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收視第一」,我看還不行嗎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如果你厭倦了《碟中諜》式大片動不動“世界毀滅”的恐怖危機。

如果你想看看沒有過度傳奇的真實世界。

如果你想在感官之外索取靈魂的震動。

那Sir今天要安利你的這新劇,剛剛好——


《貼身保鏢》

bodyguard

「10年收視第一」,我看還不行嗎


有點經驗的影迷一定聽過這條看劇鄙視鏈——

看英劇的瞧不起看美劇的,看美劇的瞧不起看日劇的,看日劇的瞧不起看韓劇的,看韓劇的瞧不起看國語劇的。

英劇憑什麼佔據頂端?

Sir的理解是大局觀

好的大局觀,是對生活本源痛苦的思索。它不是告訴你世界應該是怎樣,它是在問,世界為什麼會變這樣。

這也是為什麼《貼身保鏢》能成為近10年來開播收視最高的劇情類英劇

男主大衛·巴德(理查德·麥登 飾),倫敦警察廳警長,要員保護組的武裝行動指揮官。

——沒錯,就是《權力的遊戲》還沒看夠就領便當的少狼主。

他要保護的人,正是女主茱莉婭·蒙塔古(凱莉·霍威 飾),一個野心勃勃的女政治家。

看到這,你可能要開始腦補這倆人能發生點什麼。不就是心機女政客和保鏢小狼狗相愛相殺的狗血劇?

嗯。你猜對了……

一部分。


「10年收視第一」,我看還不行嗎


作為政治驚悚劇,《保鏢》不求快,不求爽。

他節奏不緊不慢,他鬥爭專注心理術

第一集第一場戲,就敢用20分鐘做出一種別開生面。明明一句話可以說完,偏偏要你“親歷”一番。

巴德休假,坐列車帶兩孩子回家。

職業敏感度讓他發現車內有異常。他立刻找到神色異樣的列車員,亮明身份,明確嫌疑人,引導下一步行動。

我是倫敦警察廳的大衛•巴德警長。發生什麼事了?車上有一名20多歲的亞裔男性很可疑,對嗎?他沒問題,但我在馬斯頓站發現有人形跡可疑,我不確定他是否上車了。如果上來了,就有可能在衛生間。我是要員保護組的武裝行動指揮官,你有何計劃?


「10年收視第一」,我看還不行嗎


原來,警方早就懷疑有自殺式人肉炸彈登上這輛車。

警方原本策略是,在一個偏遠廢棄車站停車,等待特警隊登車排除危險人員。

但距離列車到站還有7分鐘,危機已一觸即發。

巴德等不及了。

他決定主動出擊,控制局面。

他要求列車員解開車門鎖,這樣他可以在疑犯走出衛生間的一瞬間,把其扔出列車。

這裡面有私心嗎?

當然——自己的孩子在車上。

這場戲看得Sir心臟蹦到嗓子眼,起碼三次。

第一次,列車進隧道,手機信號清零,巴德和列車員失聯。

(此時疑犯走出洗手間引爆炸彈,本劇完)

第二次,衛生間門打開,是他!

(此時疑犯引爆炸彈,本劇完)

第三次,當巴德跟蹤確認這位亞裔男子沒有恐怖威脅,折返至衛生間……裡面才是真正的人肉炸彈——疑犯妻子,一名阿拉伯女性。

(此時女子引爆炸彈,本劇完)

「10年收視第一」,我看還不行嗎

危機之下,巴德只能智取。

他變身談判專家,安撫驚慌失措的疑犯,阻止自爆。

第一句就擊潰了她的心理防線——

你愛的人為什麼會希望你死呢?你被洗腦了。

第二句迅速確立陣營,我和你,是一邊的——

我去過阿富汗,我的戰友也被殺了。我自己也差點死了,為了什麼,毫無價值。政客都是滿口謊言的懦夫,哪裡的都一樣。那些滿口大道理的人從來不願流一滴血。但你和我,我們是犧牲品。

第三段拋出誘惑,以信仰戰勝信仰——

別讓他們贏,納蒂亞。別讓他們贏。


「10年收視第一」,我看還不行嗎


暫時讓女子放棄自爆後,巴德更進一步。

抱住她。

——既是保護這名女子不被當場擊斃,也是防止她突然衝動。

「10年收視第一」,我看還不行嗎

最終,在他智取下,炸彈被拆,無人傷亡。

這樣一場小格局反恐戲,沒有過多的動作,全程以語言主導,但事無鉅細,一波三折,肅殺程度全然不輸《007》《碟中諜》。

所以,危機解除了嗎?

一切剛剛開始。

在見識了巴德過硬的業務能力後,我們又被拖入他瀕臨崩潰的內心。

《貼身保鏢》是通過一個“賣肉”鏡頭洩露的。

我們“少狼主”,他穿衣顯瘦,脫衣有肉,但你看仔細點,他光滑的身體上,還有一道嚇人的傷疤。

這道傷疤是他參加阿富汗戰爭留下的。

這道傷疤是他千瘡百孔的內心的外化。

「10年收視第一」,我看還不行嗎

這是一個有PTSD的退伍軍人。

PTSD,也就是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簡稱,是指人在經歷過性侵犯、戰爭、交通事故等創傷事件後產生的精神疾病。

其症狀包括會出現不愉快的想法、感受或夢,接觸相關事物時會有精神或身體上的不適和緊張,會試圖避免接觸、甚至是摧毀相關的事物,認知與感受的突然改變、以及應激狀態頻發等。

他的冷靜和專業,只是掩飾。

如開篇的炸彈危機,事實上,當他知道即將面對疑犯,他的第一反應是,眩暈、急躁、手足無措——

「10年收視第一」,我看還不行嗎

他的家庭也是一個“騙局”。

因為無法跟妻子正常溝通,兩人感情近乎死寂,狀態一直分居。

這是一個被戰爭這頭巨獸抓傷過,如今還在怕的可憐蟲,但諷刺的是,他不能向外界袒露他的怕,更更諷刺的是,他接下來的任務,被安排保護的內政大臣茱莉婭·蒙塔古,是一個高調的主戰派。

茱莉婭的前助理稱她:

反社會者,全國最危險的人物

「10年收視第一」,我看還不行嗎

巴德的朋友(退伍軍人)唾棄她:

道貌岸然的婊子,趁勢為自己謀得更多權力。

「10年收視第一」,我看還不行嗎

可想而知,兩人從一見面就互看不順眼——

巴德建議她出行使用地下入口。她不聽:“我趕著去開會。”

巴德信任低調,茱莉婭喜歡注目。

巴德祈願和平,茱莉婭言論激進。

我找不到任何理由相信塔利班能和平和諧地治理好阿富汗,或是伊拉克叛亂分子能建設出穩定民主,又或是“伊斯蘭國”能成立一個與各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還有,我當然不希望薩達姆·侯賽因的暴政再次上演。

「10年收視第一」,我看還不行嗎

這天生是一種冰與火,冷與熱的爭鋒相對。

然而。

越往後看,這兩人立場越充滿迷惑性。

與巴德一樣,茱莉婭也是一個活在套子裡的人。

在眾人眼中,她是一個自私自大的政客。但她從政,卻是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

她想從根本上消滅罪惡。

我以前是名刑事律師,目睹過很多犯罪原因與人的成長背景和社會環境有很大關係,於是我選擇了一個能做出真正改變的職業。

這是她的“初心”,但她現在還堅持初心嗎?

可別忘了,當一個人秘密越多,她就越會撒謊。

你看茱莉婭拉攏國安局,疏遠反恐部,密會首相,這無法隱藏的野心,難道僅僅出於正義?

巴德呢?

更難捉摸。

​一個保鏢該乾和不該乾的,他都幹了。

當曾經的戰友質疑他為什麼“保護那幫混蛋”,巴德的回答意味深長。

我知道你會懂。

你在赫爾曼德說過,你說如果你有機會站在派我們去打仗的那些混蛋身邊,你會閉上眼睛,扣下扳機。

那樣你仍會有完整的臉,我仍會有家庭。

「10年收視第一」,我看還不行嗎

和茱莉婭上床僅僅是荷爾蒙作祟。

怎麼可能。

你看他的表情。

平靜得像一潭死水。

「10年收視第一」,我看還不行嗎

可以說,這是兩個被命運捆綁在一起,註定相愛相殺的人。

他們的鬥爭,不是正反派的對立,是兩個真實的人的選擇。

而當這種複雜,又被更錯綜複雜的政治臉譜包圍,比如還未出鏡的不作為首相;比如與茱莉婭政見不一的黨鞭長前夫;比如向茱莉婭示好被拒絕的第一助理、國安局、防恐部……

這場猜不到走向的驚悚大戲,也就緩緩拉開。

Sir必須提醒,《保鏢》的設定,是近未來——今年十一。

「10年收視第一」,我看還不行嗎

為何把時間拉得這麼近?

為的就是營造真實與虛構同在的感覺。

虛構的政治人物,真實的英國政壇。

相似的恐襲背景,真實的恐怖危機。

《保鏢》故事背景是茱莉婭強硬推行2.0版《調查權法案》。該法案前身,正是2001年在英國實施的《調查權管理法》。

《調查權管理法》要求,所有網絡服務提供商,必須通過政府技術支持中心發送信息包。

和劇中受到的抵制一樣,現實中,《調查權管理法》也被視為監控過度,侵犯隱私。

「10年收視第一」,我看還不行嗎

同樣的問題也不止發生在英國。

今天,世界各個國家都陷入這種“要安全還是要自由”的對立,我們一邊打擊恐怖主義,一邊又製造出新的恐怖主義。

片名,《貼身保鏢》,不就是一種諷刺。

若是獲得真正的安寧,那還需要——

“貼身保鏢”幹嘛?

「10年收視第一」,我看還不行嗎

微博搜索關注:毒舌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