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假日、負債百萬、歷經10年,他們成果登頂《科學》,創世界首個

日前,《科學》雜誌在線刊發一篇研究論文,顯示世界上首個六倍體小麥基因組圖譜完成。論文由國際小麥基因組測序聯盟協作完成,其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宋衛寧教授團隊,作為中國唯一參與並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的團隊,完成了其中7DL染色體物理圖譜構建及序列破譯工作。

沒有假日、負債百萬、歷經10年,他們成果登頂《科學》,創世界首個

為了實現獲得麵包小麥的高質量基因組序列願景,2005年開始,國際小麥基因組測序聯盟將普通小麥品系“中國春”的21條染色體進行了分離,並構建了相應的細菌人工染色體文庫,後續的物理圖譜構建、細菌人工染色體測序和序列的組裝與分析則由聯盟各成員分擔。

沒有假日、負債百萬、歷經10年,他們成果登頂《科學》,創世界首個

小麥7DL染色體物理圖譜構建及序列破譯工作是一個全新的探索,沒有經驗可循,僅7DL染色體的大小,就相等於整個水稻基因組。但物理圖譜構建及序列組裝、分析和破譯的工作量,要遠遠超過相應的水稻基因組。在此過程中,團隊成員基本沒有節假日、沒有寒暑假的概念,全力投入海量數據的測序和破譯工作,付出了極大代價,經費負數的時候,無奈向學校借了100多萬元,走錯了路重新再來的現象更是時有發生。但宋衛寧團隊頂住巨大的壓力,始終堅持不懈,先後爭取到國家“863”和其它項目的支持,沿著當初確定的目標持續發力。“十年磨一劍”,經過近10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完成了7DL染色體物理圖譜構建及序列破譯工作。

世界首個六倍體小麥基因組圖譜完成,可以說是獲得了研究小麥的一個密碼本,用新加坡《南華早報》的評價,此項工作標誌著征服了遺傳學的“珠穆朗瑪峰”,可以幫助科研人員更好地掌握小麥生長髮育的規律。這個研究工作是國際大協作的結晶,作者有200多人,隸屬20多個國家的70多個單位。宋衛寧團隊不但負責了7DL染色體的分析工作,還參與了小麥全基因組兩種不同物理圖譜分析結果的整合。因此宋衛寧教授的名字在這篇科學雜誌的論文作者名單中出現了兩次。

沒有假日、負債百萬、歷經10年,他們成果登頂《科學》,創世界首個

對於此次的科研突破,宋衛寧對西農有著太多的感激之情。早在2009年,學校就為宋衛寧團隊提供了500萬元科研經費,購買測序儀等大型實驗設備,建設小麥基因組學科研平臺,支持其團隊開展小麥7DL染色體物理圖譜構建工作。此外,學校合作交流處還積極組織團隊多次到國外參加相關學術會議,並邀請國際基因組學專家RudiAppels、Peter Langridge、羅明誠、張洪斌等來校交流,為張衛寧團隊與世界一流科學家一起探討、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未來,宋衛寧教授團隊將繼續開展序列分析工作,將小麥基因組的進化、序列與分子育種、遺傳育種結合起來,培育高產、抗旱、抗鹽、抗病蟲的小麥新品種,更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及人口膨脹帶來的食品短缺的挑戰,為小麥基因組改良工作奠定基礎。

歡迎大家選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深造,更多資訊請關注頭條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