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格外特殊的兩個縣,原名均爲單字升縣級市後以州爲名

保定,自古為戰略要地、軍事重鎮,宋時稱保州,元時改為保定,設保定府,寓“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有“冀北干城、都南屏翰”之稱。保定清時為直隸省會,建國初也曾兩次為河北省會,自古為河北重鎮,也是河北戶籍人口最多的城市,其轄5區、19縣(縣級市),是我國轄縣級單位最多的地級市。

保定格外特殊的兩個縣,原名均為單字升縣級市後以州為名

保定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其所轄縣越分越小,僅面積小於500平方公里的縣就有五個,所以保定儘管轄縣眾多面積卻不大。在保定19縣市中,有兩個縣格外特殊,其原名均為單字,升格為縣級市後開始以州為名,全都歷史悠久。

保定格外特殊的兩個縣,原名均為單字升縣級市後以州為名

定州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偏西、保定市南部,為河北省縣級市,由保定市代管,現在是河北省省直管市。定州歷史悠久,春秋時期管仲於此築城,後為中山國國都,西漢初置縣,當時稱盧奴縣,後為中山國(漢時封國)國都。南北朝時,後燕於此定都,改盧奴為弗違,國滅後仍稱盧奴,北魏時於此置安州,不僅改稱定州,定州自此設州。

保定格外特殊的兩個縣,原名均為單字升縣級市後以州為名

隋唐時期,定州為河北中部地區政治、經濟中心,曾管轄河北中南部大部,北宋時升定州為中山府,明初降中山府為定州,屬真定府,雍正年間,定州升為直隸州,民國初,定州降為定縣。建國後,曾與定縣設定縣專區,後屬保定,1986年定縣撤縣設縣級定州市。

保定格外特殊的兩個縣,原名均為單字升縣級市後以州為名

涿州市,位於河北省中部、保定市北部,與北京市相接,為河北省縣級市,由保定市代管。涿州,為京畿南大門,古為燕國涿邑,秦時置涿縣,為兩千多年古縣,西漢時於此置涿郡,三國時改稱范陽郡,唐初,涿縣改稱范陽縣,安史之亂後范陽郡稱幽州,但范陽縣未改名。

保定格外特殊的兩個縣,原名均為單字升縣級市後以州為名

明初,省范陽縣入涿州,屬北平府,永樂大帝遷都北京後後屬順天府,清時屬順天府西路廳。民國初,涿州廢州設縣城涿縣,建國後一直隸屬於保定,1986年撤縣設縣級涿州市。

保定格外特殊的兩個縣,原名均為單字升縣級市後以州為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