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現在不做,這輩子都沒機會了

有些事現在不做,這輩子都沒機會了……

先講一個農村青年的故事。

1

青年23歲,本科學歷,父親是木匠,母親是生產隊婦女隊長,

高考後,青年從農村去北京上大學,整整四年時間,

他沒有參加過任何學生會和班幹部的競選活動,更沒有談過一次戀愛,

難道他不想戀愛麼?

不是不想,而是他不敢,把自己看的太卑微,

他覺得自己要是去追一個女生,這個女生可能會說:

你有什麼資格來追我,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要是真出現這樣的情況,除了上吊和鑽地洞自己還能幹什麼?

因為他的這種害怕,阻擋了所有本應發生在大學的各種美好。

有些事現在不做,這輩子都沒機會了

2

有點可笑吧,你怎麼知道就沒女生喜歡他這樣的?

就算被拒絕了,又會怎麼樣?

人活一生,有多少事情是因為我們害怕所以沒有勇氣去做的。

後來青年登上《我是演說家》的舞臺,他說到當初的這種狀態:

那種把自己看得太高的人,我們會說他狂妄,

但是一個沒有勇氣的人比一個狂妄的人更糟糕,

因為狂妄的人也許還能抓住本不屬於他的機會,

而沒有勇氣將會永遠失去本屬於他的機會。

有些事現在不做,這輩子都沒機會了

3

青年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和入學前沒有任何區別,

他仍沒有勇氣,害怕失敗,更害怕周圍人打量他的眼光。

4年後,他辭職創業,在校外辦英語培訓班,

本來已經是一個快做到教授的老師,現在卻穿著軍大衣,

拎著漿糊桶到北大里面去貼廣告。

一想到要面對曾經的學生,他內心充滿了恐懼,

果不其然學生過來了,對他說:俞老師您是在這裡貼廣告嗎?

他怯怯地說:是啊,我從北大出去辦了個培訓班,自己貼廣告。

沒想到學生跟他說:俞老師彆著急我來幫你貼。

這時候他才發現,原來學生並沒有用一種貶低的眼光看待他,

學生還說:我不光幫您貼,我還在這守著不讓別人給它蓋上。

逐漸的他意識到只有你克服了恐懼和別人的眼光,你才能成長。

這個農村青年的名字叫俞敏洪。

有些事現在不做,這輩子都沒機會了

4

後來因為有了不斷增加的勇氣,慢慢地俞敏洪有了自己的事業,

有了自己的商業帝國。今天我們生活的條件遠遠比俞敏洪時代富足,

掌握的資源和信息也豐富得多,按理說你更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可很多人卻偏偏放棄了。只有那麼一小部分人在堅持嘗試,

海倫凱勒從小失聰但卻寫出了令人顫抖的文字,

霍金在輪椅上用手指完成了《時間簡史》,

六盤水市袁好男在輪椅上考出640分,

他們無一不戰勝了內心的恐懼,

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勇氣,實現了逆風翻盤。

有些事現在不做,這輩子都沒機會了

而我們在面對恐懼時,往往只看到了眼前的阻礙,卻沒有看到突破重圍後的意外收穫。

5

所以,面對自己的困難清單永遠都不要去逃避,選擇迎面而戰,

並勇敢的走進黑暗的盡頭,屆時你會發現黎明之光。

你要記住:當我們要有勇氣跨出第一步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

因為這個世界上,你前進的腳步聲,只有自己能夠聽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