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高溼對養雞業的影響!

夏季高溫高溼,尤其今年是連雨季節偏多,飼料、玉米和用品保存不當就會黴變,雞群接觸和採食後就會導致黴菌在機體內蓄積,到一定量就會導致黴菌中毒,尤其胃分泌胃酸,酸性環境更適合黴菌繁殖,所以腺肌胃炎開始流行發病,所以我們要防治黴菌和黴菌毒素從源頭開始。 重點說一下腺肌胃炎的症狀: 嘴發尖,翅膀、尾巴上的羽毛見長的快,有的翅膀主羽上卷,身體乾瘦,大小不均勻,不愛吃粒,排黃稀便、蚯蚓便,雞舍內有發酸的味道。解剖:腺胃腫脹,腺胃壁增厚,雞內金變薄有裂口。腸道腫脹,解剖外翻,個別見腸粘膜脫落。

高溫高溼對養雞業的影響!

球蟲兼腸炎疾病不必詳說,年年夏季產蛋雞和肉雞長髮、多發病。

雞舍高溫的處理措施

調整日糧的營養水平

高溫使雞食慾降低,採食量下降,導致雞代謝能、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攝入量嚴重不足,從而導致生產性能降低,因此,必須調整日糧配方,以滿足熱應激條件下雞的營養需要。

各種營養物質在消化過程中的產熱量差異很大,蛋白產熱最多而脂肪產熱最少,為減輕雞的散熱負擔,應在確保必需氨基酸含量、氨基酸平衡良好的前提下儘量降低粗蛋白水平,避免蛋白過剩,並通過添加脂肪的方法,使來自脂肪的飼料能佔盡量大的比例。

能量濃度調整

蛋雞熱應激引起採食量的降低,使能量的攝入量不足。大量的研究表明,提高飼料中能量物質的含量可以改善熱應激家禽的生產。目前一種較為理想的提高飼料中能量的方法是用脂肪來代替碳水化合物。熱應激時脂肪在飼料中的添加量以1%~3%為宜,但由於脂肪易氧化變質,應引起足夠重視。

高溫高溼對養雞業的影響!

蛋白質、氨基酸的調整

在熱應激時傳統方式往往是提高飼料中粗蛋白的含量來彌補產蛋雞蛋白質攝入的不足,但蛋白質代謝產生熱量遠高於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增加了機體內的代謝產熱積累,所以在調整飼料配方時應該使蛋白質水平儘可能處於下限。為了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保證其營養需要,根據日糧氨基酸的餘缺情況添加必需氨基酸是必要的,蛋氨酸可增添10%~15%,並注意保持氨基酸的平衡。有研究發現蛋氨酸、賴氨酸可以緩解熱應激,是兩種必須添加的基礎氨基酸,它們的添加量一般為每天蛋氨酸360mg、賴氨酸720mg。

礦物質和維生素的調整

熱應激能夠影響蛋殼質量(蛋殼變薄、變脆),其原因除蛋雞子宮碳酸苷酶和維生素D活性降低外,蛋雞血鈣降低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為保證雞每天至少攝入3.5gCa,可將飼料中鈣含量提高到4%,但要保持鈣、磷的比例為4∶1,且總鈣中有50%以上為顆粒鈣源。

研究報道熱應激不影響維生素A的絕對攝入量,而維生素E、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的變化較大,添加量可調整為正常量的2~3倍。維生素C是熱應激中最為重要的一種維生素,其可以抑制家禽體溫上升,適當提高維生素C含量能夠促進抗體的合成和T細胞增殖,可以提高蛋雞的採食量和產蛋率,另外也促進受損組織細胞的復愈。高溫可抑制蛋雞體內自身維生素C的合成,需要額外的添加補償。維生素正在生理上有抗應激作用,並與核黃素在降低熱應激方面有協同作用,故在日糧中應適當添加。

調節電解質平衡

補充電解質鈉、鉀、氯等有利於維持電解質平衡或增加鹼貯,從而能有效地減輕熱應激反應。熱應激引起蛋雞醛固酮釋放增加,醛固酮具有保鈉排鉀的功能,因此血鉀降低,可以通過添加氯化鉀提高機體鉀離子的濃度。一般氯化鉀的添加濃度為0.15%~0.30%。

熱應激期間80%的體熱通過蒸發方式散發,應設法刺激家禽多飲水,保證飲水充足、清涼,因低溫的水可以帶走體內更多的熱量,起到緩解熱應激的作用,減輕熱應激對採食量的不良影響。但飲水必須清潔衛生,最好是清涼的深井水。

高溫高溼對養雞業的影響!

添加抗熱應激藥物

具有清熱解毒、殺菌抗病作用的中草藥也能全面協調熱應激時家禽的生理功能。

雞舍高溼的處理方法

當雞舍出現高溫高溼(溫度超過35℃、溼度超過70%)現象時,應當採用如下措施,防止急性死亡。

關閉溼簾,開啟全部風機排出舍內溼度。溼度超過80%時,應當立即開啟雞舍前半部的側窗和門,使進風口面積大於出風口面積的2倍以上,從而達到快速除溼的目的。

增加維生素C的使用

維生素C是熱應激中最為重要的一種維生素,其可以抑制家禽體溫上升,適當提高維生素C含量,可以提高蛋雞的採食量和產蛋率。

用消毒泵每隔一小時,對雞冠用冷水進行噴霧一次,可使雞舍內降溫5~10℃,防止雞隻體內積溫過高而出現急性死亡。

微信搜索:好獸醫禽病在線李顏東,更多養殖技術與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