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能力建造10萬噸級航空母艦嗎?爲什麼?

杜達特洛夫斯基


日本有能力建造10萬噸級航空母艦嗎?如果來貨組裝的話別說10萬噸的,就是20萬噸的航母,日本都能造出來。

但是如果說日本想要自行建造10萬噸級航空母艦?


十年以內不要想。

航空母艦是一個涉及到現代工業方方面面的,工業的結晶。所以不是你說造就能造的。

如果說日本想要到航母的話,他先得知道自己需要造航母,然後燉出一大包的相關論文,並且通過了日本政府的審批,然後才能正式立項。這個環節就能卡他兩年。


而且在正式立項以前,日本那種先得砸它個一二百億日元,進行相關工業的研發。(航母用的蒸汽輪機。傳動軸變速齒輪箱,甲板,以及航母專用特大號相控陣雷達。基本全都是航母專用的。都得專門研發。就算一切順利,這個環節也得耗費他五六年時間

當然,日本造航母還是有優勢的,比如說船臺港口起重機,龍門吊,日本都有現成的,造船工業方面,日本也有現成的。但是這也得為製造航母升一下級啊,

所以這也得花個一兩年時間。

然後還有日本的艦載機方面的問題。畢竟也不要求日本自己造艦載機的,畢竟製造艦載戰鬥機對日本要求實在是忒高了。然後,就算他剛開始打算造航母,就直接下購買二十三十架f35b的訂單。如果美軍不打算特地扶持的話,然後日本就慢慢等吧,我記得好像f35訂單,已經排到2025年至2028年了。這個你慢慢等吧。


日本,就會發現噩夢來了,因為一步到位就要生產10萬噸級的航空母艦導致,問題百出(英國從2萬噸的無敵跳到6萬噸的女王出現了多少毛病,然後再打個次方就差不多了)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日本造船業相當發達,這是毫無疑問的,2016年底,日本船企手持的訂單總量超過韓國了,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我國。日本海自的出雲、日向雖然名為“直升機驅逐艦”,實際上就是直升機航母,也被外界稱為“準航母”。尤其是出雲號,艦長:248米。飛行甲板寬:38米。標準排水量:19500噸。滿載排水量:27500噸。最大航速:30節。這比意大利海軍的“加里波第”號輕型航母、西班牙海軍的“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輕型航母的排水量還要大。


出雲號與日向級一樣,採用的仍然是全通式飛行甲板、右舷艦島等佈局,這與現代航空母艦的佈局完全一樣。出雲級“準航母”,可以看作是日向級的“放大版”,可搭載14架直升機,日向級搭載直升機數量為11架。目前,出雲、日向都無法搭載固定翼艦載機,只能搭載直升機。日本防衛省正在尋求將出雲號改裝為輕型航母,以便其能夠搭載F35B型艦載戰鬥機,需要對其防衛大綱進行改動。目前,還沒有日本計劃購買F35B戰鬥機的消息,而日本購買、組裝的F35A無法作為艦載機使用。


日本有能力建造10萬噸級的航空母艦嗎?為什麼?

航空母艦與核動力潛艇等屬於進攻型的武器,日本受和平憲法的限制,是不能研製、裝備航空母艦的。和平憲法,是日本發展航空母艦最大的障礙。其次,日本的軍工製造業也是其發展航母的一個問題。很多人說“如果沒有美國的限制,日本二、三年內就能造出航母”,這種說法要麼是對日本軍工製造業不瞭解,要麼就是在鼓吹日本。不能否認的是,日本的科技確實很先進,經濟相當發達。但有一點需要注意:民用科技不等於軍用科技,軍用科技也不代表民用科技。


日本二戰時期就是個海軍強國,其實力能夠排進世界前三,日本與美國的航母大戰更是世人皆知。有人說“幾十年前日本就能造航母,現在更不是問題”,要知道二戰時期的航母與今天可無法相比:只要距離足夠,現在一艘先進的驅逐艦,就能夠滅了二戰時期的一個航母戰鬥群。

不考慮其受和平憲法的限制,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得有前提條件:

一、日本不依靠外力幫助,獨立自主建造航空母艦。在這個前提下,目前日本自己是無法建造航母的,更不用提什麼十萬噸級的大型航母。日本現在的出雲級準航母用的LM-2500 IEC燃氣渦輪主機與LM-500燃氣渦輪發電機,是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授權下由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IHI)生產的。其它如艦用航電系統等,得多都得依靠從美國進口,或者是依賴美國提供技術。出雲號想要改裝成輕型航母,必須依靠美國的技術支持,依靠日本自己,那就得把軍工業的短板都補齊了。

日本獨立建造航母,艦載機就是必須得解決的。目前日本國產戰鬥機需要的核心裝備基本上都來自於美國,或者是在美國的技術支持、授權下生產的。日本並不具備獨立研製、生產戰鬥機的能力,想要自己研製艦載戰鬥機,這中間的難度可不是靠嘴能夠解決的,而且研發需要時間,二、三年是不用想了——這可不是想研發就能研發出來的,航空發動機同樣依賴於美國,更何況日本戰機研製的體系並不完整。

彈射系統是另一個日本不具備的技術,當然了也可以研發,同樣需要時間,或者是乾脆採用滑躍起飛。無論是採用哪種起飛方式,日本都不具備這個技術,需要從頭來。至於有人說“二戰時期日本就具備建造航母的技術”,對於這種說法也只能呵呵了:現在是21世紀,用幾十年前的技術能造出來個什麼怪物?這是想送去博物館,還是想造個“靶船”?



航母的動力也是個問題,無論是常規動力,還是核動力,日本都需要研發。直接拿過來就能用的航母動力系統,日本還沒有。航母建造,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而日本的軍工製造業經過這麼多年的“剦割”,早已並不完整,缺腿的地方太多。關鍵的核心設備、技術都掌握在美國人的手裡,這也是美國控制日本的一種手段——離開美國,日本的軍工製造業就會“半癱”。這從日本自衛隊的裝備上就能夠很清楚的看到,其坦克、裝甲車、飛機、艦船等等,有多少是日本獨立製造的?



二、美國向日本提供大力支持,幫助日本建造航空母艦。就像印度一樣,印度雖然自己造不出來,但是能夠買來。如果美國向日本提供技術、設備上的支持,以日本造船業的實力,造個十萬噸級的航母不成問題。這是可以肯定的,日本是傳統造船強國,實力不容小視,絕非印度之流可比。由日向到出雲,日本就是在為航母建造積累經驗、培養人才,可以說是正處於航母建造的技術積累階段。假以時日,日本一定會擁有研製出航母的能力(關鍵技術還需美國提供支持)。



結束語,儒道之主認為:日本現在還不具備獨立建造航母的能力,未來也不會具備這種能力。美國雖然支持日本擴軍,鼓動日本修改和平憲法,提高其軍力,但是這種關鍵性武器裝備的核心技術、設備必須掌握在美國的手裡——美國要的是一個強大且受控制的日本,掌控其核心技術,是美國必須做的事。美國可以放鬆鏈子,但絕不會徹底鬆開。


儒道之主


沒有了。

現代航母和二戰時期的航母根本就不是一種東西了。日本在二戰的時候可以造出大和戰列艦和信濃號航母,但並不代表日本現在可以造出一艘現代化的航空母艦。

在二戰期間日本竭盡傾國之力建造了三艘大和型艦,其中前兩艘大和艦為大和號和武藏號戰列艦,第三艘則是信濃號航母。

說到日本航母就先說下信濃號航母吧。

當年為建造信濃號在日本的橫須賀港設置了一個專門的幹船塢,現在已經成為歷史遺蹟了。

而信濃號航母是日本最接近於現代航母的一艘船,可惜命運多舛。它的標準排水量達到62000噸、滿載排水量高達71890噸。直至美國的小鷹號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在1960年下水後它的噸位記錄才被打破。然而噸位並不代表航母的優勢,信濃號在出海17小時後即被美國的射水魚潛艇發射的魚雷擊沉。除了日本海軍喪門星雪風號伴隨航行這一因素不提,信濃號航母自身的問題點實際頗多。

首先出於趕工出來的航母本身大量管線直接擺放到通道上,導致航母內部各個艙室的水密門無法完整關閉、航母本身的設計導致螺旋槳不能長時間高速工作、雖然考慮了針對於航空炸彈的攻擊但對魚雷的防護薄弱、內部艙室佈置不合理無法進行損管、飛行甲板安裝裝甲導致重心過高而移除船身裝甲……

等等的一切,導致後世對信濃號的評價就是——在被魚雷命中時就註定要沉沒。相對於大和號的強悍防禦(“大和級”被一枚魚雷命中時無須脫離戰列、兩枚時依舊有著戰鬥力、三枚時也不會沉沒、還可返回基地的方針來計算其進水量……)來說,信濃號其實就是海面上浮動的棺材。


而以上這些就是日本當年製造航母的最高水平。


在戰爭結束前夕,日本由於保密緣故大規模的銷燬戰艦的設計文件和資料,導致日本在戰後軍艦設計上倒退了數十年。甚至在二戰結束後,在建的大和級第四艘艦也被迫拆除。因此日本在大型戰艦的研製和開發上現在甚至比不上印度。


商業造船可以達到10萬噸、20萬噸、30萬噸,但對於商業造船來說需要考慮的事情是和平時期的運輸;戰艦不同,戰艦需要考慮的是對抗對方強大到變態的武器,10萬噸的航母日本是很難再造的,甚至說日本重新啟動橫須賀港的幹船塢也再也找不出信濃水平的常規動力航母的。


這點問題大家可以放心了。


軍武數據庫


我是“麻辣戰爭”頭條號主編龍舞風行,以日本目前的軍事工業能力,要造10萬噸級的航空母艦,甚至是核動力航空母艦,都不成問題,但是,航空母艦上的許多關鍵技術,日本還有缺失,如果沒有美國的技術支持,要完全獨立的建造一艘10萬噸級的航空母艦,困難很大,但不是不可克服,只是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日本因為是海島型國家,其造船業無論是產能還是技術都很強大,擁有橫濱、長崎、神戶、大阪和東京五大造船基地,十幾傢俱有建造軍艦能力的大型造船廠,已經建造了幾艘所謂直升機護衛艦的準航母。

早在1970年,日本就建造了核動力商船“陸奧”號,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早就掌握船用小型核動力裝置的國家,因此,即使建造10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日本的造船工業也能完成。

但是建造航母不僅僅是造一個艦體,還有很多核心技術,例如蒸汽彈射器,電磁彈射器,艦載機,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等等。

日本缺少的核心技術之一就是彈射器,即使是蒸汽彈射器,日本也沒有,如果沒有美國的技術支持,日本依靠自己研發,並非不可攻克,只是研發週期長,價格昂貴。至於電磁彈射器,美軍剛剛在福特級航母上安裝,還有一堆技術問題沒有最後攻克,日本想得到美國的電磁彈射器,短期內不可能。

艦載機是日本缺少另一個重大核心技術,日本本身沒有艦載機的研發和生產能力,現在從頭開始研發,恐怕航母都完工了,艦載機還沒研製出來,而且即使研製出來,能否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也是很有疑問的,如果僅僅研製一款落後的艦載機,裝備在10萬噸級的大型航母上,就沒有太大意義。

所以,如果日本想獨立建造航母,沒有美國的技術支持,也能勉強建造,但是技術上肯定不夠先進,時間花費很長,至於價格肯定是驚人的天價。

關注“麻辣戰爭”頭條號,關注世界軍事分析。


麻辣戰爭


建造航空母艦需要船塢,目前日本是具備能夠建造10萬噸級的船塢的,從硬件上看如本的確具備這個能力。從軟實力看,日本目前已經建造了包括日向級和出雲級在內的直升機驅逐艦,其實從外形看,日本所謂的直升機驅逐艦就是具備直通甲板的兩棲登陸艦。


日本在大型水面艦艇上是不斷的嘗試,包括目前的出雲級兩艘直升機驅逐艦,據說稍微加以改裝就可以實現攜帶F-35B戰鬥機的能力。但是日本建造10萬噸級得航空母艦將會遇到幾個問題。

航空母艦已經不是屬於防禦性的裝備了,如果要建造就勢必要突破和平憲法的限制。另外10萬噸級的航空母艦所需要的動力也是日本無法解決的,因為日本還沒有相關船用核反應堆的研製能力。


10萬噸級的航母就需要使用彈射器,這個也是日本所欠缺的技術,包括艦載機,日本目前裝備的F-35A是不能用於航空母艦的,這個將會給日本出另一個難題,購買還是自己研製。


其實日本有沒有能力建造航空母艦真正決定的力量在於美國,美國說不,日本就不可能有任何突破。


鷹眼戰情室


首先來說,日本的造船業還是非常發達的,而且技術先進種類齊全,在上世紀70年代,日本船企的造船能力,一度佔到全世界造船總量的50%以上,但是隨著後來中、韓造船業的崛起,日本造船業霸主的地位開始逐步衰退,以現在年造船總噸位來計算,日本僅相當於我們的四分之一(1800萬噸/年),並且全世界前十大的造船企業現在日本也僅剩下“今治”與“三菱重工”這兩家船企,但即使如此,日本的造船業也遠談不上沒落,與美、俄相比還是非常強大的,就在去年,日本船企的“手持訂單”總量還超過了韓國,儘管這個時間用的稍久了一點(從1999年至2017年日本船企追韓國追就近20年)
圖注:目前日本最大的造船廠之一,今治西條工廠。


但以上的僅指民用造船能力……眾所周知,軍用艦船與民船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一概而論,日本與中、美、俄這些頂級軍工強國在造船業本質上有根本的不同。

就拿美國來說,美國在造船領域屬於“民用差、軍用強”,目前美國的民船工業已經萎縮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了,自己的民船行業只造一些上千噸的小漁船,大型船企只剩一個“Huntington lngalls工業公司”,而能造十萬噸以上級艦船的也只有一個“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造福特號那個),但是誰會質疑美國的軍用艦船建造能力?


而俄羅斯則屬於“民用差、軍用更差”的地步,俄羅斯自前蘇聯解體以後,船舶、大飛機等重工業製造能力萎縮嚴重,目前俄羅斯每年的軍、民艦船建造總噸位僅有400多萬噸,不到日本的四分之一,並且唯一有能力建造大型艦船(航母)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還在烏克蘭,前幾天還“破產了”,可以說目前俄羅斯已經完全喪失了“大型軍用艦船的建造能力”。

而我們則屬於“民用強、軍用更強”,我們在軍用大型船舶建造能力上缺失的主要就是“經驗”,目前我們還沒有“十萬噸級航母以前大型船舶的建造經驗”,所以我們的航母發展路線一直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路線,為的就是要一步步紮實穩健的實現我們的“航母夢”。


而日本的不同在於,日本是“民用強、軍用弱”,很多人可能要拿日本二戰時期的造船能力與現在的先進艦船相比,而這完全就是個“偽命題”,過去二戰式那種以木製甲板、蒸汽輪機為主要動力的老式軍艦,與現在的高科技軍艦有本質的不同,無論是建造方式與技術含量都不能同日而語,我們自然不能放在一起比較。

而且關鍵是,現在的日本的軍用艦船建造能力,由於受日本“和平憲法”的限制,日本不能向國外出售軍艦,而日本海自的訂單又極其有限,而沒有訂單自然就捨不得投入,沒有投入也就沒有發展,所以自二戰後起,日本的軍用艦船設計建造能力就開始逐步萎縮,現在日本每年的軍艦服役數量也就一兩艘,和我們80年代最窮的時候差不多(當然,艦船噸位質量也不同)。


同時,日本目前水面大型艦船的全系統的設計整合能力、大型複合構件的設計能力基本都被美國所把持,日本根本就沒有設計整合大型水面艦船能力。

大型航母不是民船,不是說給船廠下個訂單造就可以了,它需要的是數千家配套廠家的相互協同,日本可以買美國的彈射器、阻攔索,也可以買英國的燃氣輪機、或者用川崎重工的蒸汽輪機,但其他的配套零件呢?每一樣都需要其他各個廠家從無到有的協同配套生產。


為什麼我們經常嘲笑三哥的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就是自己造了個“殼子”,還不是因為三哥自己根本沒有相配套零部件的加工製造能力,一切都只能是買、買、買,但就算是一切都買來了,航母就可以造出來嗎?那還需要強大的設計整合能力,強大的運籌規劃能力。

大家還記得“瓦良格”號航母之父;“馬卡洛夫”關於“瓦良格”完工到底需要什麼的那句名言嗎?

“蘇聯、中央、軍事委員會、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還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它,可這個國家已經不了?


而這,還僅僅只是需要完工一個滿載60900噸的中型航母而已,如果想從頭開始建造一個十萬噸的重型航母,需要的只會比這更多。

而這一切,日本目前都沒有!


軍事小科普


日本現在是造不了10萬噸航母的。日本不缺錢,造船工業很強,核工業也世界領先,強的方面我們承認,但是也沒必要嚇唬自己,將日本吹上天,捧成神,那就沒有必要了。日本造軍艦的能力現在遠遠不如中國。中國現在造航母也是非常謹慎穩妥的,不會一步到位搞十萬噸巨型航母,日本更沒有這個能力。承認自己國家很強大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麼?

圖一:建造核航母是很難的事,美國也吃過大虧。企業級可恥地失敗了,只有企業號一個獨苗。

目前世界上惟一能造10萬噸航母的只有美國,這麼大的噸位,惟一靠譜的動力也只有核動力。強如美國,造10萬噸的航母也不是一步登天的,得一個一個餅吃。二戰以以後,美國的航母越造越大,先是6萬噸福萊斯特級,然後是8萬噸級的小鷹級。這兩級都是常規動力。

美國造航母的經驗如此豐富的情況下,但是在第一代核航母企業級吃了大虧。核動力航母跟常規航母不光是建造難,服役後保養更難。企業級只有企業號一個獨苗,沒有量產。原因就是技術不成熟,造價昂貴。美軍一度回過頭來,追加訂購常規的小鷹級航母。同時加緊研製第二代核動力航母,也就是現在大名鼎鼎的尼米茲級。

圖二:出雲級是日本最大的主力艦,不到3萬噸的船,拍出10萬噸鉅艦的感覺。這攝影師是不是得加個雞腿啊。

很多人有誤解,動不動拿十萬噸貨船說事,其實造航母跟造商船是兩碼事。能建十萬噸以上的商船或是貨輪的國家,並不代表著能建十萬噸以上的航母。用不太精確但通俗易懂的說法,貨輪的結構就是一個大鐵皮殼子,薄皮大餡結構簡單。而航母不一樣,它象是一個蜂巢,結構非常複雜精巧,劃分為幾大區域,每個區域設置了無數小艙室。這些功能艙室的設置想要整明白,非常困難。

拿日本的核動力貨輪陸奧號來說事,就更不靠譜了。陸奧號可是用飯糰去堵屏蔽核輻射的鉛板上的漏洞的啊,親。陸奧號還不到1萬噸啊,親。這貨下水後用了差不多20年才算能航行啊,親。這貨也就是展示了環球航行一年後就被勒令拆除反應堆了啊,親。不到1萬噸的垃圾動力,去驅動10萬噸航母麼?用這條破船去推測日本能造10萬噸的航母,得有多大的勇氣。

圖三:有個別網友希望日本能造10萬噸航母。辦法還是有的,跪求美帝技術轉移現在的尼米茲級唄,看看美帝給不給呀。

日本近期想造10萬噸航母,不光是錢的事,也不光是買部件的事,小到彈射器、攔阻索,大到核動力反應堆,遠程相控陣雷達。而是日本沒有完整的設計能力和集成能力,惟一的辦法就是美國給日本全套圖紙,派人現場指導,手把手的教。日本目前最大的主力艦也就是出雲級而已,從不到3萬噸,想一步跨到10萬噸,洗洗睡吧。步子太大容易扯到那啥。


厲兵


核動力的暫時還找不出。其它的都沒問題。日本的整個工業體系還是很完備的,造船能力也是全球數一數二的。


天地1024


客觀認為日本目前沒有能力建造10萬噸的航母,但是如果讓日本去研發,有足夠的經費運作,那麼日本可以在5至10年之內獲得這樣的航母。論造船業,日本是相當發達的,日本主要造船廠比如三菱重工在1938年就造過大和級戰列艦。

造船能力方面日本沒有質疑,在使用航母方面日本二戰時期也有多艘航母,問題在於美軍是否同意日本造航母。

10萬噸級航母屬於進攻性武器,萬一哪天日本翅膀硬了,連美軍都看不爽了,那麼這時候美軍就知道痛了。至少從目前看,美軍也不可能同意日本造10萬噸航母,但這確實也是日本的航母,畢竟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至今還在,骨子裡就是這樣。

美軍現在也是養虎為患,日本正在掌握最新的反導技術,還有運載火箭技術,完全有可能變成彈道導彈。


川陀太空問答


造不造得出與你我沒關係,我想對日本不難吧,日本在玩航母時我們還在玩小三板,關於航母問題……我想沒資格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