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惊鸿巨变40年之八——25年前,杭州有了首个国家级开发区!

讲述人:张明光(原杭州市副市长、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第一任主任)

当时为什么会想到杭州市要建造一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呢?它的背景就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在全国范围已经形成了沿海开放城市,建立了十几个开发区。杭州在当时的改革开放的态势下,应该说也是因势而为。

首先,是要选址。早期杭州大区域的工业开发区是没有的,在建成区范围内也没有这样大的空间。杭州市早期曾经有过在下沙建一个化工园区的想法,这个地方开发空间比较大,距离市区也不算太远。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就开始组织规划的编制工作。

规划编制完成以后,在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扩大会议上通过了设立开发区的决定,当时叫钱江外商台商投资区。当时的省、市主要领导亲临下沙进行踏勘,也都首肯了这个区域的选址。所以说下沙能开发成功的关键,首先是有省、市两级党委政府的好决策。

第二个,就是要有好的规划。到现在为止,除了形成了一个大学城区块以外,其他的都是按照当初的规划实施,没有很大的变化,延伸到现在就是“一张图纸干到底”。

第三个,我感到要有一个好的开发建设切入点。当时财政非常困难,由市政府列入建设的项目主要是两项:建一条路,从杭海路到下沙;铺一条自来水管,因为那时候下沙根本就没自来水。然后通过财政担保,贷款了两百万块钱。

起步以后,真正搞开发区,大家也都没什么经验。我们到宁波、大连开发区学习。在下沙的农场开始征地,我们叫“用一块征一块,用一块开发一块”,这样就一步一步滚动开发起来。我们这个开发的过程,与当时余杭的支持、银行的支持、农委的支持等都是分不开的。这也是一个各方协作配合才能完成的任务。

开发区财政需自收自支,下沙开发初期又还没有产出。所以开始的时候,我们在市区建国路的小办公楼下面还开个小饭店。除了是工作人员的食堂,还对外做点买卖,赚点钱发工资。在下沙的办公点呢,我们就是用下沙农场的小楼。那就是城市干部到农村啦,所有的吃饭、办公都是农场的一套。

所以我再归纳一条,那就是搞大的开发,你要有一个好的班子和团队,能够兢兢业业、艰苦奋斗。你可以想象,下沙原来都是沼泽地、芦苇,晚上的蚊子很多很多的,走的都是泥路。在这个背景下,我认为真是艰苦创业。

开发区搞起来,显然是要招商的。比如下沙的松下,马桶盖是那里生产的,洗衣机也是那里生产的,这个招商我们确实也下了很多功夫。我们注意到招好商,招名牌,而且我们还关注了产业链的形成。所以我们引进松下的时候,跟松下配套的企业一共引来了20多个。

我们招商有了一定的发展,就一步步开始城市建设。产城结合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没有产业你要形成“城”,没有条件;有了产业,有了人员的集聚,你才有可能形成“城”。

后来,城市建设又出了一个题目给我们:下沙有很多河道,这些河道你要不要填掉?当时我们做了个决定——不填。作为开发区的土地成本,河道是不可以批租的。河流作为一种生态的保护,在一个城市里面很重要。所以现在下沙还是保留着这么多河道。

从研究改革开放的过程来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比其他开放城市是要迟一点,但是作为浙江省来讲,它是早的,是浙江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个先导区。对我们来说,开发区的开发、建设、管理、招商、运作这个过程,也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顺应,顺应国家的大势,探索我们自己怎么走。

「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惊鸿巨变40年之八——25年前,杭州有了首个国家级开发区!

1993年5月,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挂牌。

难忘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的下沙精神

讲述人:张保灿(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北方总公司党委书记)

我是1993年从部队转业,投身下沙开发建设,一直到十年前退休,现在也住在下沙,可以说对下沙很有感情。

下沙这里最早是盐场,后来经过二次大围垦,形成10万多亩盐碱沙地。下沙在一穷二白的围垦土地上起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拼搏和努力,我概括起来两句话:战天斗地搞围垦,改天换地搞开发。这是下沙历史的一个写照。

下沙与其他开发区最大的不同,是离开主城区,在围垦地上白手起家。困难是巨大的。当时一是没有资金,连扫把、簸箕等工具都是同志们从原单位凑过来的。二是体制不顺,当时下沙还属于余杭县辖区。

交通也十分不便。记得从市区到下沙,唯一一路市郊公交车叫“围垦线”。我们当时有一句话:我把青春献给开发区。我们要在这里干出一番事业!

当时下沙都是一片工地,大家要么走路,要么骑着自行车去现场,真的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我们都有三样必备工具:雨衣、胶靴、手电筒。与企业面对面沟通,在第一线解决问题,效率也挺高。

尽管条件艰苦,但我最大的感受是:干部心齐、劲足、风正。那时没有“白加黑”、“五加二”的说法,但我们都自觉地做到这一点, 休息天不回家,是很正常的事。

我们当时有个口号:“人民给我一方土,我还人民一座城”。我们相信,一座希望之城会在我们手中实现。

开发区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三次创业。建设“下沙工业城”,是下沙第一次创业的主线,筑巢引凤,一步步把下沙的外向型工业发展起来,引进了康师傅、娃哈哈、中策橡胶、华春化纤等第一批企业。

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发区必须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提高引资质量。2002年市第九次党代会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确立“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花园式生态杭州副城”三大目标,开始走上二次创业的发展轨道,下沙全面实施由“建区”到走上“造城”的战略转变。

世界500强、国际先进制造业不断进来。东芝项目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当年它原先选址在其他城市,后来发现下沙有大学城的独特优势,有人才资源的保障,最终才选择落户下沙。

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下沙路拓宽成为城市道路,又通了沿江大道、德胜高架路、地铁1号线……我把沿江大道比作下沙的杨公堤,这里有绿树成荫、芦花飘飘、鸥鹭飞翔、钱江潮涌,沿江居住区人气也越来越旺。

近年来,面对新常态和新阶段,开发区又提出三次创业,在集约利用土地的基础上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确定“城东智造大走廊的引领区、全国国家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示范区、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城区”新的三大目标。

下沙是座移民城市,这里原住民只有2万多人,发展到现在,包括创业者、大学生、流动人口在内有72万人,我们叫新“沙民”。大家互相交融,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下沙精神,使下沙真正成为一座有活力的和谐新城。

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是下沙开发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我退休以后,还发挥余热,做些钱塘江下沙文化研究,还在写一篇下沙赋。我这辈子都离不开下沙了,希望下沙明天更美好。

「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惊鸿巨变40年之八——25年前,杭州有了首个国家级开发区!

「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惊鸿巨变40年之八——25年前,杭州有了首个国家级开发区!

记者手记

「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惊鸿巨变40年之八——25年前,杭州有了首个国家级开发区!

开发区大有希望

1986年8月,邓小平到天津开发区视察时,欣然写下“开发区大有希望”。希望的种子从此在中国大地上不断破土萌芽。

下沙区口广场,这几个红色大字同样历历在目。从不毛之地到一座生机勃勃的新城,弹指一挥间,日月换新天。不变的是敢为天下先的开发区精神。

国家决定设立开发区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也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的一个伟大实践,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大创举,同时更是世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开发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世界500强纷至沓来,不仅带来了投资,更给杭州这座城市带来了“国际风”。

开发区是经济增长的主战场,从当年市区工业的“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到如今的集约发展、以亩产论英雄,产业集聚效应愈为凸现。

开发区是改革创新的先行区,从首创“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到“最多跑一次”的开发区速度,开发区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示范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25年前杭州有了首个国家级开发区,到如今拥有两大省级产业集聚区、七大国家级开发区、五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及一大批特色小镇,杭州的产业生态更加丰富,空间平台更加广阔,为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集蓄强大动能。

进入新时期,开发区作为吸引外部生产要素、发挥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的特定区域,注定将注入新的内涵,担负新的使命。去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级开发区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创新投入,聚集各类高端创新资源,真正实现转型升级。

杭州开发区的升级之路,期待着为中国开发区的改革和创新发展提供新样本、新经验。

「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惊鸿巨变40年之八——25年前,杭州有了首个国家级开发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