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越帶越黃?如何判斷翡翠的「變種」

前些日子,有翠友在後臺留言問三哥,說她買的翡翠鐲子戴了沒幾個月,結果淡綠色的底子上居然透出微微的黃色來了。去問商家,結果商家稱,這鐲子是黃翡,特別有收藏價值。

翡翠越帶越黃?如何判斷翡翠的“變種”

△發黃手鐲示意圖

三哥看了看圖,發現這哪裡是什麼黃翡呀,明顯是翡翠鐲子變種嘛!拿變種當黃翡來忽悠,這是欺負我們不懂翡翠嗎?!今天三哥就來好好說說,這翡翠變種和黃翡之間的區別。

一、變種?黃翡?沒那麼難區分

翡翠變種和黃翡顯然是2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想要區別它們倆,首先要清楚它們各自到底是什麼。


變種:這是翡翠自身的一種變化,但這種變化很討人嫌,因為它直接導致翡翠賣相變差,甚至掉價。

翡翠越帶越黃?如何判斷翡翠的“變種”

所謂的變種,就是翡翠在佩戴一段時間後,自身結構出現疏鬆、變幹,原本的水頭和光澤度也沒了,剩下發黃、發乾的翡翠。


黃翡:黃翡是翡翠家族的成員之一,翡翠的顏色很豐富,綠的、白的、紅的、黃的、紫的都有,黃翡是帶有黃綠色的翡翠。

翡翠越帶越黃?如何判斷翡翠的“變種”

大多數黃翡的質地偏松,通透度也不高,只有優質黃翡才會達到“色澤亮黃,顏色均勻,水頭足”的標準,這樣優質的黃翡數量很少,價值也很高。


兩者區別:

黃翡是天然形成的翡翠顏色,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產生變化;而翡翠變種是後期因為翡翠本身的原因+保養不當,最終形成的受損變化。

翡翠越帶越黃?如何判斷翡翠的“變種”

△變種的翡翠

也就是說,黃翡是天然形成的,如果翡翠上的黃從一開始就有,那還有可能是黃翡,如果是戴了一段時間出現的黃,那只有可能是翡翠發生了變種,千萬不要相信商家所謂“黃翡”的解釋。

二、說好的人養玉,為啥戴出變種了?

三哥曾經說過,長期佩戴是翡翠最好的保養方式,因為人體的油脂能溫養翡翠,讓翡翠越來越通透溫潤,為什麼這翡翠放在商家的櫃檯裡沒變種,買回來戴了沒多久反而變種了?說好的人養玉呢?

翡翠發生變種現象,通常不是單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更不是“人養玉”的道理不正確,問題出在這幾個地方:


(一)內因

翡翠本身種太嫩:我們都知道,變種幾乎都發生在種嫩的翡翠身上,為什麼呢?種老的翡翠結構緊密,質地穩定,當然更耐造;而種嫩的翡翠,本身結構就偏鬆散,自然更容易失了水頭,從而變黃變幹了。

翡翠越帶越黃?如何判斷翡翠的“變種”

△種嫩的翡翠更容易變種


(二)外因

1蠟衣包裹

翡翠在加工過程末尾,會有打蠟的步驟,這層蠟能對翡翠起到一個保護作用,同時會讓翡翠看起來更漂亮,有這層“蠟衣”的保護,就算是種嫩的翡翠,也能在一段時間裡保持不錯的賣相,這也是為什麼在商家櫃檯裡安然無恙的緣故。

翡翠越帶越黃?如何判斷翡翠的“變種”

而到了買家的手裡,這層蠟會隨著每天的佩戴而不斷脫落剝離,沒了“蠟衣”的保護,種嫩的翡翠當然會容易變種。

2保養不當

再好的翡翠,如果保養不當的話也是會毀在手裡的,剛戴的時候還處處留意著,時間稍微長一些,就全然忘了翡翠需要保養的事了:有些戴翡翠的時候磕磕碰碰,有些直接戴著跑高溫下……翡翠也是有小脾氣的,這樣對待它,自然不會對你有好“臉色”,於是乎,這變種就發生了。

翡翠越帶越黃?如何判斷翡翠的“變種”

3拋光粉打掩護

有時候,翡翠已經發生了變種,這樣發黃的翡翠賣相肯定不好,那怎麼辦呢?有些“聰明”的商家想到了一個辦法:給翡翠打點“粉底”,而這“粉底”,就是拋光粉。

翡翠越帶越黃?如何判斷翡翠的“變種”

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翡翠不是要拋光打蠟嗎?在拋光步驟完成後,用染色的拋光粉再拋光一次,然後省略清洗的步驟,讓拋光粉直接被蠟包裹在裡面,藉著拋光粉的“掩護”,原本發黃變種的地方自然看不到了。

翡翠越帶越黃?如何判斷翡翠的“變種”

但是時間一長,表面的蠟脫落了,拋光粉也會慢慢掉光,翡翠“卸了妝”,原型就暴露出來了。

三哥私語:

買翡翠是個技術活,戴翡翠同樣也是,除了給翡翠泡水之外,你們還有什麼保養翡翠的好辦法?留言告訴三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