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來聊聊二胡快弓的顆粒性,什麼?你是新手?那也得看看!

二胡裡面快弓其實屬於技巧中的高難動作,同時也是二胡基本功的一個難關。我們有些中老年朋友在練琴的時候,尤為感覺困難。而我們在一些教材或者論述快弓的文章或視頻中,經常提到二胡快弓的顆粒性。那快弓的顆粒性究竟是什麼呢?

今天咱們來聊聊二胡快弓的顆粒性,什麼?你是新手?那也得看看!

首先我們要確立一個快弓顆粒性的概念。通常對快弓效果的要求是:發音清晰飽滿、乾淨利索、時值均等、換弦換把不露痕跡。而發音的清晰飽滿是跟手指按弦與胡弓擦弦的力度配合有關,不拖泥帶水,發音結實而不虛飄,乾淨利索。而顆粒性的提法正是反映了快弓的本質特徵。顧名思義,所謂顆粒性,即快弓的發音,每個音符都像“顆粒”一樣,一顆顆、一粒粒似的結實、清楚、利落,而且每一粒的大小都一樣。簡明扼要的概括了快弓的音型特徵。那我們是否可以這樣來界定:顆粒性是對快弓質感的一種形象的描述,反映了快弓的音型特徵,是衡量高質量快弓的一個標誌。

今天咱們來聊聊二胡快弓的顆粒性,什麼?你是新手?那也得看看!

那麼快弓顆粒性具有什麼特徵呢?其實顆粒感不是一種定量的硬指標,而是定性的主觀感受。彈撥樂器,例如琵琶的樂音,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樂器,例如揚琴的樂音,如崩豆跳蕩。它們都具有明顯的顆粒性。但是把顆粒性運用到二胡的快弓上來,就有了區別於其他樂器的特殊含意。彈撥樂、擊打樂的顆粒性,是彈出來的、打出來的;二胡的顆粒性是拉出來的,是弓弦摩擦出來的。彈撥、擊打樂器的顆粒感是單體的小顆粒,兩個音符之間是斷開的,其聲音的特徵呈點狀,波形是尖柱形。而二胡快弓的顆粒感是連續的塊狀顆粒,首尾是相連接的。其樂音即不是球狀,也不是棗核狀,而是一條線段,兩個樂音之間是線段與線段的緊密連接。即使極快速的快弓聽起來像點狀,但把它放大,仍然是更小的線段。

因為快弓樂音的形成是靠弓毛摩擦琴絃的時間和距離,雖然弓毛在琴絃上的走距不足1釐米,但它也是線段而不是一個點。用顆粒之感來突出快弓的質感,要把快弓短促的線段,演奏成塊狀大顆粒的感覺。塊狀的大顆粒之間的銜接不允許有空隙,要做到天衣無縫,以此來提升快弓的高水平、高質量。這是弓弦樂器二胡所獨有的特點,這也是快弓與跳弓的區別。

今天咱們來聊聊二胡快弓的顆粒性,什麼?你是新手?那也得看看!

今天呢先跟大家聊到這裡,明天咱們再從快弓的顆粒性是如何形成的,形成的要素來繼續解說一下二胡快弓顆粒感的問題。如果有吐槽的不妨咱們評論區一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