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溯溟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国学大师、哲学家。
从梁氏家族4代的家风家教传承,揭示4个字:喜欢就好。这种简单有效的家庭教育理念使梁家后代子孙终身受益。
“喜欢就好”,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充满智慧。
01 梁漱溟中国式传家:喜欢就好
梁漱溟给两个儿子取名培宽、培恕,说“宽恕是我一生的自勉”。他从不给孩子精神上压力。
梁家父子关系十分融洽,长子梁培宽在回忆时说“多年父子如兄弟”。这与梁漱溟长期以来对儿子的信任且放任是离不开的。
次子梁培宽有一次考试成绩只有59分,忐忑不安,担心父亲责罚。梁培宽将要求补考的通知交给父亲时,父亲一脸风轻云淡,只是看了一眼。
事后,梁培宽说,父亲虽不言,他却明白父亲的用意: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最严厉的责难与裁判莫过于内在的良心和自省。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自我反省,听从内心的需要和呼唤。
1943年2月28日,梁漱溟写给两个儿子的信窥见一斑:我的原则是:一个人要认清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兴趣。你们兄弟二人要明白我这个意思,喜欢干什么,我都不阻拦你们的。
曾孙梁钦宁在回忆祖父梁漱溟时说:祖父非常的包容,尊重年轻人有不同的爱好,鼓励年轻人遵循自身的选择。
1984年,迪克斯来到中国。梁钦宁在练习动作时问祖父是否喜欢。梁漱溟回答孙子的是简单的一句话:你喜欢就好!
喜欢就好,这是一种豁达的心境。
龙应台说,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既然孩子终将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为什么不让他选择自己的喜欢?
02 梁济教子:个性独立,事有定见
梁漱溟先生的一生深受父亲梁济的影响,父子俩性格一脉相承。梁济认为儿子个人操守方面非常像自己,以至给梁漱宁取字“肖吾”。
梁济对子女的教育是开放式教育。鼓励子女思想独立,学会思考,事有定见,实现个性的独立和自由。
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家庭教育中子女可以反对父母的意见。
梁漱溟曾经想出家修行,梁济知道后虽反对却没有阻拦。后来梁漱溟自己的思想改变了,追随自身意愿没有出家。
梁济教育子女的方式很奇妙,常常“无声胜有声”。有一次,他发现9岁的梁漱溟将一串铜钱遗忘在桃树枝上。
梁济写了一张纸条挂在树上“一个小孩在桃树上玩耍,将一串铜线悬挂在桃树枝上,自己遗忘了,却到处找寻,吵闹不休,真是毫无道理。”
梁漱溟几十年后回忆这件事仍记忆犹新,感念父亲对自己的教育。
没有训斥,更没有棍棒体罚,父亲带给孩子的是友好自然的温情。
梁济生活的年代正值士大夫统治时期,有着三纲五常,有着非常严格的礼仪和规矩。很多的家庭父子关系是拘谨,子女对父亲多为敬畏不安。
梁济反惯例的教育方式在当时屈指可数。正是梁济这种开放科学的教育方式,造就了梁漱溟在儒学的集大成。
成就最高的那些人通常都具备个性,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
湖畔大学梁宁说:比能力重要1000倍的是你的底层操作系统。
喜欢就是底层操作系统。人最重要的天分是快乐,而喜欢就是找到你一直不厌其烦坚持做下去的事情。
03最幸福的梁家孙辈: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
梁钦宁本来学的是法律专业,却选择从事摇滚乐的宣传。
“你愿意做什么就自己去做”。
从曾祖到祖父,从祖父到父亲,再到父母对自己,梁钦宁认为自己最受用的是家族带给自己的宽放、自由。
通过梁家的家教、家风传承,反思如今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控制性家长,“虎妈”、“狼爸”盛行。
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孩子的学习、作业、培训乃至结婚生子。
现今出现的巨婴、啃老现象就是父母过度干预,包办的结果,孩子丧失独立生存的能力,对父母过度依赖。
父母忽视子女的权利,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饮食需要,很少听孩子诉说。
放任型家长,赞美鼓励过度。
孩子需要什么便满足什么,对于孩子的情绪全盘接受和急切认同。
孩子取得一点成绩便夸大表扬,缺乏激励孩子的技巧。给孩子没有规矩的身由,孩子应对挫折和失败的能力很低。
父母忽视自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对孩子的溺爱造成孩子误入歧途。
以上两种教育误区都是忽视了孩子内心的选择,是孩子天分的亵渎。
《小王子》说: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愿每一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家教传承,每一个孩子都接受最好的熏陶。
图片来自网格
閱讀更多 花無缺講故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