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妖怪在日本能百鬼夜行,可日本70%的鬼怪都起源於中國啊!

為什麼妖怪在日本能百鬼夜行,可日本70%的鬼怪都起源於中國啊!

中元節,一個差點被歷史遺忘的中國傳統節日,據說有水的地方都在放河燈,我的家鄉沒有大河,況且估計紙船中點上明燈終究不安全。還是兩刀道黃紙,一束鮮花,傳統而又實在。

同樣是鬼節,西方萬聖節在中國火爆異常,而我們自己的中元節卻漸被遺忘。

中華文明五千年,鬼文化貫穿整個歷史。但我們卻沒有日本《百鬼夜行》這樣系統的鬼怪圖鑑,要知道,日本70%的鬼怪都起源於中國啊!

在國人的神話世界裡,神仙與妖怪往往勢不兩立,而在日本人的神話世界,更多的則是魔怪同流。

為什麼妖怪在日本能百鬼夜行,可日本70%的鬼怪都起源於中國啊!

先說說我國上古傳說中的姑獲鳥,這種九頭鳥身的妖怪,是怨婦的化身,往往在夜間抱走人類的孩子,而日本神話中,姑獲鳥卻有撫育孤兒的現象,可見,同類妖怪在不同的地緣文化中,有著不同的存在意義。

九尾狐,我國古代民間傳說中的生物,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的《山海經》,作為與王母一同出現的神獸,是祥瑞與子孫興旺的象徵。而傳至日本後,具備了新的面貌,頻繁地在善惡之間轉化。

再如天狗,原是來自《山海經》中的犬怪,傳到日本後,漸漸和佛教中的天魔、道教中的山神等結合起來,融合成為現代的形象。

其實,日本文化廣泛受漢文化影響,所以很多妖怪都起源於中國,《山海經》是中國歷史最悠久、內容最豐富的妖怪大全,很多在日本成名的妖怪,姑獲鳥、河童等,都是來自於此。

為什麼妖怪在日本能百鬼夜行,可日本70%的鬼怪都起源於中國啊!

《山海經》大體成書於漢代早期,是中國志怪古籍,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全書現存18篇,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日本學者伊藤清司所著的《中的鬼神世界》一書,認為古人存在著內部世界與外部世界的分野,內部世界是人們熟悉的日常世界,外部世界是陌生的怪誕世界,也就是流行於世的妖怪傳說,其中就有姑獲鳥以及河童這兩個著名的妖怪。

中國的妖怪文化並不流行,古代文學作品也偏向“現實主義”風格,妖怪經常是配角。到了現代,隨著科學觀念深入人心,科學技術推陳出新,妖怪文化更被限制了發展。

作為我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西遊記》從孫悟空出世,到唐僧師徒歷經八十一難,赴西天求得真經,可謂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創作品,而即使是作為反叛偶像的英雄——孫悟空,最終也不得不拜倒在無邊的佛法之下。

為什麼妖怪在日本能百鬼夜行,可日本70%的鬼怪都起源於中國啊!

《聊齋志異》在以妖寫人方面也不落其後,所描繪的鬼狐花妖,社會性與自然性高度統一,寫得狐有狐形、鬼有鬼態,苗生、葛巾、素秋、嬰寧…… 無不顯得意趣盎然。難怪王士禎說:“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

現在,有人在妖怪文化方面做大膽嘗試,但《大聖歸來》、《捉妖記》都沒有掀起風潮,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沒有好的故事體系和內容。

《大聖歸來》講述了五行山下沉寂五百年的孫悟空,被兒時的唐僧——江流兒誤打誤撞解除封印,在相互陪伴的冒險之旅中找回初心,完成自我救贖的故事。影片的世界觀架構於《西遊記》原著,進行了新的拓展和演繹,但最終未能脫離傳統神話範疇。

《捉妖記》則講述了在人妖混雜的世界裡,懷有即將降世的小妖王的天蔭,與降妖天師小嵐如何面對各種妖怪,以及他們與小妖王之間的感情糾葛,他們的命運無疑是牽動人心的,但妖怪世界的架構方面過於單薄,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為什麼妖怪在日本能百鬼夜行,可日本70%的鬼怪都起源於中國啊!

講述中國傳統妖怪的小說《妖怪客棧》,內容來自於《山海經》,是東方文化幻想小說的開創之作,作者楊翠在書中提到了許多我們一知半解、卻非常有趣的妖怪。

民間常有“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的說法,龍王的第九子螭吻,原形是龍身鯉魚尾的大妖怪,善於呼風喚雨的他,性格放蕩不羈,作為“妖怪客棧”小老闆李知宵的法術師父,一直默默保護著客棧,可謂深藏不露的幕後英雄。

傳說中的另一個大能,就是姑獲鳥的首領——十九星。雖然外界對姑獲鳥有諸多不堪的傳言,但在小說中,法力無邊,能變幻成五彩大鳥的十九星,愛著自己的養子沈碧波,也愛著姑獲鳥的棲息地羽佑鄉。在被誤解和被攻擊時,十九星會如何取捨,答案就在《妖怪客棧》中,等待我們的揭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