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數字資產加強監管還要看美國?

歐盟對數字資產加強監管還要看美國?

據彭博社8月29日報道,來自歐盟(E.U.)28個成員國的經濟和金融事務部長將舉行非正式會議,討論數字資產帶來的挑戰以及加強監管的可能性。

根據彭博社看到的一份草案,與會者將在9月7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會議上討論普遍缺乏透明度和加密貨幣用於逃稅,恐怖主義融資和洗錢的可能性。

其實在2016年7月,監管機構通過了一項建議,旨在加強對虛擬貨幣交易和錢包提供商的反洗錢計劃的監督。然後17年初歐洲議會就發表了一份題為《容克委員會的十大優先目標:2017年初發展概況》的報告。報告中首次將數字貨幣納為反洗錢項目的部分工具,修訂的議案旨在減少削減包括比特幣在內的數字貨幣的匿名性。

直到今年年初,主管金融服務政策的歐盟委員會副主席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表示:“加密貨幣經濟是一個全球現象,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國際追蹤非常重要。不排除在歐盟層面(通過監管數字貨幣)採取行動的可能性。”在今年3月,20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將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會議,加密貨幣也列上了日程。

東布羅夫斯基斯表示,歐盟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或2019年初決定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說到底,感覺歐盟那邊都是在看美國的動靜,說了這麼多廢話,也都只是回應一下這個話題。對於歐盟,失去有強大金融優勢的英國,會對實體經濟的發展造成阻力,歐盟沒有足夠發達的高新技術研究與應用能力,也沒有充盈的廉價勞動力,現在就德國和法國領頭,自然要靠邊看風向。

另外歐洲證券和市場管理局(ESMA)此前已向客戶發出有關初始硬幣產品(ICO)的警告,理由是投資者缺乏理解以及未受監管的金融活動存在問題。 ESMA還指出,由於不受管制的交易所存在於全球金融監管範圍之外,因此不受保護,這意味著客戶因網絡攻擊等事件造成的損失將不在歐盟保護範圍內。

除了以上說的廢話,還是有落地實施監管的,比如歐盟第五項反洗錢指令已於7月9日生效,指令中的措施為歐洲金融監管機構規範數字貨幣設立了新的法律框架。新規則制定了更嚴格的透明度要求,旨在使用“通過預付卡匿名支付”和“虛擬貨幣兌換平臺”進行洗錢或恐怖主義融資。

這次的非正式會議,也只是為美國對數字資產經濟的舉動措施做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