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農民借500塊翻身!從吃冷飯、睡車站到上市公司董事長!

上世紀80年代,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華夏大地時,也帶著眾多溫州人像勤勞成性的蜜蜂般飛遍全國,蔡標榮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如同大多數外出奮鬥打拼的溫商一樣,年少離家創業,從叫賣紐扣起步到如今躋身手錶行業“第一梯隊”,成功打拼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這背後有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艱辛歷程呢?

今天我們就跟隨著鏡頭一同回顧河南省金爵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標榮三十多年來的創業故事。

溫州農民借500塊翻身!從吃冷飯、睡車站到上市公司董事長!

蔡標榮,溫州永嘉人,1962年11月出生,現任河南瑞豐錶行有限公司董事長、河南金爵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州溫州商會黨委書記、溫州市在豫溫州商會黨工委書記、鄭州市管城區政協委員等。

曾榮獲“溫州市招商引資先進個人”、“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中國改革報社和中國經濟導報社“2014中國改革十大傑出企業家”、“第三屆鄭州市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等稱號。

“農民”與“表業大亨”,這兩種身份讓人很難劃上等號。歷經三十年的奮鬥,永嘉人蔡標榮在中原大地——河南鄭州實現了這樣華麗的轉身。

/01/

懷揣500元開啟異地經商之路

1988年,他隻身一人離開家鄉,揣著借來的500元錢來到了位於中原大地的河南。

藉助永嘉服裝輔料產銷基地的優勢,初到河南鄭州的蔡標榮選擇從事鈕釦、拉鍊等服裝輔料生意。

溫州農民借500塊翻身!從吃冷飯、睡車站到上市公司董事長!

“那段時間最艱苦,也最值得回味。那時候我吃過冷飯,睡過車站,曾經頂風冒雪穿越在大街小巷,但最終還是堅持下去了。”蔡標榮回憶說,隨後他瞄準商機,開始經銷錶帶,並逐漸走進了與手錶結緣的世界。

轉戰手錶經銷界後,蔡標榮曾擔任過永嘉飛達錶帶廠業務經理、該錶帶廠駐鄭辦事處經理等職務。不滿足於現狀的他,而後涉足鐘錶行業,出任溫州金時達鐘錶實業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經理。

溫州農民借500塊翻身!從吃冷飯、睡車站到上市公司董事長!

賺到創業資本後,2000年1月,他正式創辦鄭州維多利亞鐘錶貿易有限公司,迅速成長為行業內的佼佼者,並於2010年轉型發展成為河南瑞豐錶行有限公司。

目前,瑞豐錶行已擁有自營店和合作店60餘家,年銷售額更是超過億元人民幣。“我的經歷可能是很多在外溫商創業時都曾遇過的。”蔡標榮坦言,自己的故事是眾多溫州商人創業的一個縮影——對於每一個沒有背景、白手起家的溫州商人來說,走過的路都註定不尋常。

溫州農民借500塊翻身!從吃冷飯、睡車站到上市公司董事長!

/02/

旗下公司已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稱呼蔡標榮為“表業大亨”,這並不誇張。無論是勞力士、歐米茄、浪琴、雷達等國際頂級鐘錶品牌,還是飛亞達、天王、羅西尼、依波等國內知名手錶品牌,都與蔡標榮的錶行建立起了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其合作品牌多達40多個。

蔡標榮更是一舉拿下了天駿、綠琴、依保路等國際品牌的河南省級代理權,成為名副其實的河南“手錶大王”。瑞豐錶行的專櫃也從鄭州的商場專櫃迅速發展成河南省各地市乃至河北省各地市高端商場裡的連鎖店與名錶專櫃。

溫州農民借500塊翻身!從吃冷飯、睡車站到上市公司董事長!

蔡標榮並未停止自己的創新之路,2012年,他創辦了河南金爵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增加智能手錶研發、製造、銷售等業務,並開始涉足智能家居領域,再一次走在了同行業前列。

2017年2月16日,金爵智能公司在北京舉行新三板上市掛牌儀式。

/03/

帶頭捐款捐物成商會“慈善標兵”

除了是一名成功的商人,蔡標榮還有另一重“紅色”身份:鄭州溫州商會黨委書記、在豫溫州商會黨工委書記。

溫州農民借500塊翻身!從吃冷飯、睡車站到上市公司董事長!

商人不能只會賺錢,還要常懷感恩之心。”訪談期間,蔡標榮不時提到的這句話,讓人印象深刻。現實生活中,蔡標榮一直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句話。

在蔡標榮的帶動下,會員企業紛紛行動,回報社會、奉獻愛心在鄭州溫州商會內蔚然成風。

每逢重大節日,商會都會組織開展慰問幫扶活動,對貧困鄉親進行捐贈解困,該商會還發起倡議為會員趙大潘身患白血病的的兒子趙錦孝募捐5萬元。該商會副會長王日榮建立“萬佳匯慈善愛心基金”,捐資300萬元用於愛心助學,副會長江義清為家鄉瑞安修路捐資60萬元等。

溫州農民借500塊翻身!從吃冷飯、睡車站到上市公司董事長!

蔡標榮表示,吃水不忘挖井人,三十年的奮鬥打拼,使他懂得先做人後做事的道理,懂得了誠信、品德是創業成功的基石,同時也懂得了奉獻的價值——要捨得付出,才算是真正的收穫。

蔡標榮說,自己從事手錶行業這麼多年,目前企業可以說是機遇和挑戰並存,他希望借回鄉投資契機,在溫州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同時將電商擴大化。目前,他投資上千萬元的鐘表大樓項目也已在溫落地。


溫州農民借500塊翻身!從吃冷飯、睡車站到上市公司董事長!

數十年的拼搏,數十年的沉澱,從溫州到鄭州,從最初僅有五人的小公司發展到銷售網絡遍佈河南、河北兩省各地級市的大企業。

一路走來,我們在蔡標榮的身上,不難看到溫商那種特有的創新能力,和對市場敏銳的把握能力,我們也希望蔡標榮能在家鄉找到自己新一輪的增長機遇。

來源:綜合溫商迴歸面對面、中原人物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