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擁有21雙鞋,爲何本土鞋企的日子卻越來越難過?

秦絲導讀:抬頭看臉,低頭看鞋。或許你身邊有這樣一群年輕人,每次見到他,腳上都穿著一雙不一樣的鞋。

近日,藝術購物中心K11旗下專門研究年輕消費趨勢的專題組發佈報告稱:中國千禧一代的鞋櫃正在迅速擴大,女性受訪者平均每人擁有24雙鞋,男性受訪者則相對較少,擁有15.5雙,平均每人擁有的鞋子可達21.2雙。為什麼這麼大的用鞋市場,中國本土鞋企的日子卻越來越難過?

人均擁有21雙鞋,為何本土鞋企的日子卻越來越難過?

據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調查顯示,2017年中國鞋類銷售額達到381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5%。其中,女鞋銷售額佔比高達48%,男鞋銷售額佔市場銷售額約38%,童鞋銷售額佔14%。預計2021年,鞋類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874億元。可見,無論是童鞋、男鞋還是女鞋,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都漲勢喜人,中國的鞋類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人均擁有21雙鞋,為何本土鞋企的日子卻越來越難過?

面對龐大的市場,國內的本土品牌卻銷售暗淡。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是什麼?傳統鞋業該如何翻身呢?

1、“女鞋王”達芙妮的皇冠摔碎了

有臺資背景的女鞋企業達芙妮,一直沒抑制住業績連續下滑頹勢。,2018年上半年的的虧損加劇至4.926億港元。大幅打折過季的銷售比增加,利潤減少。截至今年6月底,上半年達芙妮核心品牌業務同店銷售總計錄得9.1%的跌幅。達芙妮產品分“D28”和“D18”兩大系列,目標顧客分別為20至45歲及15至30歲之間女性。


“D28”這個系列的主要消費群是成熟女性,可達芙妮的銷售策略主要靠的是平價走量,導致了產品難以抓住高端消費者。“D18”系列主打青春時尚以包攬年輕的消費群體,但曾令達芙妮引以為傲的產業鏈卻成為了困住前進步伐的枷鎖。從產品的設計到生產,再到銷售環節,其中經歷的環節較多,耗時較長,根本無法抓住當前的流行趨勢。商品老氣,丟掉了最核心的競爭力。

人均擁有21雙鞋,為何本土鞋企的日子卻越來越難過?

2、奧康關門店止損,男鞋霸氣已無

“江南皮革廠倒閉了”,同為溫州老鄉的奧康,雖然沒倒閉,但日子也不好過。公開資料顯示,奧康國際主營男鞋業務,據2016年的年度報告顯示,營業收入同比去年下降了2.07%,雖在2017年有所回升,但幅度較小,從最新的2018年半年度報也可以看出,營業收入同比上半年度又下降了1.37個百分點。


男鞋與女鞋不同,款式要求等雖佔有一定比重,但也不能與女鞋相提並論。男鞋產業除受到電商的衝擊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運動鞋的影響。據智研諮詢網發佈的《2017-2023年中國運動服裝零售產業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中顯示,運動鞋品牌的營收在總體上有增長的態勢,市場佔比也有所增加,而運動鞋的消費男女比為6:4,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佔據了男士皮鞋產業的份額。

人均擁有21雙鞋,為何本土鞋企的日子卻越來越難過?

3、百麗老矣,退市謀出路

名噪一時的“一代鞋王”百麗也逃脫不掉退市的命運,巔峰時期的百麗曾有過“凡是女人路過的地方,都要有百麗”這樣的口號,但今非昔比,由於品牌老化加上消費市場升級等原因,最終導致了百麗在2017年7月迎來了退市的命運。百麗女鞋在我們的印象裡是“媽媽鞋”,推出的產品不能夠吸引年輕的消費者,品牌老化嚴重。其實細究它的消費群就沒有改變過,從前的年輕人,現在的媽媽們,但現在媽媽們的購買力市場佔比又怎可同日而語?


電商普及,消費者選擇的渠道更加豐富,選擇的空間也更為廣泛,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世界各地的商品,這使得門店銷售的大勢不在。在購買力一定的情況下,商品的購買被嚴重分流,業績下滑成必然。其實最關鍵的問題還在商品本身,百麗的品牌同質化嚴重,並沒有形成品牌自己獨特的風格。

人均擁有21雙鞋,為何本土鞋企的日子卻越來越難過?

4、如何打好翻身仗

傳統鞋業的發展就止步於此了嗎?該如何尋找出路,這是當下很多企業面對的境況。或許可以借鑑我國運動鞋產業的發展策略。在經歷了2012-2013年的調整後,運動鞋服市場進入了強勁的復甦期,各大運動鞋品牌憑藉功能性與時尚元素迅速重獲市場認可。


特步將品牌定位為“時尚運動”,成為《中國新說唱》節目的“官方指定運動品牌”;李寧2018年紐約時裝週走秀使“悟道系列”服裝成功的走進年輕人的視野;安踏收購FILA,2018年6月簽下王源為全新品牌代言人,開發高端運動時尚市場。

人均擁有21雙鞋,為何本土鞋企的日子卻越來越難過?

國內的各大運動品牌不約而同的瞄準了千禧一代,將運動產品時尚化,產品從“買得起”向“想要買”轉變,以時尚元素為切入點拉攏年輕的消費群體,豐富生產線,升級門店,走起國潮風。產品年輕化是大勢所趨,千禧一代們對於當下品牌難以產生持久的忠誠度,品牌崇拜早已弱化,追求個性的消費心理早已在主流消費人群中生根發芽。

所以怎樣找準他們的需求,刺激新的購買力成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希望“翻身”的傳統鞋企們應該朝著運動、時尚、年輕的方向努力,尋求新的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