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賺錢——秋季如何管理肉雞養殖!

進入秋季以後,飼養管理難度增大,疾病損傷更加嚴峻,養殖戶如何進行應對呢?

養雞賺錢——秋季如何管理肉雞養殖!

一、加強雞舍和配備的消毒 依據雞舍和接收雞苗的日期合理調度沖洗、清理、消毒、空舍的籌備工作進度,一般狀況下一批肉雞銷售後間隔至少2周以上再進下一批肉雞,以保證雞舍的籌備和足夠的空舍時間。 進雛前一週要把育雛舍內外徹底清掃消毒,舍內空間可用3%—5%的來蘇兒溶液噴霧消毒。用具,牆角與地面用1%—2%氫氧化鈉溶液沖洗消毒,然後燻蒸消毒:即把所有用具放入育雛舍內開放門窗,按每立方米空間用28毫升福爾馬林、14克高錳酸鉀,放入瓷器內燻蒸,拒絕雞舍24小時,進雛前一天打開雞舍通風。 檢修供暖、通風及照明等配備;梗塞鼠洞,防鼠害;備足所需飼料及用具;制訂免疫預防計劃,確保藥物、疫苗及時到位。

二、雛雞的選擇 今年,肉雞雛價格創歷年來最高,所以選擇雛雞時一定要審慎。選雛要選壯雛,剔除弱雛和殘、畸雛。壯雛的特徵是:發育均勻,羽毛清潔有光澤、乾燥,活躍好動,叫聲清脆嘹亮,眼大有神,站立慎重,手握有力,反映迅速,腹部柔軟而有彈性,臍部癒合良好,無出血痕跡。弱雛則精神不振,羽毛松亂,閉目縮頭,站立不穩,蛋黃吸收不良,臍部突出,有出血痕跡。

養雞賺錢——秋季如何管理肉雞養殖!

三、環境節制 環境對雛雞的生長影響十分大,尤其是入秋以後,氣溫逐漸降落,日夜溫差比較大,對雛雞的應激強烈,所以此階段應格外精心。 1。溫度:合適的溫度是進步雛雞成活率的關鍵。第一週雞舍溫度應節制在35—33℃,以後每星期降落2—3℃,直至降到20℃左右;夜間外界溫度低,雞運動少,溫度應比白天高1℃。節制溫度應遵守下列準則:初期宜高,後期宜低;白天宜低,夜間宜高;晴天宜低,陰天宜高。溫度合適與否,從雛雞動態能夠斷定:溫度正常,小雞活躍好動,疏散平均,羽毛光明,食慾茂密,夜間睡眠沉靜。溫渡過低,雞接進熱源,絨毛屹立,擠壓成堆,嘰嘰尖叫。溫渡過高,雞遠離熱源,張嘴呼吸,兩翅張開,飲水增長,食慾不好。 備註:溫度指環境相對溼度為60%—70%時的溫度,該溼度感到為稍微潮溼。 2。光照:一般雛雞入舍後0—5日齡實施全天24h光照,以後逐漸縮短到20h直至出欄。在光照強度上,從第5天開端採用弱光照,讓雞能正常吃料、飲水就行,以防驚群。在生長期適當限光有利於雞群在黑暗中發育內臟器官,避免後期死淘(猝死)過高。假如飼養42天左右或35—36天的肉雞宜採用間歇式光照或23小時間照、1小時黑暗方法。 說明:20lux相當於每平方米3。3瓦、10lux相當於每平方米1。7瓦。 3。溼度:前期1—2周維持相對高溼度,3周齡至出欄應維持相對低溼度,其參考尺度是:1—2周,相對溼度可節制在70%—65%,以後節制在55%—60%,最低不低於40%。 4。通風換氣:肉仔雞全體飼養週期內都需要良好的通風,特殊是飼養後期通風換氣特殊重要。1—3周齡以保溫為主,適當通風換氣,氨氣濃度小、無煙霧粉塵。 通風時儘量用升降隔離塑料膜處置,如仍不能處置時,應開雞舍門窗通風。4周齡至出欄以通風換氣為主,維持合適的溫度、氨氣味小。秋季依據外界氣溫適當打開門窗但要避免冷空氣直接吹到雛雞身上。

養雞賺錢——秋季如何管理肉雞養殖!

四、飲水管理 必需保證不為大腸桿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汙染。第1周飲用和室溫相同的溫開水,以後改用深井水或自來水。前3天在飲水中適當添加2。5%—5%葡萄糖、紅糖及肉雞用多方;雛雞進入育雛室後須飲水3—4小時後開端第1次喂料;飲水器應擺放平均、高度適中,每天清洗消毒1—2次,貯水缸、桶等貯水時間不能超越3天;儘量記錄每天飲水量,假如飲水量異常則常常是飼養管理有異常或者雞群有疾病的預兆。

五、飼料的選擇 飼料成本在全體肉雞成本中佔到70%左右,選擇何種飼料直接關係到肉雞飼養的經濟效益。問題的中心就是用哪種飼料的成本最低,具體用哪一種飼料您能夠做一些比較試驗。依據國內目前的狀況,能夠採用信用較好的中型或大型飼料廠出產的價格適中的肉雞專用全價顆粒飼料。

六、免疫留意事項 肉雞免疫方法常常被無視,在後期很容易發生疾病。因此提議能夠採用點眼、滴鼻、噴霧和飲水免疫方法的活苗,在前期最好採用點眼、滴鼻,後期假如有條件也採用點眼、滴鼻。最好不要用噴霧免疫方法。免疫當天及前後各一天,飲水中加電解多方;這三天最好不要帶雞消毒和飲水消毒。 秋季,正是肉雞養殖的黃金季節,但對飼養管理的請求也更高。新飼養戶一方面要儘快節制肉雞飼養管理及一般疾病的防治辦法,另一方面,要多向有經驗的養殖戶及各公司服務人員討教,只有這樣,才能養好雞,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