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可以進入杭州經典樓盤名錄的超級大盤

我們穿越下,回到1999年。

1998年剛剛過去,真正的商品房市場剛剛起步,大多數房產商還沒從結束福利分房的後續效應中醒過神來。

從房價的角度看,那時的杭州與上海,並沒有鮮明的城市等級之分,都在商品房的起步道路上摸索著,房價絕對值也旗鼓相當。

當時的典型房企,現在已經消失了一大半了;而現在留下來的典型房企,或多或少都在那個時代有所貢獻。

杭州和上海,都有這樣的房企。在它們身上,我們都能看到異常醒目的經典樓盤,在當年改變了商品房的固有形象。

1999年的上海經典樓盤是位於浦東的仁恆·濱江園,當時的浦東,金茂大廈才剛建成,還想象不出今天陸家嘴的璀璨天際線。而那一年的仁恆·濱江園,已經在做大圍合,全精裝,酒店入戶大堂,雙會所,風雨連廊……

現在再去看濱江園,在浦東一片的新豪宅裡仍然款款而立,甚至,沒有一戶陽臺是封起來的。

1999年的杭州經典樓盤則是城西的綠城·桂花城,當時的城西,還是村野之地。4-5層的低層公寓,3萬方的大草地,四坡頂、八角窗、大陽臺……可以說,如果沒有桂花城,杭州的房子不會那麼美。

這是一個可以進入杭州經典樓盤名錄的超級大盤


在1999年,它們都是不被理解的,連同行們都理解不了,為什麼仁恆·濱江園要做全精裝,為什麼桂花城要開闢出一塊3萬方的大草地。

它們,都沒有受太多「功利心」的捆綁。

仁恆這家房企,大概是杭州盼得最久的一家。於上海而言,仁恆兩個字,是高品質住宅的代名詞。於杭州而言,只有仁恆來了,杭州高品質住宅的那三分之一缺口才給補完整了。

於仁恆而言,你們怎麼看,都與我無關;市場怎麼變,也與我無關。無論樓市溫度幾何,我只堅持做我心目中的好房子。

有一個數字,應該是其他房企望塵莫及的,仁恆25年來,沒有做過一套毛坯房。

你仍可以說精裝修不好,但對一家房產商來說,多做多錯。現在看起來精裝修是普遍行為,也是大勢所趨,難的是25年前就開始了,而且25年來一直沒動搖過。做精裝修,社區的公共界面可以更美,居住感受可以更好。

住宅進化到如今的階段,面子上,不去細究的話說不定看不出什麼分別,學起來也容易。只不過,石材的色差控制有好與不好,鋁板的拼接上有粗暴與細膩。而裡子上,反正購房者也不會問,能少做就少做。

仁恆的工程體系,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就像看一幅名畫,如果沒人講解,不瞭解它的創作者、創作年代,你可能看不出它出名在哪裡。


這是一個可以進入杭州經典樓盤名錄的超級大盤


☝仁恆的部分隱蔽工程體系

我們在樣板房裡總能看到一些品牌的堆砌,比如,銷售員會告訴你廚房電器用的是嘉格納,衛浴用的勞芬,花灑用的是漢斯格雅,之類的。對,知道這些,就足以勾起你的興趣了。

仁恆會多裝一個加壓閥。有什麼作用呢,高層樓盤難免會碰到水壓不穩或不夠的時候,你用漢斯格雅的花灑正在洗澡,水壓卻是不夠的,這種體驗應該可以改進一下吧。這只是其中極小的一個標準動作。

你進小區大門時,心情好估計會跟崗亭裡的保安say hi,心情不好自己刷了門禁就進去了。保安們,可能是站在一頂大傘之下,可能坐在大傘旁三四平方的逼仄空間裡。

仁恆的小區入口,場景會不一樣一些,他們在小區入口處,會設一座迎賓樓。仁恆的人說:

「這是城市與家的中轉站,迎來送往,皆有屋簷。」


這是一個可以進入杭州經典樓盤名錄的超級大盤


☝前灣國際社區迎賓樓效果圖


每一個樓盤,在日光下可能是獨一無二的;在月光下,估計就分不清誰是誰了。仁恆會精心設計樓盤的泛光系統,設計出恰到好處的光,既不打攪業主的夜間休憩,又可以讓業主在回家路上遠遠地就能看見自己的小區——它在黑夜裡泛著優雅的光,讓你從一堆樓盤中迅速就找到家之所在。


這是一個可以進入杭州經典樓盤名錄的超級大盤


☝仁恆社區的屋頂泛光系統


於是,有幾個數字會嚇你一跳:仁恆老業主的復購率達到30%,老帶新的比例帶到50%。要收穫業主們的口碑,不僅要靠漂亮的立面、精緻的景觀、體貼的物業,還需要生活中的點滴美好體驗。

總結成一句話,大概就是做產品的時候要拋開「功利」兩個字,把你看得到的、看不到的都給想到了。

這就是仁恆,剛來杭州不久的仁恆。在杭州落地的第一個項目,在杭州的錢塘江南岸,亞運村的東面,有個聽起來就激情澎湃的名字,叫「前灣國際社區」。


這是一個可以進入杭州經典樓盤名錄的超級大盤


☝前灣國際社區效果圖


跟仁恆一起攜手的,是另一家不那麼「功利」的房企——香港置地,一家有著129年開發歷史的房產商。

到過香港的中環,肯定踩上過香港置地的物業,背景就不用多說了,反正它是中環最大的業主。香港置地的母公司,是怡和集團,在全球大約有44萬名員工,業務遍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香港置地有多厲害跟我們沒多大關係,但它秉承的價值觀跟我們太有關係了。

有兩個很有意思的故事,聽一聽,你就明白了。

香港置地在北京開發了一個綜合體項目,叫王府中環。聽名字,就很厲害,北京最繁華的王府井,和香港市值最高的中環,手拉著手。果不其然,看看進駐的品牌、經營的業態,是很厲害。

更厲害的是,王府中環在建築群的西側,打造了一片大型的開放式區域,一片綠地加一排四合院。因為這裡,曾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兄弟溥倫和溥侗兩位貝勒爺的府邸,如今正在復建中。


這是一個可以進入杭州經典樓盤名錄的超級大盤


☝王府中環西側一隅


在重慶,香港置地也有一個綜合體項目,叫長嘉匯購物公園。沒有玩簡單的複製,請了法國的設計大師保羅·安德魯做總規劃師,如今儼然已經是重慶的地標。

在廣場的原址上,重現了100多年前重慶通商開埠的海關石,旁邊是國家級歷史文物建築——法國水師兵營;屋頂鑲了數只美麗的白鹿,每一隻都代表了長嘉匯所在地的歷史典故。

或者說跟王府中環一樣,是原址復建。在復建的老街裡,重現了重慶「一街兩埠四院十景」的老街舊景,通過一條老街、一座時尚坊、一個濱江廣場,打造獨特的重慶城市印記,開業三天就是55萬的客流量。

嗯,這個購物公園裡的彈子石老街,已經變成國家4A級景區了。

在香港置地的眼裡,這些,才是獨特的長期價值吧。這些價值,看的不是短期利益,近現代建築只有更好地利用,才是對它們最好的保護。


這是一個可以進入杭州經典樓盤名錄的超級大盤


☝香港置地堅持的價值觀

仁恆和香港置地,這兩家都不怎麼「功利」的房企,有過很多碰撞,這一回的碰撞,在杭州的「前灣國際社區」。

我們大概已經知道了,「前灣國際社區」所在的這片土地,打一亮相就不一樣。英國來的惠靈頓學校選在這兒,同樣也是英國來的英慈國際醫院也將在此落地,在住宅和商業配套上,仁恆和香港置地還將繼續投入它們的大手筆。

這片江南岸的「留白」之地,比較幸運。這20來年的商品房開發史,所有的經驗總結都在這裡匯聚。造城之始,各項投入已經先行,地鐵、學校、商業等等,都要跑在前頭。

我們先不看將來,看現在。

除了民辦的、普通人遙不可及的惠靈頓杭州校區,仁恆正在建設一座小學——杭師大蕭山科技城小學。學校上下學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堵車,交警叔叔們還要特別加強警力開闢出接送區

而這所學校不一樣,接送小孩的地方不在馬路上,而是在學校的下沉式庭院裡——開挖了超大的地下車庫,讓家長們的汽車直接進入地庫,然後在下沉式庭院等候自家的孩子。

不干擾公共秩序,也讓家長學生們不受風吹雨打的考驗,當然,更主要的是,這預示著將來。現在這裡是大刀闊斧的建設,今後呢?越繁華的地方,越需要這樣的地下中庭。

在一期住宅的邊上,仁恆和香港置地即將動工一個鄰里之家。說簡單點,它是業主們生活的延伸,有運動會所,有高端超市,有餐飲體驗,相當於一座家門口的綜合體。

乍看一眼效果圖,可能會對那條大鯨魚印象深刻,像圖騰一樣,預示著蕭山科技城蘊含的力量。很美,很震撼。


這是一個可以進入杭州經典樓盤名錄的超級大盤


☝前灣國際社區鄰里之家效果圖


我們還該留意到,有一條連廊,這頭是前灣國際社區的住宅,那頭是鄰里之家。在香港中環穿梭的時候,我們的腳可能都不需要著地,懸在半空的連廊四通八達。今後前灣的業主也一樣,想去吃個飯遊個泳逛個超市,只需要穿過這條設有專屬門禁的空中連廊。


這是一個可以進入杭州經典樓盤名錄的超級大盤


☝一座酷酷的空中連廊

光有鄰里之家怎麼夠呢,「前灣國際社區」還規劃好了一個約12萬方的綜合體,充滿想象力、又有情懷的香港置地會怎麼著手打造呢?應該會跟北京、重慶的一樣,讓人很驚喜吧。

整個「前灣國際社區」,是一座超百萬方的立體城市。很慶幸,它遇到的是兩家不那麼「功利」的房企,仁恆與香港置地在它身上花下的心思,不是一筆一墨描寫得清的。這些,都還只是這兩家房企的冰山一角。

我們買房子,也該如此。長期價值,更有意義。

「功利」當然也不是問題,但是,若不曾用功,何來利?

過十年,我們回頭看,如今的「前灣國際社區」,應該是可以收錄進杭州經典樓盤名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