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戰敗因火山?印尼火山致滑鐵盧大暴雨 上演現實版「蝴蝶效應」

拿破仑战败因火山?印尼火山致滑铁卢大暴雨 上演现实版“蝴蝶效应”

拿破崙戰敗因火山。“一隻南美洲熱帶雨林中的蝴蝶扇動一下翅膀,在2周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是詩意化的“蝴蝶效應”。而在現實中,這種效應具體體現為,印尼的一場火山爆發,導致拿破崙在小半個地球以外輸掉了滑鐵盧戰役,從而改變了世界歷史。

在滑鐵盧戰役的2個月前,印尼松巴瓦島坦博拉火山劇烈噴發,造成10萬人死亡,並向大氣中噴射了高達62英里的火山灰。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帶電的火山灰“短路”了大氣層上方、在雲層形成中扮演重要作用的電離層。

緊接著,這種現象導致當時的雲層額外密集,給整個歐洲帶來了大雨,以至於滑鐵盧地區的道路泥濘無比,並在氾濫西皇帝的戰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項目首席科學家根格博士(Matthew Genge)說:“以前,地質學家認為火山灰會被困在較低的大氣中,因為火山的羽狀流上升很快。然而,我的研究表明,火山灰可以通過電力射入高層大氣。” 一系列的實驗和計算機模擬表明,直徑小於20萬分之一米的火山顆粒,在大型火山噴發時可能被推進電離層。

根據這篇發表在《地質學》雜誌上的研究論文,這些顆粒擾亂了電離層的電流,導致了雲層的異常形成和降雨。1991年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爆發後,電離層也發生了類似的擾動。

根格博士補充道:“雨果在小說《悲慘世界》中描述了滑鐵盧之戰:‘不合季節的烏雲足以導致一個世界的崩潰’。而現在,我們距離了解坦博拉火山在這場戰爭中的角色又近了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