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做爆品都賺錢,你卻賠的一塌糊塗?

單品爆款VS多種經營,哪個好?

開飯店,有人主張做單品,名曰爆品戰略。

也有人崇尚大而全,多種經營滿足顧客不同的需求。

而我經常給諮詢的朋友說,做減法,收縮產品線。

您會問了,到底哪種好啊,怎麼都覺得很有道理的樣子?

其實,這三種方法都好。

那怎麼用呢?

我說,看情況。

三種方法都沒錯,但要在不同的階段使用,往下看。

別人做爆品都賺錢,你卻賠的一塌糊塗?

第一階段:單品

初創階段,無論大點小店,在這個時期一定要定下明確的目標,就是單品打天下。

這個單品,不是說你店裡只能有一個品類,你菜單上只能有一個產品。而是你店裡一定要有一個拿得出手,站得住腳,能夠鎮店的單品。

比如湘菜其中的一位代表,辣椒炒肉。你開了一家湘菜館,就叫XX辣椒炒肉,那你就必須把辣椒炒肉這道菜作為鎮店之寶,從食材,口味等各方面把他做到極致。成為進店必點的菜品。其次才是其他輔助的菜品。

再比如你開了一家肉夾饃店,同樣,你的肉夾饃必須是拳頭產品,饃不酥肉不香,你還叫XX肉夾饃,不是自砸招牌呢嗎?

這個階段,用單品打造你的品牌,讓顧客更好的記住你,在這個小圈子裡面,讓顧客記住,吃肉夾饃就到你家,成為顧客的優選。

這就是做單品的思路,也就是人家說的爆品戰略。

別人做爆品都賺錢,你卻賠的一塌糊塗?

第二階段:多種經營滿足不同顧客

當你的單品做的很好,顧客盈門的時候,就可以考慮進入第二階段了。

因為你的“爆款”單品引來了很多流量,吃肉夾饃就要配涼皮,吃辣椒炒肉也得配個清淡爽口的素菜吧。

這時候就可以根據顧客喜好來增加調整“輔助”類的單品,同時再推陳出新,迎合大部分顧客的喜好,進行品類和口味的調整。

很多小店擴張做大,一般都是在這個階段才開始的。

別人做爆品都賺錢,你卻賠的一塌糊塗?

第三階段:收縮產品,降低成本

店逐漸做大,為了迎合顧客喜好,增加了一些單品,店裡的菜單越來越厚,品種也越來越多,這時候就會出現一個情況,有些菜品點單率很低,有些菜品的製作工藝較為繁瑣等等。後廚的負擔不斷加重,食材的浪費也越來越多。

這個時候,就必須做減法,去掉那些點單率低,無法貢獻利潤的菜品,不能讓他們拖後腿。減少品類,控制成本,保證利潤。

能夠到達這個階段,一家店基本上也達到了穩定。

別人做爆品都賺錢,你卻賠的一塌糊塗?

第四階段:單品打天下

怎麼又回到單品打天下了?

別慌,沒重複。

一般在經過前面三個階段之後,除了最初主打的單品,一般都會有推出的新單品,這部分也不乏“潛力股”,通過培養這部分“潛力股”可以再次進入一輪單品打天下的階段。

比如西貝的超級肉夾饃,就是更新迭代之後的一種嘗試。當然,新的嘗試可能會成功,也可能會失敗,這與最開始的第一步相同。

其實這一步,有兩種做法,一種是迴歸原點,回到自己最拿手的單品上,再次升級。

另一種就是再做一個新的單品,將它推爆,去延續這個品牌,例如西貝的超級肉夾饃。還有永輝的超級物種之類的做法,都屬於這種。

看到這裡,我想你應該也瞭解了這三種方法的使用了。

三種方法沒有對錯之分,也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在不同時期應用的不同策略。

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單品-組合-收縮-單品-往復循環。

順序可不能錯。在初期切忌去做組合,去做大而全,因為你的體量還無法支撐這麼多,小馬拉大車會很累,而且危險係數極高。

用一句最簡單的話來說,你連本職工作都沒做好呢,還要去幹別人的活,最後一定是啥都幹不成。

那句話咋說來著?

對,十八般武藝,樣樣稀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