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凱鋒:美國如果攻打伊朗,唯一的選擇是科索沃模式

關於美國要打伊朗的話題,一直追看龍凱鋒評論的朋友,肯定還記得。從2006年起,我就撰寫了很多有關美國和伊朗的文章,到2008年之後,我就很少寫美國要打伊朗的文章。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判斷,美國的大中東計劃的第二步就是攻打伊朗。但是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後,美國的霸權力量到了頂點後日趨衰落,我判斷美國很難打伊朗了,因為美國大中東計劃已經失敗,所以就不再寫美國打伊朗方面的評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搜索:龍凱鋒時評或者從龍凱鋒新浪博客的最早文章看起,會系統看我對美國攻打伊朗的評論。

龍凱鋒:美國如果攻打伊朗,唯一的選擇是科索沃模式

如今,美國要攻打伊朗的話題,又成為世界的熱點話題。為此,我們思考下,美國要打伊朗,勝算如何?要評論美國攻打伊朗的勝算如何?可以把這個問題分為三個方面來思考:一是當前的國際形勢及中東的形勢。二是美國攻打伊朗的戰略目的是什麼?三是美國攻打伊朗的勝算如何?

一、當前的國際形勢及中東的形勢。

當前的國際形勢,是美國一超獨霸日趨衰落,世界日益呈現多極的格局態勢。當然多極格局,可能也只是暫時的,世界最終還是出現兩極集團態勢,形成新的世界平衡,以相互制約。我估計多極格局,可能出現在20年左右。冷戰結束,美國一超獨霸的格局到2008年,也就是20來年,真應了中國一句俗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美國自一超獨霸時期打了五場戰爭,一是科索沃戰爭。二是阿富汗戰爭。三是伊拉克戰爭。四是利比亞戰爭。五是敘利亞戰爭。據說這五場戰爭花了14.5萬億美元的銀子,這個數據是馬雲老師在演講中提供的,不知道真實與否。也意味著如果美國要打伊朗,那就是六場戰爭。試問,在日益衰落失去一超獨霸地位的美國,如果打了伊朗戰爭,會更衰落,還是會翻盤重新崛起?這是我們為美國決策者思考的第一個重大問題。如果美國打伊朗,能夠有助於恢復一超獨霸的地位,倒是可以打;如果打伊朗使美國衰落更快,那麼美國只有和伊朗談判。

我們再看中東的形勢,二戰後,中東大致經歷了三個時期:一是美蘇爭霸時期。此期間,爆發了五次中東戰爭和兩伊戰爭。為什麼爆發這麼多戰爭,道理很簡單,那就是美蘇利用阿以矛盾、兩伊矛盾,打代理人戰爭。二是美國獨霸時期。蘇聯崩潰,美國開始大舉進攻中東,通過海灣戰爭,殺伊拉克以立威,奠定了美國一超獨霸的地位。此後,中東遜尼派各國紛紛向美投降,惟有伊朗-敘利亞等什葉派與美國保持距離,也成為美國的肉中釘、眼中刺。三是中東多極格局時期。美國為了征服什葉派,迫使什葉派國家投降,開始發起敘利亞戰爭。因為敘利亞戰爭,為中俄歐提供了介入中東的機會。於是中東出現了多極的格局。

從目前的情況看,美國發起的敘利亞戰爭是失敗的,這也意味著美國征服中東什葉派國家的戰略面臨失敗。敘利亞戰爭都失敗,難道美國打伊朗就有把握?這就值得我們去思考了和質問了!

龍凱鋒:美國如果攻打伊朗,唯一的選擇是科索沃模式

二、美國攻打伊朗的戰略目的是什麼?

美國提出大中東計劃的目的,是構建中東絕對的霸權,以此來奠定美國一超獨霸的持久霸權。因為中東是歐亞非的中心,戰略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美軍駐紮在中東可以控制歐亞非三大洲。同時中東是世界的能源倉庫,石油和天然氣佔世界的60%,控制中東意味著控制了工業國家的能源血液,中東也是美元之錨,這是美元成為世界貨幣的基礎。所以,大中東計劃成功與否,直接決定美國的全球大戰略的成敗,直接決定美元的世界地位,直接決定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於是,我們也就明白了,為什麼美國一定要攻打伊朗,因為這是美國大中東計劃的第二步。

但是,龍凱鋒2008年就判斷:美國的大中東計劃已經失敗。失敗的原因在於三個方面:一是美國大中東計劃靠單純的軍事霸權模式,根本無法持久,伊拉克重建失敗,就說明了這點。這個計劃從開始就註定了失敗的命運,因為這是十字軍東征計劃。二是美軍的侵略性質和軍隊霸權性質,無法執行大中東計劃,這是執行層面的必然失敗原因。三是美軍勞師遠襲,深入歐亞腹地,註定了美國難以成功。

美國要攻打伊朗,有三種戰爭模式:一是伊拉克模式。通過戰爭達到佔領伊朗的目的,目前看這基本不可能。因為美國的伊拉克戰爭是失敗的,敘利亞戰爭也是失敗的,都沒有達到完全佔領的目的,這意味著佔領伊朗,註定是失敗的。二是敘利亞模式,通過扶持伊朗的反對派,達到使伊朗內戰的目的。第三是科索沃戰爭模式,通過高科技武器立威,打擊伊朗,迫使伊朗妥協,放棄反美的意志。

龍凱鋒:美國如果攻打伊朗,唯一的選擇是科索沃模式

三、美國攻打伊朗的勝算如何?

美國佔領伊朗的模式基本可以排除,因為這個坑太大了,美國不可能成功,而只會加速美國霸權的崩潰。那麼就只有兩種戰爭模式可供選擇:一是敘利亞模式。二是科索沃戰爭模式。

敘利亞戰爭模式,在龍凱鋒看來也是很難實施的。理由有三:一是美國在敘利亞戰爭中已經失敗,意味著敘利亞模式的失敗。既然在敘利亞通過內戰模式都失敗了,難道在伊朗就能成功?二是伊朗無論是軍力,還是國內的政權模式,都比敘利亞強大得多,恐怕美國在伊朗都難扶持反對派武裝力量,找不到推翻伊朗政權的著力點。三是伊朗靠近中俄,靠近上合,能獲得比敘利亞更有力的戰略支援。所以,在龍凱鋒看來,美國想在伊朗實行敘利亞戰爭模式,基本不可能。

那麼,美國攻打伊朗的模式,惟有科索沃模式,即通過大規模的空襲來精確打擊伊朗的重要目標,達到遏制伊朗中東影響力的目的,甚至迫使伊朗在敘利亞的力量回撤,以減弱以色列面臨的軍事壓力。但是,美國一旦用科索沃模式打擊伊朗,將面臨著三大風險:一是與伊朗徹底結仇,可能遭到伊朗的強烈報復。伊朗的彈道導彈可以威脅美軍的中東基地和以色列本土,伊朗具有控制霍爾木茲海峽的軍事能力。二是美國將要耗費大量的軍費,用於對伊朗的軍事攻擊,這對美國的經濟來說,是否承受得住?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三是戰爭可能持久化,美軍可能又被陷入新的泥坑,大大制約美軍的全球機動作戰能力,無力應對中俄歐日可能發起的新的挑戰。比如俄羅斯可能展開對烏克蘭的行動,中國可能趁機收臺廢除美國島鏈戰略,歐盟可能趁機挖美元的牆腳,而日本可能乘機動員民眾驅逐美軍擺脫美國控制。

所以,美國攻打伊朗的模式,只能是科索沃模式,而科索沃模式的結果,也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因為美國攻打伊朗,而給中俄光明正大地駐軍伊朗,幫助伊朗維護國家安全,如果那樣的話,美國豈不虧得更大?

以上是龍凱鋒一家之言,我們老百姓註定是左右不了美國的決策,也就是閒來無事,談談個人的一點看法,作為茶前飯後的一點談資,不當的地方請朋友們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