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10大「典型」的溺愛形式 你中了幾條?

寵兒多不幸,嬌兒難成才,這是中國的一句俗語,它是在提醒為人父母如何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而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遺忘了老祖宗留下的遺訓,走向重智輕德的教育之路。

對孩子10大“典型”的溺愛形式 你中了幾條?

鄰家叔叔家有一位小我5歲的弟弟,從小就被當成小祖宗一樣伺候,家裡的任何好吃、好玩的全憑他一人發落,說是他的誰也不能碰。有一年暑假,叔叔嬸嬸大汗淋漓的從外面回來,把剩下的一半西瓜吃完了,當這個鄰家弟弟回家發現西瓜沒有了,翻了天似的哭鬧,非說爸爸媽媽偷吃了“他的”西瓜,叔叔無奈之下,頂著大太陽騎著自行車一刻不停地去鎮上給他買西瓜。

對孩子10大“典型”的溺愛形式 你中了幾條?

而如今呢,對爺爺奶奶目無尊長的小孫子,對爸爸媽媽拳打腳踢的熊孩子,不管是在玩具店還是大街上,都不難看到。我想問,這是孩子的錯嗎?孩子從懵懂無知到稱霸全家並非一日之功,我們與其羨慕別人家的的孩子,不如擺脫以下十大“愛的誤區”。

對孩子10大“典型”的溺愛形式 你中了幾條?

誤區1、家庭中享受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的地位高人一等,家長處處給予特殊照顧,比如:給孩子吃獨食,開小灶,大人不過生日,唯獨給孩子自己過生日、送禮物、買衣服……

這樣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會自感特殊,習慣於高人一等,必然會發展成自私、自大、沒有同情心、不會關心別人。

對孩子10大“典型”的溺愛形式 你中了幾條?

誤區2、過分關注孩子

一家人時刻圍繞著孩子轉,關照他,陪伴他。不管是親朋好友來家裡做客時,還是在眾人圈子裡,總是嘻笑逗引個沒完,有時候家裡大人把孩子圍成圈觀看孩子“表演”,並給出誇張的稱讚。

家長這樣的行為,會使孩子自以為自己是中心,別人都得把他當成太陽,這樣孩子將會失去很多朋友。

誤區3、常常輕易滿足孩子

孩子小時候要什麼,家長就輕易滿足孩子,讓孩子習慣了向家長無條件索取,必然會養成不懂得感恩父母、不知道珍惜、不體貼他人的性格。

對孩子10大“典型”的溺愛形式 你中了幾條?

誤區4、生活過於懶散

如果家長不加以控制孩子懶惰的行為,那麼孩子就離成功越來越遠了,俗話說“勤能補拙”,即使孩子天資不高,只要勤奮也差不了。如果一個孩子的飲食起居、玩耍學習完全沒有規律,睡懶覺、打遊戲到深夜、不按時飲食作息等。那麼孩子長大後也會缺乏上進心,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難成大器。

對孩子10大“典型”的溺愛形式 你中了幾條?

誤區5、祈求央告的教育

孩子的心理是,你越是央求他,他就越是扭捏作態。比如孩子不吃飯,家長一邊求,一邊哄,還答應他吃完飯去買玩具。

這樣的行為不但不能使孩子明辨是非,也難以培養出有責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喪失殆盡。

對孩子10大“典型”的溺愛形式 你中了幾條?

誤區6、家長對孩子的事情包辦代替

如果孩子四歲還要餵飯,五歲還不會穿衣,六歲從沒做過任何家務。那麼我認定你肯定是一個凡事包辦代替的家長。

沒有得到過動手能力培養的孩子,必然不會成為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積極上進的孩子。

對孩子10大“典型”的溺愛形式 你中了幾條?

誤區7、愛大驚小怪

孩子想要玩泥巴,太髒不能碰;孩子想要爬高,危險不可以;孩子摔倒了,驚慌失措的抱起來檢查有沒有傷到;晚上孩子想要出去玩,外面有老貓……

這些嬌慣的、大驚小怪的行為,最終導致孩子不敢去體驗嘗試,不敢離開父母一步,這就打下懦弱的烙印。

誤區8、剝奪孩子的獨立

結合第七條中的案例,孩子會變得膽小無能,喪失自信,對父母的依賴較強,往往還容易在家裡橫行霸道,一旦到外面就膽小如鼠,對孩子的性格發展極為不利。

對孩子10大“典型”的溺愛形式 你中了幾條?

誤區9、害怕孩子哭鬧

孩子哭鬧是宣洩情緒的一種方法,但是我們針對孩子的哭鬧和遷就要有個度,以免孩子利用哭鬧來要挾父母,成為他向你索取的利刃法寶。如果你一味的縱容,孩子一哭就妥協,那麼等有一天,他的要求不在你能力範圍之內的時候,將會展現出打罵父母無情的逆子一面。

誤區10、當面袒護

當孩子犯了錯,不但不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和承擔後果,還以孩子小為由出面袒護的家長。孩子會變得不分是非,沒有責任心和擔當,遇到問題只會推脫責任,不敢勇敢面對。這樣長大的孩子以後很難讓團隊接受,家庭也容易不和諧。

祝天下孩子們身心健康!好人一生平安!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