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類剛需!教育行業規模超20000億,專任教師逾1600萬

從“孟母三遷”到“虎爸虎媽”,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很重視教育。隨著我國人均收入穩步增長,知識付費、移動教育等興起,人們對教育的熱情空前高漲,教育行業正迎來全面開花的黃金髮展期。

市場規模超20000億元

教育行業指的是知識傳遞過程中產生的經濟行為,早期主要限定在學歷教育,且以公立教育為主,不以營利為目的。

隨著近年來教育人群的擴大,受教育的人群從幼兒到老人全面覆蓋,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並行,同時國家政策對教育市場也逐步開放,教育行業正迎來全面開花的黃金髮展期。

根據中國產業調研網公佈的數據,截至2017年,我國教育培訓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20000億元,達到22000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12%,近5年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7%。

全人類剛需!教育行業規模超20000億,專任教師逾1600萬

中國教育市場規模(億元)及同比增速(%)(圖片來源:信達證券)

全國專任教師1626萬人

根據教育部《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7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1.38萬所,比上年增加2105所,增長0.41%;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2.70億人,比上年增加545.54萬人,增長2.06%;專任教師1626.89萬人,比上年增加48.72萬人,增長3.09%。

全人類剛需!教育行業規模超20000億,專任教師逾1600萬

教育公司掀上市熱潮

在此背景下,2018年之後,教育行業進入模式兌現期,資本對教育起到切實推動作用。

根據鯨媒體統計,2018年1-6月,教育行業一級市場總融資事件為270起,披露金額的事件總額約217億人民幣,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據不完全統計,二級市場共發生36起(擬)投資/併購事件,涉及金額385.57億人民幣。

與此同時,中國教育公司赴海外上市掀起了一股熱潮。據統計,僅今年,香港市場就已有21世紀、中國新華教育、澳洲成峰高教、天立教育、博駿教育、希望教育共6家教育機構成功IPO,並且還有9家已經交表。美國市場上,尚德機構、精銳教育、樸新教育和安博教育共4家教育機構成功登陸。

從上市的教育公司分佈看,港股市場上的教育公司以學歷教育為主,代表為中教控股、睿見教育、楓葉教育等;而美股市場上則以非學歷教育為主,多為K12課外教育輔導機構,如新東方、好未來、精銳教育等等。

資本市場對教育行業的持續看好,主要源於近年來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近年來教育改革的動作不斷,從《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民辦教育促進法新法》,再到《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一系列政策法規的頒佈彰顯了國家對教育行業的高度重視。

全人類剛需!教育行業規模超20000億,專任教師逾1600萬

與民辦教育相關的法規與政策(圖片來源:信達證券)

業內認為,隨著各項配套政策相繼出臺,我國教育將步入長期快速發展通道,教育產業資產證券化正在不斷加速。

二級市場表現萎靡

雖然一級市場裡的教育企業融資熱潮持續發酵,但是在今年全球資本市場萎靡的背景下,眾多教育上市公司的表現皆不盡如人意。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9月7日,今年以來A股市場上教育行業個股悉數下跌,*ST巴士(行情)跌幅高達79.24,開元股份(行情)、拓維信息(行情)跌幅逾40%。

全人類剛需!教育行業規模超20000億,專任教師逾1600萬

美股方面,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也不斷下挫。以教育巨頭新東方為例,公司股價自6月中旬以來不斷走低,跌幅超過30%,目前最新股價為70.74美元,總市值112億。

全人類剛需!教育行業規模超20000億,專任教師逾1600萬

另一教育巨頭好未來的股價走勢更加低迷,在經歷渾水做空後,又遭國內政策監管“緊箍咒”,公司市值持續縮水。截至9月7日,好未來最新股價26.89美元,市值約153美元,與今年6月初高點相比,股價下跌逾40%,市值縮水約10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680億元。

全人類剛需!教育行業規模超20000億,專任教師逾1600萬

教育創業者1/3來自北大

從教育創業者來看,在教育輔導行業Top 10中,新東方俞敏洪、好未來張邦鑫和白雲峰、中公教育創始人李永新均畢業於北京大學。

據決勝網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闕登峰預計,在教育行業裡的頂級公司的前100名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來自北大。

全人類剛需!教育行業規模超20000億,專任教師逾1600萬

教育行業全面開花

提起教育公司,人們總避不開對兩大巨頭新東方與好未來的討論。

目前在學科培訓領域,新東方與好未來(學而思)位於第一梯隊,屬於全國性龍頭;第二梯隊包括學大教育、龍文教育、昂立教育、精銳教育等區域性龍頭;第三梯隊主要是城市龍頭,包括巨人教育、高思教育、卓越教育、京翰教育等。

在好未來上市之前,好未來與新東方在公司體量、業務範圍、覆蓋城市等維度上,都不是一個量級。然而,2010年上市為好未來插上了資本的翅膀,僅用七年時間,好未來的市值首次超過新東方。此後,兩家公司"你追我趕",市值交替增長。

好未來與新東方都屬於K12課外培訓行業,而從整個教育行業看,其他各子行業同樣在高速發展,業內普遍看好教育產業長期前景,認為正迎來全面開花的黃金時期。

例如,光大證券指出,教育行業短中長期邏輯清晰,在教育行業的各個細分賽道中,未來資本市場將會出現總計數十家超百億市值的教育行業上市公司。1)短期邏輯:資產證券化不斷深化,海量社會資本湧入教育產業;2)中期邏輯:教育與科技深度融合,AI助力精準教學;3)長期邏輯:居民人口與教育投入不斷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