落泥渣。
知青時代就是這樣子。無邊無際的累,填滿了烈日下或風雪裡的日子。有一天,救星終於出現,是公社楊秘書發現黑板報上我的粉筆字不錯,抽調我去公社抄材料。當地人把這種輕鬆差事叫做"吃樓火",詞義來路不明。大概"樓"是指大宅子,能待在大宅子裡烤"火"的傢伙,當然是有富貴之命,至少也是時來運轉,值得大家羨慕嫉妒恨。
在沒有複印機的時代,抄材料就是手工複寫。楊秘書讓我複寫各種公文,還有他最為頭痛的新聞報道——退稿率太高了,搞得他很沒面子。經過深入反思,他認定投稿失敗的原因就在於郵路遙遠,自己每次動手都太遲,於是決意加大寫稿的時間提前量。比如還未開鐮,他就搶先報道貧下中農喜送公糧;還未下雨,他就早早預測廣大群眾奮勇抗洪;離國慶節還有十幾天,他就精確想象人們在節日裡如何"深有體會地說……""豪情滿懷地說……""一把抓住解放軍首長的雙手眼含熱淚地說……"這類稿子抄得我目瞪口呆。這個胖子何等神通,把人家十幾天後的淚水都流出來了。
時空穿越也無濟於事,還被報社或電臺回信怒斥為"胡鬧"和"弄虛作假"。他這才苦著一張臉說:"怎麼辦?怎麼辦?你還有什麼辦法?"
在他謙恭的促請之下,我不忍袖手和暗笑,便複寫兼顧修改,無非是去掉他的一些語法硬傷,刪掉一些八股套話,再加點新鮮事例什麼的,終於使他的退稿率後來有所降低。他樂樂顛顛地為我倒茶水和切西瓜。他最愛唱的"長江滾滾向東方……"從此也時常飄揚在公社機關的房前屋後。
縣裡大概也注意到這個公社在媒體上的能見度提升,於是常有電話打來,抽調我到縣裡寫材料。這種"樓火"就吃得更爽了。幾乎每個月我都有幾天不用出工上地,而是衣冠楚楚地入住縣城招待所,每天得伙食補貼五毛,食有葷腥,夜有電燈,還有服務員來掃地送開水。什麼是幸福?這就是幸福吧。什麼是上層建築?這就是上層建築吧。不過縣級官員比楊胖子難侍候,每次審稿都會有意見,每個參審人都水平高,哪怕以高克高互相消耗,甚至把自己繞暈,最後又回到第一審時的意見。自發現這種否定之否定規律,我便避繁就簡,近道超車,每次完稿後決不再急於送審,而是拖到最後時刻,幾乎是逼著領導把初審當作終審,只可能務實地說說人話——這就是說,不給他們搞來搞去的閒工夫,不給他們折騰下屬和繞暈自己的機會。
這樣,我就有了許多送審前的多餘時光,忙一閒三,經常無所事事。恰逢七十年代初全國文化形勢回暖,很多文藝院團恢復了自創節目的演出,省、地、縣各級文藝刊物也都重新出版。在一個知青朋友的鼓動之下,我在招待所裡閒著也是閒著,吃了五毛補貼後也得消遣,便胡亂湊些四言八句,關於誘蛾燈的(星火萬千,美好詩情呵),關於水庫大壩的(鎖住龍王,氣勢非凡也),好像是詩,就算是詩吧,後來居然也印成了縣刊上的鉛字——眼看著一顆文藝小新星就這樣意外地冉冉升起,楊秘書特興奮,因為文藝作品也在上稿率統計範圍之內,任何鉛字都算是全公社的文宣成績。他覺得臉上有光,立刻賞我一盞煤油燈,帶玻璃罩的,有魚型燈嘴助燃增亮的,簡直是高科技產品,比黑煙滾滾的棉油燈盞強多了。為了讓我抓緊時間創作一臺文藝宣傳隊的節目,一位姓劉的公社宣傳委員也投入到對我的關愛中,聽說我沒桌子,便帶我去了學校,逼著校長給了我一張學生用的雙人課桌。
這是我走入社會後的第一張書桌,一米來長,一尺多寬,有一個雙層夾板和娃娃們留下的一些刻痕。工區裡的員工們以前只配有床和木凳,人們平時寫信也只能就著箱子或床沿,因此我的這張桌子堪稱奢侈,很讓夥伴們震驚。想想看,在桌上擺一個筆筒,立一排書(最好是精裝的),插幾支花(油菜花或南瓜花都行),不就有知識分子的風雅兮兮和氣勢非凡了?房間主人如果不文思如湧壯懷天下哪還說得過去?
這張小桌伴我三年多,助我寫出過三句半、對口詞、表演唱、花鼓戲一類,當然還有雜亂的感想和素材,後來進入了小說或散文,包括早期的《月蘭》和《西望茅草地》。楊秘書當然也在這張小桌上進入了我的日記。比方說,他一上路便不時高唱進行曲,用時下的語言說,活成了一個快樂的表情包。又比方說,他有一條又脆又亮又尖的娘娘嗓子,總是擔當領呼口號的重任。他怕農民們聽不清、喊不齊,常常把一句長口號截分成幾個短句,於是一句"打擊貧農……'就是……'打擊革命",經他逐一分別領喊,大家喊是喊齊了,但前後兩句分明成了驚心動魄的反動口號,競被喊得地動山搖。這一事已被我寫入了後來的《馬橋詞典》。他的金嗓子還多次用於民兵隊列操練。大概是惱火一些人分不清左右,甚至聽不懂"左"和"右",他靈機一動,找來一些草繩,給每人的左腳纏上一根,於是口令便成了"草腳——肉腳——草腳",或者"(向)草腳——轉……(向)肉腳——轉"……還別說,這一招管用。形象的"草"和"肉"就是比抽象的"左"和"右"好記,如同電視劇比理論書要好懂,你不服還不行。大家的智商立即提升,隊列動作馬上整齊許多,據說後來還在什麼競賽中一舉奪獎——這一事有幾分神奇,將來說不定會被我寫入哪篇小說的。
多年後,我重返這裡的時候,在房前屋後轉了一圈,沒發現什麼往日陳跡,除了半塊語錄牆,兩臺鏽成了廢鐵的揉茶機,一個隱沒在叢生蒿草中的廢棄豬場。出乎意料,我吃飯時還看見了廚房牆角里一張課桌,其木紋、刻痕、樣式都十分眼熟,不過它眼下已蒙上了枯黑煙垢,還有不少水泥凝結成的斑塊,桌下有幾個醃壇,桌上則胡亂堆放了一些雜物。
我默默看了它一眼,然後告別主人走了,上了汽車,上了火車,上了飛機,直至海角天涯。我很奇怪臨別前自己為什麼沒去把那個桌面摸一下。
其實我常常想起它。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恰當的兩項是( )
A.小說以知青時代為背景,開頭部分又特別寫到知青生活的勞累與疲憊,暗示了擁有"第一張書桌"的特殊社會背景。
B."我"被抽調到縣裡寫材料時,每次完稿後,決不急於送審,只是為了騰出許多送審前的多餘時光來"亂湊些四言八句"。
C.小說善用俗語,語言幽默,輕鬆詼諧,如"吃樓火"等方言,對楊秘書領呼口號、操練民兵隊列的描寫,增強了生活色彩和文學趣味。
D.我在招待所裡"消遣"時寫出的文字也能"印成了縣刊上的鉛字",我也成為了"一顆文藝小新星",表明我對自己文藝才華的自信。
E.小說結尾處寫到"其實我常常想起它",其實表達的是作者一直難以忘記那個知青年代的青春歲月以及自己的文學成長曆程。
【答案】BD
【解析】B"每次完稿後,決不急於送審"的原因是"不給他們搞來搞去的閒工夫,不給他們折騰下屬和繞暈自己的機會";D"表明我對自己文藝才華的自信"文中沒有依據。
(2)小說中的"楊秘書"這個人物形象有哪些特點?請作簡要分析。
【答案】工作認真,積極投入;樂觀開朗,待人熱情;才學不足,文筆遲鈍。
【解析】人物性格分析的題目應該先從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肖像和其它側面的描寫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後結合文的內容進行分析,舉文中反應該性格特徵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區分,要概括和文意的主要情節相關的和文章的主旨相關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徵,注意各點之間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題不要只簡單的回答性格特徵。此題從工作認真,積極投入"開朗、待人熱情、才學不足、文筆遲鈍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徵。
(3)小說題目是"第一張書桌",可文本直到第8段才寫到這張書桌,大量篇幅似與"第一張書桌"無關,其用意何在?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
【答案】
(1)前文大量篇幅似與"第一張書桌"無關,實則是圍繞書桌展開。因為"我"黑板報上的粉筆字不錯,才被楊秘書抽調去公社抄材料;因為要為公社創作一臺文藝宣傳隊的節目,才被公社宣傳委員帶著,領了一張學生用的雙人課桌。
(2)前文大量篇幅似與"第一張書桌"無關,實則交代了作者生活的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提供情節發展的可能。
(3)前文大量篇幅似與"第一張書桌"無關,實則借發生在公社的事件,凸顯"我"和楊秘書的人物形象特徵,蘊涵對那個時代的溫暖回憶。
【解析】從結構上分析前後文之間的關係,前文是後文的背景,推動情節的發展,再從塑造人物性格和表達的主旨的角度分析,凸顯兩個人物的性格特徵,表達對那個時代的溫暖回憶。小說的解讀注意五位一體的原則,即"主題""環境""情節""人物""標題"五位要同時解讀,分析一種要從其餘的幾個角度進行分析。分析情節安排的合理性,首先答情節的內容是相輔相成,還是矛盾的對立,然後這些情節在人物的塑造、環境的再現、主旨的表達以及和標題的照應的角度進行分析。
【能力提升】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洗澡
阿城
中午的太陽極辣,燙得臉縮著。半天的雲前仰後合,被風趕著跑,於是草原上一片一片地暗下去,又一片一片地亮起來。
我已脫下衣服,前後上下搔了許久。陽光照在肉上,搔過的地方便一條一條地熱。雲暗過來,涼風拂起一身雞皮疙瘩,不敢下水。
這河大約只能算作溪,不寬,不深,綠綠地流過去。牧草早長到小腿深,身上也已經出過兩個月的汗,垢都浸得軟軟的,於是時時把手伸進衣服裡,慢慢將它們集合成長條。春風過去兩個月,便能在陽光下扒光襯衣褲,細細搜撿著蝨子們。
遠遠有一騎手緩緩而來,人不急,馬更不急,於是有歌聲沿草岡漫開。凡開闊之地的民族,語言必像音樂。但歌聲並無詞句,只是哦哦地起伏著旋律,似乎不承認草原比歌聲更遠。
騎手走近了,很闊的一個臉,挺一挺腰,翻下馬來,又牽著馬,慢慢走到河邊,任馬去飲。騎手看看我,說:"熱得很!"我也說:"熱得很。"他又問:"要洗澡?"我說:"要洗澡。"他一邊解開紅圍腰,一邊說:"好得很!好得很!"
騎手將圍腰扔在草上,紅紅的燙眼睛。他又脫下袍子,一扔,壓在圍腰上。圍腰還是露出一截,跳跳的。
騎手把衣服都脫了,陽光下,如一塊髒玉,寬寬的一身肉,屁股有些短,腿彎彎的站在岸邊,用力地搔身上。
他又問:"洗澡?"我說:"洗澡。"他就雙手拍著胸,向水裡蹚去。水沒到小腿的一半。
忽然他大吼一聲,身子一傾,撲進水裡。水花驚跳起來,出一片響聲。不待水花落下去,
他早又在水裡翻過身來,雙手挖水潑自己,嘴裡嗬嗬地叫著。
我站起來,也不由用手拍著胸腹,伸腳向水裡探去,但立刻覺得小肚子緊起來。終於是要洗,不能管涼,慎慎地往下走。
冷不防身上火燙也似涼得抖一下,原來騎手在用力挖水潑過來。我腳下一個不穩,跌到水裡。
水還糊住眼睛,就聽得騎手在嗬嗬大叫。待抹掉臉上的水,見騎手埋在水裡,只露一張闊臉在笑。
我說:"啊!涼得很!"騎手說:"涼得很!"
我急忙用手使勁搓胸前,臉上,腿下,又仰倒在水裡。水激得胸緊緊的,喘不出大口的氣。天上的雲穩穩地快跑。
騎手又哦哦地唱起歌,只是節奏隨雙手的動作在變,一會兒雙手又隨歌的節奏在搓。發現我在看他,很高興地大聲說:"乾淨得很!"
我也周身仔細地握,之後站起來。風吹過,渾身抖著,腮僵得硬硬的,縮縮地看一看草原。
忽然發現雲前有一塊黃,驚得大叫一聲,返身撲進水裡。騎手看看我,我把手臂伸出去一指。
對岸一個女子騎在馬上,寬寬的一張臉,眼睛很細,不動地望著我們。
騎手看到了她,並不驚慌,把手在胸前抹一抹,闊臉放出光來,向那女子用蒙語問,意思大約是:沒有見過嗎?
那女子仍靜靜跨在馬上,隱隱有一些笑意。騎手彎下腰去掬一些水,舉到肩上鬆開手,身上沿著起伏處亮亮地閃起來。
女子說話了,用蒙語,意思大約是:這另外一個人是跌倒了嗎?騎手嗬嗬笑了,說"他恐怕嚇著你!"
我分明感到那女子向我盯住看,不由更向水裡縮下去。
那女子又向騎手說了:"你很好。"騎手一下子得意得不行,伸開兩條胳膊舞了一下,又叭叭地拍著胸膛,很快地說:"草原大得很,白雲美得很,男子應該像最好的馬,"他的聲音忽然輕柔極了,只有蒙語才能這樣又輕又快又柔:"你懂得草原。"
那女子向遠處望了一下,胯下的馬在原地倒換了一下蹄子。她也極快地說:"草原大得孤獨,白雲美得憂愁,我不知道是不是碰到了最好的馬,也許我還沒有走遍草原。"
騎手呆住了,慢侵低下頭去看河水。那女子聲音極高地吆了一下馬,馬慢慢地擺著屁股離開河邊跑去。騎手拾起頭來,好像在看天上的河水,忽然猛猛地甩甩頭髮,走到岸上,很快地把衣服穿起來。又一邊慢慢裹著圍腰,一邊看著遠去的黃頭巾。騎手一搖一搖地去牽走遠了的馬,唱起歌來,那大致的意思是:
最好的馬在呼倫貝爾/馬兒在呼倫貝爾最好/因為呼倫貝爾草原最好
最好的馬在呼倫貝爾/馬兒在呼倫貝爾最好/因為呼倫貝爾騎手最好
那女子走得極遠了,停下來。騎手一直在望著她,於是飛快地翻上馬去,緊緊勒住皮韁,馬急急地刨幾下蹄子。騎手猛一鬆韁,那馬就箭一樣筆直地跑進河裡,水扇一樣分開。馬又一躍到對面岸上,飛一樣從草上飄過去。
陽光明晃晃地從雲中垂下來,燃著了草岡上一塊紅的火,一塊黃的火。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最恰當的兩項是( )
A.小說騎手與"我"的對話十分簡單,內容幾乎一模一樣,僅通過標點的不同來模擬語氣的不同,以表現人物不同的形象特點。
B.騎手下水洗澡之後,看到"我"仍然不敢下水,便用冷水潑"我",這說明騎手內心對怯弱的我是十分鄙夷的。
C.小說的語言簡潔質樸,多短句,多口語詞,作者對日常語言的巧妙活用,既提高了小說語言的表現力,也展現出小說語言原始的感染力。
D.小說大量地採用比喻、比擬、排比等修辭手法來描繪草原的自然風光,並通過對比鮮明的色彩,使自然景物極富畫面感。
E.小說以"洗澡"為契機,以騎手和女騎手純粹美好的愛情為故事的中心,表達了作者對草原騎手質樸粗獷的生命之美的讚頌。
【答案】A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小說相關內容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B項,"騎手對我十分鄙夷"錯誤,用水潑我是為了激發"我"的勇氣;D項,文中的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未用到排比的手法;E項,以騎手和女騎手純粹美好的愛情為故事的中心錯誤,騎手和女騎手之間只是朦朧的情愫,也不是故事的。
(2)"我"在小說中的作用有哪些?請簡要分析。
【答案】①"我"是故事的敘述者(或參與者),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使故事顯得真實可信;②"我"是故事中的人物之一,"我" 與騎手的偶遇、對話推動了小說情節的發展;③"我"的形象與騎手的形象形成對比,襯托出騎手的粗獷豪放。④"我"是騎手與女子互相產生情愫的見證者,小說的後半部分,小說藉助"我"的視角使讀者感受到了騎手對愛情的憧憬和女子對愛情的大膽熾烈。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作用題。"我"在小說中的作用,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確小說的文體特徵,聯繫問題特徵進行分析。"我"是故事的敘述者(或參與者),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使故事顯得真實可信;"我"是故事中的人物之一,"我"與騎手的偶遇、對話推動了小說情節的發展;"我"的形象與騎手的形象形成對比,襯托出騎手的粗獷豪放。
(3)小說三次寫到騎手唱歌,其意圖分別是什麼?請簡要分析。
【答案】①騎手第一次唱歌是騎著馬在遠處出現的時候,飄蕩在遼闊草原的歌聲烘托出騎手的豪放;②騎手第二次唱歌是在洗澡的時候,歌聲表現騎手內心的歡樂,凸顯騎手的強壯粗獷;③騎手第三次唱歌,歌曲內容讚美草原和騎手,表現出騎手對草原的熱愛和對自身的自信。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情節設置意圖,三次寫到騎手唱歌的作用,分別結合語境分析。從情節與人物形象的關係角度考慮,常用術語有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畫了人物的心理等,如騎手第二次唱是在洗澡的時候,歌聲表現騎手內心的歡樂,凸顯騎手的強壯粗獷。
閱讀更多 雲南學大教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