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壯族人口是少數民族中最多的?

廣西壯古姥


壯族叫做“少數民族”,是相對於漢族而言的,我國的壯族人口大約在1700萬,這個數字可是要比葡萄牙、奧地利這些歐洲國家人口還要多,如果單獨把壯族人口拿出來在世界各國人口數中排名,甚至可以排到70名以內。但是如果與我國近13億的漢族人口相比,壯族的確算是“少數民族”了。

那麼壯族人口基數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早在上古時期,廣西一帶就是古人類活動的地方,如“麒麟山人”、“柳江人”等,這也是壯族最早的先民,可以說,悠久的人類繁衍歷史,是壯族能有今天人口基數的一個重要前提。

而由於嶺南獨特的地理環境,導致了漢族政權對這塊區域無法形成直轄,往往是採取封其部落首領為王的方式,形式上納入管轄,正因為如此,壯族先民沒有被融入漢族(漢族本身就是一個由早期多族群融合形成的民族),保持了相對的民族獨立性。

所以,當華夏文明已經走過了數千年時,廣袤的嶺南地區依然是壯族先民的活動區域,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才著手兵發嶺南,想要將兩廣、甚至越南北部納入秦王朝郡縣制的體制下。

秦始皇南征嶺南時,這塊區域已經有了西甌、駱越等政權,這些政權間存在一定關聯,但也有一定的族群差別,但在漢族政權眼裡,卻被統稱為百越。也正因為秦王朝、南越國包括後來的西漢王朝的介入,原本屬於百越這一大概念範圍內的壯族先民們,就逐漸成了一個相對統一的族群,在東漢時,被叫做俚人,唐宋時期又被叫做僚人、僮人,甚至還有一支遠赴泰國,形成了泰族。

到了上世紀50年代時,不同支系的壯族先民們已經被統稱為僮族,後來因周總理提議,僮族改名為壯族,這就是壯族這個民族脈絡的大體由來。所以,壯族的形成其實有點類似漢族,都是由不同支系的族群,因相似的區域和文化最終合併為同一個民族的,而正因為當初百越的範圍極廣,所以最終融合形成的壯族人口基礎也就相對龐大了。


秦皇漢武


莊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明族,在併入中央王朝前就是一個大的明族了,很可能那時便有相對於那個時代比較先進的色回制度了。

秦帝國是第一個與接觸的王朝,並爆發了激烈且持久的衝突。這表明這個明族人口不僅分佈廣、數量大,且其個族群聯繫密切,凝聚力強。

如果統治者不在佔領後武力消滅擁有這樣特徵的明族(肉體和精神),便幾乎不可能同化這個民族。

與其它生活於南方的明族相比,這個明族最特殊的地方在於相互交流密切,凝聚力強;與居住與西部的明族相比,其擁有著水熱條件更好的土地。這便是這個明族未能被大規模同化,數量巨大的原因。遠離政治中心或許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在當過中國政治中心的地區幾乎未有少數明族分佈(最後一個王朝是滿族人創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