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說的雞項、生雞、雞乸、扇雞,作爲廣東人也不一定全知道

廣東人吃雞,除了烹飪方法有講究,叫法也是很有意思,就比如雞項、生雞、雞乸、雞公、扇雞,你們都知道分別指什麼嗎?作為一個外地人來廣東市場買菜,不要輕易去買雞,因為他們說的你不一定能懂呢,就連廣東本地人也不一定能分清,所以,跟隨小編的步伐,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這些有趣叫法的背後都是些什麼。

廣東說的雞項、生雞、雞乸、扇雞,作為廣東人也不一定全知道

雞項,指的是沒有生過蛋的母雞,或剛生過一鍋蛋的嫩母雞,我們可以叫它為少女雞,或公雞的未婚妻。看它形態輕盈,面色姣好,就知道年輕有活力了吧。這樣的雞項肉質鮮美、滑嫩,非常適合食用,廣東這邊一般是用來清蒸或白切來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所以當你想要一隻小嫩雞的話,跟雞檔老闆說,要一隻雞項!

廣東說的雞項、生雞、雞乸、扇雞,作為廣東人也不一定全知道

生雞,指的是童子雞,說到這裡,大家也是瞭然在心了吧,說的就是未娶老婆或未戲房事的公雞。年輕力壯,但還沒有完全長大的童子雞。在外地那裡也有一個叫法,是小公雞或秧雞公,這個時候的肉質是最好的,一般用來爆炒。大公雞一般不吃,肉質老也沒那麼好吃。還記得有一位網友給小編留言來著,說他們那裡有一道菜那叫一個好,比扇雞好吃多了,叫爆炒叫雞公,你們有吃過嗎?

廣東說的雞項、生雞、雞乸、扇雞,作為廣東人也不一定全知道

雞乸,用白話說出來的話,你可能就懂了。這乸字在白話中使用很頻繁,通常是指雌性的生物,廣東話常說的乸型,就是指娘娘腔了。這裡說的雞乸,就是生過蛋,而且養了有一定年限的雞稱之為雞乸,就是老母雞了。這除了下蛋以外,被宰後還是很有價值,廣東人喜歡拿來熬湯,非常有營養。老母雞由於長的時間長,肉中所含的鮮味物質要比嫩雞多,母雞的雞肉又屬陰,很適合產女、身體病弱者食用。

廣東說的雞項、生雞、雞乸、扇雞,作為廣東人也不一定全知道

雞公,是的,不是公雞,長得一定歲數的就叫雞公了,就是公雞的老去式。說到這裡,網友們一定表示抗議了,都給繞暈了,好好的一個公雞怎麼就分雞公和公雞呢。其實大家大不必太過在意,很多地方都沒有區分這個叫法的,統一都叫公雞或雞公,都是一種雞。而廣東這邊叫的雞公,一般是指一定歲數的老公雞,說到這裡,大家都懂了嗎?

廣東說的雞項、生雞、雞乸、扇雞,作為廣東人也不一定全知道

扇雞。在上幾篇的文章中,小編就介紹了這一種雞的由來,有興趣的可以翻上去看看,還是引起很多朋友們的注意。這雞生來就是雄赳赳的公雞,卻好鬥生事,體力消耗得快,不好飼養。而公雞老了肉質也不好,所以為了改變它的性情和肉質口感,從此就有了閹雞這門手藝,然後就有了閹雞這種美食,也就是扇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