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真的適合你的父母嗎?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為什麼要讓老人進養老院?

1、不是每個老人都有家人。也不是每個老人都有疼自己的兒女。養老院就是為了讓老去的人有個安樂的地方可以住,可以生活。

2,如果一名老人癱瘓在家,或是子女常年在外。一些老人因病死在家裡都發臭的新聞報道不少見,就需要有人照顧。養老院入住的對象有兩類,一類是五保老人,沒有子女的(免費),另一類是有子女的社會老人(交錢)。

3、減輕老人孤獨感:養老院有許多年齡相仿的老夥伴,還有比較豐富的業餘活動,比起在家生活要有意思得多,因為雖然是跟子女同住,可是子女一般工作都很忙,通常沒有過多的精力陪老人家,而且,老人與老人之間也有更多的話題,不存在“代溝”。

養老院真的適合你的父母嗎?

養老院圖片

我們看看上邊三條說的非常有道理,認真冷靜的思考這個問題,應該是我們做兒女的責任,關係到每個家庭。首先我不反對將老人送進養老院,也不願意去評論養老院的好與壞。

多少年來,中華民族沒有養老院,老人臨終都是兒女照顧走的。過去三五成群的子女可以輪流照顧一雙老人,由於計劃生育導致了家庭成員的減員,現在一對夫婦要照顧雙方老人,有錢沒有精力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必然養老人負擔加重。再加上現今社會競爭,工作壓力大,子女有的忙於生計。同時照顧雙方老人,可說是焦頭亂額,顧及不暇。無奈的情況下也只有依靠社會養老。

養老院真的適合你的父母嗎?

養老院圖跑

下面我講述一個家庭的為老人養老的故事:

這是一個4口人的家庭,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兩個相差5歲。夫妻倆辛辛苦苦將兩個孩子養大,知名大學畢業。女兒是做財務工作的,結婚夫婦都有固定的工作。兒子做生物研究工作,結婚後媳婦下崗打零工,沒有穩定的工作。父親是工程師,老伴在辦公室裡工作,夫妻倆2000年退休,兩個老人退休費每月在1.2萬元,這個家庭在一般城市應該是生活很好的家庭。女兒從小嬌生慣養,家裡的一切事情都是女人說了算。按理講父母退休有自己的自由,弟弟成家了分居生活,出嫁的女兒有自己的家庭,不應該再插手弟弟家和老人的家事。可她偏偏的操起心管這兩家事情,父母吃什麼,弟弟弟媳婦工作生活等等過於的關心。

養老院真的適合你的父母嗎?

養老院夫妻圖

女兒有頭腦上班之餘炒股,頭幾年賺了幾十萬元,寶馬車也開上了,金錢私慾越來越膨脹起來。有錢就是大爺。在這個他家庭裡,非她莫屬,看不起弟弟工作,弟媳打零工,攪得兩家不得安寧。

把父母的退休卡掌握在自己手裡,說什麼炒股賺錢,父母的生活開支都是依靠兒子給錢,連續幾年沒有見到她給父母一分錢。然而股場與戰場,投資需謹慎。股票大跌,她所有的投資打水漂。

父母退休後十幾年天天在廣場,早晨打太極拳,晚上和老伴跳跳舞,身體鍛鍊的很好。

兩個老人75歲生日這天,全家人來給老人祝壽。女兒做出了大膽決定,說過幾天送父母去養老院。家人都認為她是說說而已。沒想到第三天開車將父母送進了養老院,兩人每個月交費6000元。

兒子得知後去看父母,父母哭訴道:“我和你媽退休一個月12000元,何況我倆還能自理不糊塗,就是在家裡僱個保姆也用不完的,你和你姐姐商量一下把我倆接回去吧。”兒子看著可憐的老爸老媽說:“我說了不算,在家裡都是姐姐老大,我回去和姐姐說說吧。”

養老院真的適合你的父母嗎?

兒子見到姐姐說:“老爸老媽想回來,不想住養老院。”姐姐一聽氣呼呼的說:“你以後不要聽老爸老媽的,他們眼看著就不能動了,你有時間在家裡伺候他們嗎?”弟弟說:“還是接回來吧,叫我媳婦伺候他,我看看老爸老媽在養老院會憋曲死的。”姐姐說:“不行,叫你媳婦找工作去。”姐姐撂下話就開車走了,弟弟也只好回頭走了。

三個月後,母親因心臟病突然離去了。料理了母親的後事,父親也跟著兒子回到了久別三個月的家裡。父親難過的和親屬們說:“他媽如果不去養老院,還不回去的這麼快,我堅決不去了。”女兒覺得當著來弔孝親屬的面子說這事,臉上沒有面子。大聲說:“老爸你是不是老年痴呆了,胡說什麼?一會我就開車送你回到養老院。”弟弟弟媳婦過來,弟弟說:“我看你是不老,倒是錢迷心竅了,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認了”。老爸說道:“把我和你媽的工資卡給我,退休卡這些年都在你手裡,都是你弟弟給我錢花。”女兒打開包拿出了老人的工資卡說 :“給你,從現在起我什麼也不管,你隨便吧!”弟媳婦接著說:“你最好不管,如果你不管,老媽還不回走的這麼早,這個家讓你覺得不像樣子,你欺負你弟弟太老實了。老爸從現在起我照顧你,我吃什麼你就吃什麼,不會讓你餓著。”姐姐看看弟弟看看老爸。弟弟氣呼呼的第一次發火:“你覺得你炒股開著寶馬車,你有錢是老大了,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你再多的錢換不來老媽,從現在開始,你離開這個家門。”女兒臉紅脖子粗的低頭,離開了這個從小養他長大的家。

養老院真的適合你的父母嗎?

吵架圖片

老人回到了家裡覺得十二分的開心,天天媳婦上班回來買菜做飯,有時候老人也經常到超市買菜。

老人見到一起鍛鍊的同伴說:“還是在家裡隨便,心情好。”同伴說:“養老院不是很好嘛,你回來幹什麼?”老人說:“養老院確實好,生活也好,娛樂設施齊全,一人一張小床,按點吃飯,起床睡覺,曬天陽。就是個人不能自由,老夥伴們,你們還記得嘛,孫中山先生說過的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不自由,一種是當兵的,一種是學生,呵呵,我再加上一種就是老人進了養老院不自由啊。”

養老院真的適合你的父母嗎?

養老院房間圖片

夥伴們說:“養老院有吃有喝有玩的,多自由啊。”老人說:“你們不去不知道,在家裡可以看到孩子孫子們出出進進的,在一起吃飯心情好,到大街廣場上可以看到不同年齡的人來來去去,逛逛超市琳琅滿目的商品,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老夥伴們說:“在養老院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多好啊”

老人說:“隔三差五的看著老人一個個走了,都是老年人在一起,看到一個人走了,都低著頭幾天不吭聲的。只能隔著屏幕看看大街小巷的大人在忙忙碌碌的上班,小孩在玩耍,哪有現實熱鬧。老人最怕寂寞,是啊!人生只能睡一張床,住一間房,再多的都是看著玩的!到了那裡就等於混吃等死。嗨!我晚上閉上眼睛就好像看到:閻王殿門前站著倆個小鬼,我們這些老人在門前排隊等著點名,說不定就輪到我了,不提它了。正如紅樓的結尾: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真乾淨。”

養老院真的適合你的父母嗎?

一家人圖片

且不說養老院的好與壞,但就老人的心裡境界,最怕的就是寂寞,他們不是為了吃點好的,而是為了在家裡,看到兒女子孫進進出出的圖個熱鬧,畢竟都老了,這種再熟悉不過的,家庭歡樂、吵鬧、鍋碗瓢盆交響樂是老人一生的追求和經歷。

所以我們要善待老人,哪怕你再忙也要抽個時間,打個電話,聽聽聲音,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是圖個團團圓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