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貴州省黨建和組織工作綜述之二

“欲築室者,先治其基。”基層黨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各級黨組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健全基層組織,優化組織設置,理順隸屬關係,創新活動方式,擴大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推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讓黨的旗幟在每一個基層陣地高高飄揚……

抓統籌抓關鍵,推動整體提升

對標中央要求,全省堅持高質量系統謀劃、分類施策、找準弱點、補齊短板、覆蓋盲點,整體推進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

在農村,圍繞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出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十項行動計劃”“加強深度貧困地區農村基層組織建設36條”和“選優配強深度貧困村黨組織書記16條”等措施,堅持盡銳出戰,連續5年選派20餘萬人次幹部駐村幫扶,和群眾一塊苦、一塊幹、一塊過,近兩年精挑細選1萬多名優秀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實現貧困村全覆蓋。從省直單位選派65名優秀處級幹部到65個貧困縣掛職擔任縣委副書記或副縣長,從各縣(市、區)選配744名善於攻堅拔寨的好乾部充實鄉鎮領導班子。深入開展後進村黨組織集中整頓,精準施策、靶向治療,全省884個後進村重新煥發活力。全面推廣農村“三變”改革,優化利益聯結機制,推動全省集體經濟積累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7787個,佔57.19%,其中100萬元以上的村592個。

在城市,選取31個縣(市、區)開展創新城市基層黨建試點工作。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核心領導地位,擴大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圈市場、網絡媒體等行業領域黨建覆蓋,探索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途徑。在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建立完善黨組織領導和服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機制,優化社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把優質資源配置進來,推動政務服務職能下沉。為全省369個街道(新型城市社區)配備黨(工)委組織委員。近20萬名在職黨員向社區報到為群眾服務。

在省直機關,制定《機關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機關黨支部書記及委員職責,黨支部設置與換屆、組織生活制度等7個方面234項標準,同時統一規範支部黨建任務基本程序、工程流程、示範文本和參考圖表等,讓“任務單”“責任書”更加明晰,全面提升省直機關黨建工作質量。

在國有企業和高校,召開全省國有企業和高等院校黨的建設工作推進會,分別制定實施意見,把黨建工作要求寫入公司章程,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國有企業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正在有效解決;堅持和完善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加強院系黨組織和師生黨支部建設,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立德樹人全過程。通過調研調度、督察通報推動國有企業黨建工作30項重點任務和高校黨建工作20項重點任務落實落細。

在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聚焦“兩個覆蓋”,通過集中組建和選派黨建指導員等方式,推動全省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分別達到73.87%和85.07%。

牢固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一個一個支部提升,一個一個陣地鞏固……穩紮穩打、久久為功,基層基礎不斷夯實。

抓改革求創新,激發黨員隊伍活力

黨員是黨的肌體細胞,只有細胞健康,肌體才有活力。

我省始終堅持政治標準,源源不斷為黨的肌體補充健康細胞。制定《貴州省發展黨員工作規程(試行)》,對發展黨員五個階段、25個環節逐項進行細化,明確65個具體操作程序,從規範文書檔案、建立考試考核制度、注重民意考量、明確責任落實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讓發展黨員工作規範化、制度化。五年來,全省新發展黨員19.54萬名,黨員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和來源結構更加優化。

用好黨的組織生活這一經常性手段。制定《貴州省貫徹落實的實施意見》,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等基本制度,積極推行主題黨日、領導幹部講黨課等做法,讓9萬個基層黨組織的組織生活正常起來、認真起來、活躍起來,讓171.4萬名黨員在黨內政治生活的“大熔爐”裡經受鍛鍊。

從嚴從實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根據不同領域基層黨組織擔負的任務和黨員特點,有針對性地抓好省級示範培訓,帶動各級各有關部門紮實抓好各領域基層黨組織書記和重點黨員群體的輪訓工作。五年來,共舉辦70期省級示範培訓班,培訓各類基層黨組織書記和黨員骨幹9374人。依託大數據手段,建設省、市、縣、鄉、村、黨員六級互聯互通的貴州黨建雲平臺,推動集群式網絡建站、圖表化信息管理、多元化教育培訓、集中式便捷服務。深入開展基層黨建7項重點任務排查,穩妥慎重做好不合格黨員處置工作,加強“口袋”黨員和流動黨員管理服務,把每名黨員都納入有效管理之中。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黃大發、南仁東、姜仕坤、文朝榮等時代楷模的先鋒力量催人奮進,餘留芬、鄧迎香、楊波等7名在脫貧攻堅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基層代表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激勵廣大黨員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壓實責任強化保障,不斷夯實基層基礎

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安排和有力抓手。我省持續開展市縣鄉黨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並向機關、國有企業和高校黨委延伸,各級黨組織書記聚焦第一責任,述黨建、找不足、挖根源,曬出問題、整改、責任“三張清單”,上級黨組織書記嚴肅點評、直擊問題、切中要害,黨員群眾代表認真評議、把脈會診、現場監督……明責、履責、述責、考責、問責,動力一級一級傳導,責任一級一級壓實。

各級黨委緊緊抓住落實基層黨建責任制這個“牛鼻子”,認真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把抓第一要務和抓最大政績有機統一起來,推動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

建立村幹部報酬增長機制,省財政每年增加投入2.3億元用於提高村幹部報酬,每村每年劃撥辦公經費最低2萬元。建立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經費保障制度,嚴格落實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浮動工資、工作經費、食宿補助,每年組織1次體檢,並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切實解除其後顧之憂。

2018年,首次面向脫貧攻堅戰中表現優秀的村幹部、大學生村官、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定向招錄鄉鎮公務員701名,激勵幹部紮根基層幹出實績。實施新招錄公務員80%到基層去、上級機關公務員80%從基層遴選的“兩個80%”政策。從2017年起將貧困地區鄉鎮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比例大幅度提高到30%,對獲得1次市級或連續2次縣級表彰的深度貧困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任期內享受鄉鎮副科級幹部經濟待遇。全省所有鄉鎮完成小食堂、小澡堂、小廁所、小圖書室、小文體室等“五小”工程建設。

建強一個支部就是築牢一個“堡壘”,提升一名黨員就是擦亮一面“旗幟”。支部“強”、黨員“優”、發展經濟“能”、服務群眾“實”,基層黨建的新氣象新作為,正為貴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匯聚起磅礴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