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債券違約!今年來已達59家,周期性行業「受災」最重

9月10日,印紀傳媒稱旗下一筆短期融資券因未按時足額兌付構成實質違約,其應付本息金額高達4.24億元。實際上,今年以來,已有59只債券產品出現違約,並牽扯到金鴻控股、樂視網、神霧環保等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

又是债券违约!今年来已达59家,周期性行业“受灾”最重

印紀傳媒債券違約 股價一度大跌超8%

9月10日,印紀傳媒發佈公告稱,因公司業務發展低於預期,經營業績降幅較大,持續盈利能力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資金籌集困難,導致公司旗下2017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未按時足額兌付,構成實質違約。據瞭解,該期債券應付本息金額高達4.236億元。

的確,從業績來看,印紀傳媒經營下滑很大。今年上半年,印紀傳媒實現營收3.9億元,同比下滑49.36%,而歸母淨利潤為2170.43萬元,同比下滑91.89%。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扣除因政府補貼、處置子公司所獲得的7119.51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印紀傳媒淨利潤就出現4949.08萬元的虧損。另外,今年上半年,印紀傳媒的貨幣資金僅為1.3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5.21%。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印紀傳媒實控人肖文革,其所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7.79億股,約佔公司股份的44.04%,目前已經被大連市中院凍結,凍結原因則是因為肖文革及印紀傳媒欠款未能如期償還。

受該消息影響,印紀傳媒開盤大跌超過8%,之後一直較為萎靡,直到收盤前一個小時,印紀傳媒股價有所拉昇,最終收盤報4.2元/股,跌幅收窄至4.76%。

今年多隻債券違約 週期性行業“受災”嚴重

實際上,根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59只債券出現違約,涉及到凱迪生態、金鴻控股、樂視網、神霧環保、富貴鳥、永泰能源、中安股份、印紀傳媒等8家上市公司,而非上市公司,則包括丹東港、春和集團、大連機床等17家公司,債券發行總額合計為570.2億元。

其中,上海華信國際集團共有6只債券違約,發行總額合計為116億元,永泰能源排名第二,共有14只債券違約,其債券發行總額為114.3億元,另外,丹東港已經出現違約的債券發行總額為69.5億元。而中國城市建投控股集團則有36億元,億陽集團、富貴鳥和凱迪生態,累計出現違約的債券發行總額均超過20億元。

那麼,這些出現債券違約的公司有何特點?

根據本報記者梳理,從企業性質來看,在這25家債券出現違約的公司中,公司屬性為民營企業的公司有16家,其餘9家公司中,中央國資企業有1家,地方國有企業有4家,中外合資和公眾企業,分別有3家、1家。

從行業來看,週期性行業成為債券違約的重災區,其中屬於煤炭與消費用燃料業有3家公司,而工業機械、鋁、燃氣、石油與天然氣的煉製和銷售業、新能源發電業等週期行業也有部分公司涉及。另外,建築與工程、信息類行業也分別有3家公司。

從債券類型來看,在59只出現違約的債券中,一般公司債數量最多,由15只,一般中期票據排名第二,由13只,而一般短期債券和定向工具,則分別有8只,超短期融資債券和私募債,分別由7只和6只,另外,一般企業債和可轉換債分別有1只。

為何頻現債券危機?主要受三大因素影響

需要說明的是,與去年全年的數據相比,今年以來債券違約也呈現出加速的狀態。據瞭解,2017年全年,共有44只債券違約,其發行總額合計為387.1億元。

那麼,今年債券違約頻繁發生,主要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宏觀環境變動。據瞭解,2017年以來,在經濟去槓桿、金融強監管、美聯儲縮表和加息等宏觀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整個社會的信用條件收緊,企業再融資壓力增加。同時,金融機構加強監管,新的監管規要求銀行將表外信貸資產逐步移回表內,並在賬面上充分體現這些資產的風險,企業非常規融資渠道受挫。

週期性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可以發現,在發生違約的債券中,週期性行業佔比較高,這主要是因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週期性及產生過剩行業遭遇的衝擊較大,部分產能過剩且競爭力較弱的中小企業風險較大。同時,週期性行業多屬於總資產,債務比重較高,流動性也相對不足,償債能力不強。

另外,從企業本身來看,一些公司本身存在經營不善而導致業績虧損,或因公司本身債務過高、償債壓力較大,或因為公司資金安排導致償付資金短時間無法回籠等,使得公司現金流緊張進而導致違約。另外,公司股權變更、高層被拘禁、控制權糾紛等,也可能導致企業不能按時償付債券。

聲音

謹慎選擇債券品種 違約可通過協商、訴訟等求償

中國銀河證券重慶漢渝路總經理嚴華僑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債券市場頻頻爆雷,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講,儘量選擇債項評級和主體評級較高的債券,風險係數相對較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在挑選債券品種之前,應對債券發行主體的財務數據進行認真分析,尤其是其現金流情況。另外,對於應收款絕對規模較大或波動明顯的企業,投資者也要多加註意。

那麼,對於投資者來講,如果遭遇了債券違約,可通過自主協商、訴訟等多種方式要求賠償。

其中,自主協商,主要發生在債券違約的企業經營狀況暫時出現問題,而投資者維權司法成本相對較高時,投資者可選擇的方式,與債券違約企業就償債安排進行協商。

而訴訟,則主要是債券違約的企業經營情況有持續惡化的趨勢,但其仍有一定償付能力,投資者可提起違約求償訴訟,要求違約企業在限期內償付本金並支付利息。

另外,如果投資者所遭遇的違約債券,屬於有擔保或是有抵押物的,那麼投資者可向債券擔保人追償,或是通過抵押物的處置獲得優先賠償。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首席記者 張蜀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