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茅藥酒風波「後時代」引發關註:養家餬口成爲員工最大難題

今年4月,鴻茅藥酒風波事件引發關注,鴻茅藥酒生產企業內蒙古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茅國藥)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幾個月過去了,目前企業現狀如何,是否已經恢復生產,企業管理者和員工如何看待這場風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前往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實地探訪鴻茅國藥廠區。

鴻茅藥酒風波“後時代”引發關注:養家餬口成為員工最大難題

未來生計令人堪憂

涼城縣位於內蒙古中南部,是蒙、晉、冀三省區交界地帶的中心,現有人涼城縣稅務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的三年間,鴻茅國藥納稅總額超4.3億元,尤以2017年最高。工廠裡的1000名員工,本地人佔了大部分。

正在維修設備的郝師傅向記者訴苦,風波事件前,同在鴻茅國藥上班的夫妻倆收入加起來有8000多元,在涼城縣屬於中上等收入水平。現在,妻子所在的生產車間放假,郝師傅只能拿到基本工資,一家人未來的生計令人堪憂。

“廠裡對生產線上的工作人員要求嚴格,每個月組織十幾次質量管理培訓,全員還要參加GMP生產質量標準考試。比起國營體制年代,現在的設備先進,生產流程管理規範。”郝師傅感慨,工廠的福利待遇也讓當地人羨慕,一日三餐免費,每年組織旅遊,家裡有困難還能得到廠裡的額外補助......

像郝師傅一樣,夫妻倆人同在鴻茅上班的有很多,還有一人上班養活全家的。鴻茅風波事件令他們始料未及,眼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生計。

鴻茅藥酒風波“後時代”引發關注:養家餬口成為員工最大難題


盼望懸著的心早日放下

邢主任,在鴻茅國藥生產中心上班,負責辦公室行政工作,是鴻茅十幾年的老員工,涼城縣人。2008年,小邢通過招聘考試如願進入鴻茅國藥,從基層員工做起,一步步升到主任。

看著往日熱鬧的廠區日漸冷清,邢主任雖然在崗,心裡卻不踏實。邢主任說,最近有好幾次被路上的出租車司機問起工廠幾時恢復正常生產,抱怨這幾個月來,打車的人少了。工廠陷入低谷,不僅出租車,附近餐館、賓館、副食店的生意,也都變得不景氣。

邢主任覺得,在鴻茅上班十幾年,他親身體驗和感受到的鴻茅遠不像網上一些人說的那樣。每當看到網上一些非專業人士對鴻茅藥酒的妄議,心裡就說不出的委屈和難過。近幾個月的輿論風波打破了縣城人們的正常生活,包括自己的。雖然廠裡依然為放假員工交著“五險一金”,辦理離職的員工還是在持續增加。不難理解,家庭經濟來源完全依靠酒廠的員工,他們必須面臨的現實問題,是如何養家餬口。

鴻茅藥酒風波“後時代”引發關注:養家餬口成為員工最大難題

鴻茅應學會在新輿論環境中成長

民國時期,綏遠省政府編印的《綏遠概況》記載,鴻茅酒“銷路亦廣,蒙人尤珍貴之。苟能明其製法,設立大規模工廠,加意製造,定能推銷全國。”但在過去,制酒作坊多次瀕臨倒閉。後來,縣裡派來新廠長胡勇,希望能扭轉企業的經營局面。

經過幾年的努力,1995年,鴻茅藥酒銷量實現了第一次飛躍,成為縣裡的第二大納稅大戶。胡勇廠長回憶,1991年至2003年,在他任廠長期間,冬天常有患腰腿疼的涼城人來酒廠買散袋藥酒。胡勇說,由於藥酒價格高,當地居民收入低,那段時間,還為本地人特批了一個價格。

2002年後,一度紅火的國營企業,因為多次改制不成功,連年虧損,長期停產。直到2006年末,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兩級政府招商引資,重組了這家老企業。

作為老廠長,胡勇一直關注著企業的成長。“不曾料到的是,本地人一直引以為豪的鴻茅藥酒,突然在互聯網上被傳成了毒酒,企業也因此受到巨大沖擊。”老廠長語重心長地說,鴻茅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遭遇的劫難並不少,而品質是鴻茅屹立不倒的根本,真心不希望看到自己付出心血的企業因為這次輿論風波而就此衰落。

鴻茅藥酒風波“後時代”引發關注:養家餬口成為員工最大難題


鴻茅國藥的發展不該就此中斷

作為國家食藥監局批准的甲類非處方藥,鴻茅藥酒採用的是代理商經銷模式,在全國20萬家藥店終端售賣。2017年,鴻茅藥酒的銷售量為1600萬瓶,創歷史新高。

今年4月風波事件發生後,鴻茅藥酒的銷量直線下滑,目前銷量只有去年同期的30%。來自零售藥店的反饋是,中老年人是鴻茅藥酒日常主力購買人群,節日期間則主要是年輕人買給長輩。事件發生後,子女不讓老人再喝鴻茅藥酒,中年人受到輿論事件影響不敢買,成為銷量下降的主因。

鴻茅藥酒的配方自古沿襲至今,在古法配製技藝傳承的基礎上,採用現代工藝,按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進行生產。輿情發生後的4月至5月間,藥監部門對鴻茅國藥進行了多次飛行檢查,結果均符合規定,而在之前的歷年曆次飛檢中,鴻茅國藥也未發現過問題。

5月,有關部門委託山西醫科大學司法鑑定中心對鴻茅藥酒進行了毒性成分分析,檢驗結果顯示:三個批次的鴻茅藥酒均未檢有毒物質。6月到7月,廣州、南京兩市藥檢所也分別抽取流通環節不同批次的鴻茅藥酒進行全項檢驗,結果也都符合規定。

身處輿論漩渦中心,鴻茅實業總裁段炬紅坦承,過去鴻茅藥酒確實存在著營銷過度依賴廣告的問題,對下游經銷商和零售藥店擅自發布違規廣告也缺乏有效監管,鴻茅國藥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主體責任。企業今後將從事件中吸取教訓,嚴格自律,規範廣告宣傳。

鴻茅國藥的經歷也讓現任董事長鮑洪昇深刻認識到,培育一個品牌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毀掉一個品牌可能就在頃刻間。以前企業只看重市場佔有率,忽略了廣告宣傳方面的管理,致使有著279年曆史的企業歷經風波。但無論如何,作為涼城縣的支柱產業,以及當地一部分百姓的經濟來源,鴻茅國藥的經營者可以擇優選擇,但企業的發展不該就此中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