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烈日炎炎「情緒中暑」莫忽視

專家提醒:烈日炎炎“情緒中暑”莫忽視

進入三伏天以來氣溫驟升,宜昌連發高溫橙色預警,因天熱中暑者也明顯增多。28日,記者從宜昌市急救中心獲悉,從7月17日至27日,已急救14例中暑患者,其中5人重度中暑。令人不解的是,除了室外中暑,有許多人卻是在室內中暑,更有許多人情緒中暑。

室外中暑以遊客、運動者為主

7月22日下午4時許,峽口風景區一名25歲女子暈倒摔跤,旁人趕忙撥打120,救護車迅速前往,經醫生檢查發現女子是輕度中暑,留觀治療;7月21日下午4時許,在環城南路江邊,一名20歲女子走著走著突然暈倒在地,好心人看見後上前詢問但喊不答應,立即撥打120,經診斷為輕度中暑,留觀治療;21日晚7時許,葛洲壩一籃球場,一名22歲男子突然倒地,經醫生檢查診斷為中度中暑,住院治療……

與前段時間相比,入伏後室外勞動者中暑明顯減少,如工地工人僅急救1例,而遊客、旅客、運動者及在外散步者中暑有所增多。從統計數據看,有的人是在景區中暑,有的是出車站中暑,有的是運動中暑,還有的是傍晚或晚上外出中暑。從患者年齡看,以20歲以上人群為主,50-75歲之間的患者最多。從性別看,男性明顯多於女性。從發病時間看,以下午4時-晚11時最多。

對此,醫生提醒,三伏天氣溫高,不管是遊客還是市民,烈日當空應儘量減少外出,如要外出要做好防曬工作,晚上也不能麻痺大意,注意防暑降溫。大熱天,市民鍛鍊一定要適度,不宜太劇烈運動,運動時要注意補水。飲食方面應傾向於清淡。中暑也有初期症狀,如出現口渴、頭暈、大量出汗、胸悶、心慌無力等情況。此時要脫離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用涼水擦身降溫,喝含鹽分的水或白開水。如若還不能緩解,就要及時撥打120呼救。

六旬婆婆室內中暑引發腦梗

採訪中,記者發現,除了室外中暑,更有部分市民是室內中暑。7月25日下午6時許,桔城路一小區內就有一名68歲婆婆噁心嘔吐,老伴疑為其中暑撥打了120,救護車到場後將其接回醫院治療,經檢查診斷為中暑引起腦梗塞,需住院治療。其老伴介紹,當時家中開了空調,婆婆正在做家務突然發病,可能勞累加上流汗引起中暑。

無獨有偶,枝江一名64歲男子也是在家熱的中暑,於7月19日下午前往宜昌市一醫院求醫,因病情較重直接進入重症醫學科治療。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萬鵬博士介紹,檢查發現患者肝、腎、心臟功能不全,還有肌肉溶解症狀,診斷為重度中暑。

隨後,記者也在濱江公園採訪了10多位市民,所有人都知道在酷熱天氣下容易導致中暑,但對室內中暑知曉的人很少。市民們多認為,在家中可以吹風扇、開空調,一般不會中暑。“除了室外中暑,其實室內如果防暑不當也會引起中暑。”急診科醫生們表示,在出診時發現,室內中暑的老人多數都緊閉門窗,雖然有的開著電扇,但房間高溫不通風,加上喝水少出汗多,人體水分蒸發快,很容易發生體溫過高而中暑。同時,有些老人一間房內開了空調,但別的房間都很熱,進進出出溫差大,身體不適應也很容易中暑暈倒。

對此,醫生們建議,防中暑室內外同樣重要。老人們在室內也要儘量開空調或電扇,同時注意通風換氣,多喝水,空調溫度不能過低,不要頻繁進出。

天熱心火上升適當情緒“降溫”

“天熱除了對生理中暑要高度重視外,更要防情緒中暑。”醫生介紹,入伏後車禍、鈍器傷、輕生患者有所增多,與天熱不無關係。高溫或悶熱天氣,人會表現出情緒煩躁、思維紊亂、愛發脾氣、行為失控等,有些市民明明平時脾氣溫和,可最近也因天熱心火上升,面對小矛盾,也更容易一時衝動而發生口角。

對此,醫生也建議市民,天熱後在注意降溫防暑的同時,也要注意調整心情降心火,開車、步行都彆著急,高空作業時儘量小心,遇事儘量避讓,以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傷。因瑣事發生口角,各退一步多換位思考。而當情緒變得焦躁、煩悶或遇到矛盾時,要學會適當給情緒“降溫”。可以向朋友表達,不要一個人關在封閉的環境中,應及時找親密的朋友傾訴煩惱。(通訊員 張東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