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殺屠城,縱容劫掠,憑什麼還被稱爲第一明君

趙宋一朝積貧積弱,屢戰屢敗,割地賠款之事數見不鮮,被網友譏諷“大送江山”、“宋朝”,並因此遷怒於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怒罵其厚顏無恥、謀朝篡位,而被趙匡胤所篡後周最後一任皇帝柴榮被史家評為“五代第一明君”,“使天若假年,功業可比漢高祖”,因此引起網上眾人的同情好感,感嘆天妒明君、英年早逝,並稱其為“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他好殺屠城,縱容劫掠,憑什麼還被稱為第一明君

然而柴榮真有網上這些吹捧者說的那樣完美嗎?再如何厭惡趙匡胤,柴榮此人也擔不起這麼高的評價,光這幾樣缺陷就不足以稱為明君了。

一、 柴榮好殺。

關於柴榮好殺這一點,洪邁在其《容齋隨筆》中提到,“考其行事,失於好殺,用法太嚴,群臣職事,小有不舉,往往置之極刑,雖素有才幹聲名,無所開有,此其所短也。”也就是說,柴榮雖然有才幹,但過於好殺,群臣稍有小錯,便處以極刑。關於柴榮好殺之例,史載柴榮曾因官員抓捕盜賊不力、因役工吃飯條件差等等原因便處官員死刑,雖說法不容情,但量刑有度,柴榮失於分寸、一概殺之,而被後人評為“好殺”,豈是明君所為?

他好殺屠城,縱容劫掠,憑什麼還被稱為第一明君

二、 治軍不嚴

柴榮親征北漢之時,北漢百姓簞食壺漿,迎接柴榮軍隊,但柴榮軍隊竟對百姓施以劫掠,使得北漢百姓大失所望,柴榮雖下禁止劫掠之令而無果;後柴榮親征南唐,南唐百姓苦於暴政久矣,於是將希望寄託在柴榮軍身上,爭相獻上酒肉,不料柴榮軍竟專門劫掠百姓,將民眾視為土芥,民眾大失所望,用紙做成鎧甲,拿農具作為兵器,自稱“白甲軍”,奮起反抗。

他好殺屠城,縱容劫掠,憑什麼還被稱為第一明君

三、 下令屠城

柴榮親征楚州之時,楚州之人對柴榮軍做出抵抗,柴榮攻下楚州之後,下令屠城,柴榮軍在楚州城中燒殺搶掠,百姓死傷無數,房屋幾乎被焚燒殆盡,此事記載見於《舊五代史》中。屠城之事在古代並不少見,但這並不意味著屠城就是合理之事,屠城過於殘暴,古今接受唾罵,曹操也因屠城之事一直受到詬病。屠城並非必行之事,殘虐恐怖,已有定論。

他好殺屠城,縱容劫掠,憑什麼還被稱為第一明君

一般意義上所稱明君,皆政績非凡、武功赫赫、寬仁而愛人,柴榮好殺屠城、縱兵劫掠,憑什麼還被稱為第一明君呢?橫向對於五代時期其他君主,孟昶、李煜之流不過是沉溺酒色之輩,石敬瑭自稱“兒皇帝”,柴榮西敗後蜀、三徵南唐、北伐遼朝,就五代時期而言,確實稱得上“五代第一明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