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智能重构创作力 创意产业弯道超车

【记者邱登科】

一场题为“科技智能如何重构创作力”的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广州美术学院举行。记者在研讨会了解到,目前人工智能、生物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纳米技术、4D智能打印、量子科技等高科技在快速发展。伴随每一次的科学技术革新,艺术设计都会迎来重要变化,这些即将到来的高新科技对人类艺术创作力已经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开始延伸到动漫、电影、设计等相关创意产业。

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动漫行业协会及各大美术与艺术学院等政界、业界和学界代表过百人参与。会议同时举行美国罗格斯大学谭力勤教授《奇点艺术》新书发布会。

谭力勤表示,将奇点概念导入我国创意产业,是他多年的夙愿。他希望通过奇点科技和奇点艺术的导入,让未来美、科技美、机械美充分呈现在国人面前,让基于奇点概念的创意产业在未来学的引领下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

谭力勤认为,在强智能时代来临之际,高校教学需注重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引导学生转向“未来指导现在”和“指数”思维方式。他还强调,科技智能将全方面地重构艺术理念美学、艺术家生物智能架构、生物和非生物的深度创造力。并提出了许多令人思考及富有极强挑战性的问题。这些领域,正是《奇点艺术》一书所关注的焦点。

来自业界的人士认为,基于奇点科技的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尚处于起步阶段。可以预见,奇点观念将对以动漫、电影、设计等领域产生革命性影响。对于我国业界而言,尽快导入奇点科技进入相关创意产业领域,将有助于我国实现弯道超车。

谭力勤介绍,奇点艺术研究是建立在当今世界前沿科学、未来学、奇点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未来艺术在科技奇点冲击下的演变进行论证、思考和预测。其研究将从科技奇点发展的角度,深入探讨和分析未来艺术和科学之间的深切关联,演绎并大胆预测了未来奇点艺术创作的概念、思维、造型、种类、材料、史论和教育的发展趋势。其研究特色是颠覆性的,在当今创意产业领域中,诸如艺术、设计、动画、电影和科幻文学都将具有重要的启示性。

金属像皮肤一样产生动态

谭力勤介绍,采用热双金属智能材料,能够实现自动遮蔽太阳光和通风,就像人类皮肤一样产生动态和反响。美国韩裔建筑师Doris Kim Sung 使用这种材料在美国洛杉矶创作了智能架构装置——“盛开建筑”(Bloom)(见图1)。

科技智能重构创作力 创意产业弯道超车

图1:智能架构装置——“盛开建筑”

记者了解到,“盛开建筑”是非生物材料中植物学行为的仿生智能架构装置,外形上像一个20英尺高的露天亭子,其闪闪发光的双金属带——复合皮肤设计成随温度变化而变形。此装置的14000片双层热金属片中,每层都具有不同的膨胀率层,它们被压在一起。当温度升高时,金属片卷曲;当它变冷时,板材变平。虽然双金属转化是基于与生物学无关的物理效应,但这种现象类似于植物对太阳能的反应行为。(有些植物具有周期性的昼夜节律效应和变化运动,例如,醡浆草叶或天鹅绒叶在白天开放,在晚上闭合),表现出光与温度的变化效应。艺术家Sung认为,建筑物应适应人类的信念,而不是居住者去适应建筑物。她认为植物通常能对变化的环境的刺激做出积极反应,在构架上加入双金属片就如植物反应现象一样,能让人们信服、理解和应用,同时这也表示智能结构未来充满希望。

机器人能写会画

据介绍,美国南加利福利亚(USC)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沈为民教授设计出一款像乐高模块那样互相交换随意拼接的小立方模块——多形态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每一个小方块都能按任意想象的配置组合自己。例如,这个机器人碰到一面墙,它会首先找到一个洞,然后把自己拆开,每一块在智能指引下穿过洞去,在墙的另一面重新组合起来。如果这种方块能在不久的未来缩小到纳米尺寸,那它将穿过大多数物质甚至人体。这种多模块机器人能把电影《超能陆战队》中天才儿童小宏的微型机器人组合变为现实。

奥地利艺术家亚历克斯·基斯林借机器人进行了一场远程作画尝试。他在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和柏林各安装了一直机械手臂,通过传感器来完全模仿自己在维也纳的作画行为,然后实时画出一幅一模一样的作品(见图2)。

科技智能重构创作力 创意产业弯道超车

图2:奥地利艺术家借机器人进行了一场远程作画尝试

这一过程也提供在线播放供网友观看。这次所使用的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通过红外线传感器跟踪笔的运动轨迹,再通过卫星将信号传输给位于特拉法加广场和布莱特施德广场上的机器人。

日本庆应大学的研究小组在2012年率先使用智能机器人进行书法创作。他们使用运动复制系统来识别和存储详细的笔触和书法运行的信息。系统使用刷子的头部来作为主系统存储书法运行,然后可以像处理普通刷子一样处理设备来写入字符。

帕特克里·特赖索所创作的绘画机器人中以擅长静物写生的素描机器人保罗系列最为有名。他开发的艺术机器人能自动计算,并拥有自主创造艺术的功能,甚至可以创建“手绘”的艺术风格,而且画的比人类还好。

体感光感造就未来交互设计

丹尼尔·罗津所创建的交互装置主要以实时呈现参与者的身体和头部的形状著称,他有名的“镜面”装置系列是马赛克形体、颗粒、织物组合而成的视觉结构,而控制小块结构的是体感捕捉器和光线传感器。这些小方块随着参与者的靠近而交互、翻卷、改变颜色,使其呈现的形体与参加者的形体和动态相呼应。

“露天”是洛扎诺·翰莫创造的大型空间音光交互艺术品。它让参与者的声音化成光柱来改变费城的天空架构。体验者可以利用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序参与语音记录,然后使用24个强大的智能探照灯进行光芒投射回应。其光束的亮度、位置、频率是对语音音量、频率以及手机GPS位置的同步反响。

洛扎诺·翰莫还创作了另一个交互式公园——“脉动公园”,它由麦迪逊广场公园中心椭圆形场的光束矩阵组成。其光束强度完全由参与者的心率和传感器来控制和调整。它是城市生物测定的象征,也是城市生命体征的大型可视化呈现。

谷歌的“深梦生成器”使用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架构并创建了图像识别软件,使得人工神经网络能够看到图像中的形状。软件工程师将数百万张图片提供给神经网络,以便教会它理解图像的特定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识别视觉图案的深度学习,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创造新的艺术品。

混合虚拟艺术占VR主流

有专家在研讨会上介绍,谷歌专门针对VR开发了一款名叫“倾斜笔刷”的VR绘画软件(见图3)。

科技智能重构创作力 创意产业弯道超车

图3:通过VR设备和倾斜笔刷,你可以在3D的立体空间中自由作画

谷歌的口号为:“从崭新视角作画,倾斜笔刷可以让艺术家在虚拟现实的3D空间中驰骋。你的房间是你的画布,你的调色板是你的想象力,其艺术潜力是无穷无尽的。”通过VR设备和倾斜笔刷,可以在3D的立体空间中自由作画,完全把你的绘画创作空间从2D的平面转换成3D,甚至还可以绘制带有特效的星星、光线或者火焰。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是另一种更直观的创作形式,给了他们更多的创意空间。而对于设计人员或者是3D建模工程师来说,这样的应用势必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英国创意设计工作室设计了一款基于Oculus Rift VR头盔虚拟现实的体验项目——“透过动物的眼睛”。他们邀请体验者来到英国北部湖区的格雷兹德尔森林公园中,戴上虚拟现实的头盔,来亲身感受一系列动物所感受的世界。这款头盔被苔藓以及其他植物所装饰,可以帮助体验者以蜻蜓、青蛙和猫头鹰的视角来观看森林。此外,还能带来相应的动物听觉。艺术家利用VR技术将人们放置在动物的视野和声音环境中,模拟其他生物的感知方式,激起人们对动物的了解和同情。

荷兰艺术家施丹·罗斯加德和他的专家团队利用LED激光技术制造了一场特大的VR洪水,让阿姆斯特丹一夜之间沉入海底。两万多人参观了为期四天的光影秀,在靠近洪泛的荷兰阿纳姆平原地区,一个虚拟的北极光波浪线呈现上空,象征着3米河道洪水。这一梦幻般的场景让陶醉其中的人们在享受美好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艺术作品所提出的严肃主题,那就是:在荷兰这个大部分国土低于海平线的土地上,防洪堤坝的建造和巩固是何等重要。这样具有强烈生命力的艺术品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纳米魔幻——万能艺术生产机

美国密歇根大学纳米实验室,教授约翰·哈特等人使用了大约1.5亿根纳米碳管(与美国当年奥巴马所得票数相等)创造了纳米微型奥巴马头像《纳米奥巴马》。每个纳米碳管的大小只有头发的五分之一。他们采用画家谢泼德·费尔雷红白蓝三色为主调的奥巴马头像为原型,将其缩小并打印于玻璃板,然后照射紫外线穿过玻璃板投射在硅片上,再在上面用催化剂附着纳米管。当然,必须使用电子显微镜拍照才能得到大家看得见的奥巴马。

剑桥大学工程系的科学家李池、张燕等集体创作的“纳米桥”是利用纳米技术、材料和观念创作的一种新结构的纳米建筑。其纳米结构由碳纳米管和氧化锌纳米线组成。

纳米艺术家比尔·史密斯所创作的纳米艺术装置包括2012年的“Graphyne”和2013年的“结构”。他认为,是宏观世界激发人们来探索纳米技术,反之人们应该用大自然中纳米世界的结构来制定宏观世界的工程解决方案。

安尼斯·米克娄迪思博士善于用纳米观念装置艺术,“瓶间天空”是其代表作。他将NASA用来收集“星尘”的纳米材料——二氧化硅凝胶置于微小玻璃瓶中展出,充分展现了气凝胶像天空中的云朵一样的空灵与视觉特性。

人类的情感也可以打印

住在纽约长岛的艺术家艾恩·波皮安专注创作3D打印立体脑电波艺术品。在对脑电波进行三维建模以后,波皮安连同程序员托马斯·马丁内兹一起将初始3D模型数据转化为光滑而此起彼伏的艺术构架,并进行3D打印。打印出的3D立体脑电波架构清楚地记录了人脑的活动,意识思维越活跃,架构密度就越大。

纽约市波鲁克林区的艺术家们为在当地旅游的人群进行了3D扫描,并打印出他们的全身像。这个号称全球最大的3D打印艺术展以1:13的比例复制人像和建筑物——康尼岛场景,将旅游主题公园呈现在人们面前,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作品采用了世界上最大的桌面3D打印机,耗时超过一万个小时。

荷兰生物3D打印艺术家迪莫特·丝雀碧采用梵高弟弟玄孙捐赠的一小块皮肤和对梵高历史照片的研究,使用3D打印技术完美的复制了梵高的耳朵。然后她将接种的梵高细胞培育并成长为耳朵的形状,并且连接到声音处理系统。当人们对着麦克风说话时,计算机会模拟神经信号传递到听觉神经,从而使这只耳朵成为一只真正的耳朵。

巴西D3团队与设计师古托·雷克纳启动了“爱之工程”——用生物传感器和3D打印机打印出带有人类情感的艺术品。团队的口号是:“我们可以打印出人类情感!”传感器可以在志愿者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时收集情绪反应数据,然后以此为依据塑造出艺术三维数据形体,最终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来。“爱之工程”是一个有趣的实验,它利用人与机器互动的过程把神秘的3D打印技术大众化和情绪化,具有开拓性意义。它可以提升大众的审美意识和扩展对陌生人爱情的视觉解读。

位于巴西的建筑师 Estudio Guto Requena 与数字产品工作室D3 合作,推出了一款可以捕捉情感,创造独一无二首饰的应用程序,将你通过应用程序生成的设计与3D打印工艺结合。应用名为光环吊坠(Aura Pendant),最终的成品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编织黄金吊坠,自用赠爱两相宜(见图4)。

科技智能重构创作力 创意产业弯道超车

图4:情感4D打印

吊坠的应用程序会指导使用者找一个安静的位置开始设计过程。要创建吊坠,用户需要将他们的食指放在手机的相机上,并应用程序记录时对手机“诉说他们的爱情故事”。传感器会从你的智能手机获得生物反馈:从你声音中流露出的情感,和从你指尖测量的脉搏。收集到的情感数据控制着颗粒的行为(速度、厚度、吸引和排斥),从而塑造吊坠。最后,随着设计上传,首饰首先被3D打印,再被铸作18K金。

谭力勤评价,该项目提出了一种未来,一种独特产品将会以鼓励长生命周期的方式承载个人历史的未来,从而将深刻有意义的作品和可持续设计紧密结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