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警衛員是上將,部下是主席,被稱爲首長的首長,一生從不吃肉

此人警衛員是上將, 部下是主席, 被稱為首長的首長, 一生從不吃肉

他是一位功績卓越的將軍,在兇險的革命路途中,他堅定自己的信仰,為我軍的發展狀大做出了不起的貢獻,他的資歷很深,55年授銜時他被授予中將軍銜,但是當時有許多被授予上將的將軍都向他敬禮,稱他為“老領導”,那是因為他手下曾經許多優秀的軍事人才軍銜比他都高,他的警衛員被授予上將,還有一位後來還成為了國家主席,他就是李先念的老班長,陳錫聯、許世友等開國上將的老領導,被稱為首長中的首長開國將軍詹才芳。

此人警衛員是上將,部下是主席,被稱為首長的首長,一生從不吃肉

1907年,詹才芳出生於湖北的紅安(當時稱為黃安),他的童年生活屢遭坎坷,7歲時,母親因病無藥醫治去世,5年後父親詹仲祿和二姐死於野菜中毒,姐弟幾人相依為命,艱難的生活著,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他與弟弟給有錢人家放牛。

為了讓詹才芳有個好點的發展,17歲姐夫餘楚臣託付一個遠親餘義民,將詹才芳帶到湖北的武昌,在當地的一家飯館給他謀了一份差事,想不到的是,餘義民的舅舅是我黨元老董必武先生,通過外甥瞭解了詹才芳的情況,便讓詹才芳來他創辦的武漢中學當校工,在這裡詹才芳開始接觸進步思想,不久加入共青團。

此人警衛員是上將,部下是主席,被稱為首長的首長,一生從不吃肉

第二年詹才芳返回家鄉,組織農民運動,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此時他還是一個班長,當時起義部隊遭到敵人的強烈反擊,詹才芳所在起義部隊最後只剩下27個人還在堅持游擊戰鬥,部隊雖小但是後來出了許多有名的人,比如後來成為主席的李先念,當時他只是一個小戰士,所以李先念見到詹才芳稱他為老班長,後來詹才芳擔任這支小部隊的游擊隊長,帶領他們一直在木蘭山堅持鬥爭。

此人警衛員是上將,部下是主席,被稱為首長的首長,一生從不吃肉

慢慢許多人慕名而來參加游擊隊,不久來了一個13歲的少年,他就是後來的開國上將陳錫聯,當時他年齡太小,沒有同意他參加,陳錫聯就纏上游擊隊長詹才芳,最後終於如願以償。值得一提的是,在後來的在肅反運動中陳錫聯犯了不該犯的錯誤,詹才芳為了保護他將其任命為自己的貼身警衛員,他就這樣一直跟著詹才芳學習、鍛鍊,才有了後來的成就。此外當過詹才芳警衛員的還有他的鄰村老鄉王近山,都是一些了不起的人物。

此人警衛員是上將,部下是主席,被稱為首長的首長,一生從不吃肉

建國後授銜時,詹才芳的一些老部下,如許世友、陳錫聯、洪學智等都被評為上將,他們看到曾經的老領導被授予中將,都有些不好意思,所以授銜之後,他們都主動給詹才芳將領,這就有了上將給中將敬禮的奇特的一幕,這其實都內涵他們深深的戰友情。

而詹才芳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習慣,就是平生素食,紅軍時便有“齋公”之稱,建國後詹才芳將軍擔任廣州軍區副司令,當時時任軍區司令的吳克華將軍宣佈一條規定,“軍區大院不準養雞”,另外還補充一條“詹才芳副司令員例外”,因為他不吃肉,只吃雞蛋。

此人警衛員是上將,部下是主席,被稱為首長的首長,一生從不吃肉

90年代有一次,詹才芳將軍在北京醫院養病,很多開國元勳,詹將軍曾經的戰友都來看望他,但是據醫院的醫生護士回憶,他們對於詹將軍的稱呼都不同,徐向前稱之為“老戰友”,李先念稱之為“老班長”,陳錫聯、陳再道、秦基偉等將軍稱之為“老領導”。而有一次過節,詹才芳將軍讓秘書代替自己去看望陳錫聯將軍,陳錫聯將軍夫人知道後,讓警衛員給陳將軍說:“告訴首長,就說首長的首長派人來看首長了。”

詹才芳將軍戎馬半生,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巨大貢獻,建國後在幾個軍區擔任司令,後又歷任國防委員會委員、人大常委會委員、人大代表,將自己的餘生貢獻於新中國的壯大和發展,他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先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