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蔬菜家庭常備,農村都會種,白露前種收成最好

農村中,雖然房子比不上城裡氣派,但是在庭院裡都有有一個“後花園”。這個後花園裡種了一些蔬菜,我們家的“後花園”裡種了韭菜,小蔥,還有生菜,豆角,還有兩棵冬棗樹,這樣一年都頭都能吃上自己種的蔬菜了。

其實農村中最常見的就是種小蔥了,因為日常做飯時,大家都會習慣性地用小蔥來提鮮。趕巧今年休假回老家時,就問了一下農村老人應該怎麼樣種小蔥。

這種蔬菜家庭常備,農村都會種,白露前種收成最好

第一種方法就是偷懶的方法,一般在春天的時候,也就是3到4月的時候,那時候集市上就會有人賣蔥苗,一般買回家來把上面的蔥葉掐下來要麼拌豆腐吃,要麼摸醤吃,我們那裡有句話叫“大蔥抹醬,越吃越香”。剩下的根部就用土埋好。差不多過個一週左右就會有新的蔥苗長出來,平常想吃的時候就可以掐著吃,不把根拔出來。到了秋後的時候可以把蔥根挖出來,因為太老了,這時候的蔥白就可以用來炒粉皮,味道一流。

這種蔬菜家庭常備,農村都會種,白露前種收成最好

還有一種辦法就更專業化。種植時間會挑在白露前後種植,有經驗的老農更是會在白露前種植。小蔥對土地是黏土還是沙土沒有要求,它對土地的酸鹼度也沒啥要求,那些土地偏酸或者偏鹼的土地可以用來種植小蔥,不過老農還是會選一些排水好,土壤肥沃的土壤來種,這樣產量也更有保障。

這種蔬菜家庭常備,農村都會種,白露前種收成最好

選擇好地以後要翻曬土壤,基肥最好用農家肥,或者鋪一些腐爛的樹葉,也可也撒一些複合肥。之後把蔥的種子均勻的撒在地裡再均勻的撒上一層薄薄的土,未萌芽的時候要保證地裡的溼潤,要經常灑水,少量多次,如果水分過多會讓種子腐爛。小蔥的出苗期一般比較長,需要兩到三週,出苗一週以後可以根據疏密程度來梳苗。剩下的時間就是一個漫長的田間管理時間,也要及時觀察病蟲害情況,如果發現蔥末發黃要及時碰灑農藥,一般來說要到明年三月份左右的時候就可以吃了。

這種量產的方法,一般是我們這邊規模種植的農民朋友才會這樣做。當然如果是想要秋後的時候收那些蔥白,那三月份的時候可以梳苗留下足夠的生長空間,那樣秋天的時候就會有又粗又長的蔥啦。

種小蔥並不麻煩,如果真的喜歡,就得抓緊時間動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