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雍正剛當上皇上就要殺鄔先生?

雨寒風


雍正皇帝的性格具有兩面性:說是一套做是一套、明處一套暗裡一套、外朝一套內廷一套。胤禛之所以能登上皇位,主要不是因為他比其他兄弟聰明,而是因為他性格的兩面性。

胤禛在做皇子的時候,能夠“掩短顯長”:其長,誠孝皇父、友愛兄弟、勤勉敬業;其短,殘忍苛刻、猜忌多疑、虛偽急躁——虛偽造作將“殘忍苛刻、猜忌多疑”的性格掩蓋,特別是把自己貪祿天位的想法隱藏起來。

所以在角逐皇位時,諸兄弟失敗,而胤禛獨勝。雍正的兩面性格是他取得皇位的秘訣,也是他鞏固皇位的法寶。他在做皇帝時,極力表現出節儉、愛民,隱藏其奢靡、殘忍。

雍正不但是個神秘人物,他還是傳奇人物。在中國歷史上的帝王裡面,雍正的知名度即使不排在前三,也應該是位居前列的。雍正之所以出名,民間的傳聞可謂是功不可沒。

雍正的特務統治在清朝的皇帝裡面也是出了名的,他奪得皇位後,怕別人不服,便在各省設置秘密偵探隊,大搞特務統治,處處都是無間道。

由於特務遍佈,手下吏民一舉一動都在監視當中,常常有官吏因瀆職而被誅,老百姓要說朝廷壞話的話,往往也要被責罰,弄得朝野肅然,誰也不敢欺詐雍正。

官員們常在一起偷偷的議論,這些特務太厲害了,大概都是些飛簷走壁的傢伙,不然他們怎麼會什麼都知道呢?

雍正之所以能上位,主要靠兩個人,一個是隆科多,另一個是年羹堯。而年羹堯最後卻被雍正處死!

雍正三年,雍正終於決定拿下年羹堯。這年四月,解除年羹堯川陝總督職務,命其交出撫遠大將軍印,調任杭州將軍。這一調任,年羹堯的政敵們看到了苗頭,立馬上奏紛紛揭發年羹堯之罪。九月,雍正將年羹堯提到北京會審。十二月,會審結果出來,列年羹堯92項大罪:大逆罪5條,欺罔罪9條,僭越罪16條,狂悖罪13條,專擅罪6條,忌刻罪6條,殘忍罪4條,貪婪罪18條,侵蝕罪15條。

年羹堯先是平步青雲,又跌落谷底,成為高位落馬的一個典型。有文學作品裡描寫年羹堯一天連降十八級,最後被其原手下小兵百般刁難。

人生如此,讓人唏噓。


刀墓手札


自古以來,勾踐和范蠡、劉邦滅韓信、朱元璋殺功臣,君臣之間總是共患難容易、共富貴難。雍正想殺鄔先生,正因鄔先生是策劃雍正奪嫡的心腹謀士,知曉整個過程中太多的陰謀詭計、不光彩手段,對雍正繼位後的高大上形象是個潛在的隱患。



鄔先生掌握諸多雍正隱私,殺他是為了滅口

冠冕堂皇要捅一捅刑部冤獄,私底下又搞出一身病躲開和太子黨的衝突;刻意將太子寫給任伯安的迷信洩露給八阿哥,促成太子的第二次被廢......凡此種種,都是鄔先生和四阿哥見不得人的暗箱操作。

雍正繼位後,亟待整頓康熙晚年遺留下來的吏治敗壞。無論從維護自身個人形象角度出發,還是從樹立一個正大光明的“朝廷核心價值觀”考慮,除掉以往幫自己奪嫡時幹“髒話”的人、抹掉不光彩的黑歷史,在雍正看來都是十分有必要的。由此,高毋庸等人被清除,鄔先生也處在了風口浪尖的生死邊緣。

鄔先生智謀過人,雍正深有領教,暗生忌憚之心

自從雍正得到鄔先生的相助,整個奪嫡路線就變得十分明晰透徹。全劇上下只有張廷玉和鄔先生兩人能夠準確揣摩出康熙的心思,而鄔先生僅從康熙的文章、詩作中就可通曉皇帝的思維、秉性,更是一個“多智近乎妖怪”的人物。

對於鄔先生的防備,雍正其實早就有所行動。在看出年秋月和鄔先生之間的感情糾葛時,雍正並沒有成人之美成全這段兩情相悅的姻緣,而是將秋月納為了側福晉。在雍正看來,以鄔先生的智謀加上年羹堯的殺伐果斷,兩個人湊在一起搞不好就是個威脅,不如由自己和年家聯姻,讓年羹堯死心塌地得只效忠於自己,同時也讓鄔先生不可能有外部的助力。

雍正被鄔先生一番說辭說動,最終留下了他的性命

雍正要殺鄔先生,殺人滅口的動機很充分,唯一的心理障礙就是對殺功臣的於心不忍。飽經世事的鄔先生自然對眼前的殺機洞若觀火,於是不等雍正下決心動手,搶先擺出了一番扭轉局面的說辭:

其一,自己是個瘸子不好立於廟堂當官,那樣有損朝廷的體面;其二,康熙以前通緝過自己,如果為官就會影響先帝、朝廷的公信力;其三,自己的計謀大多陰暗、上不得檯面,不適合國家行政;其四,也是最能打動雍正的一點,鄔先生請求“半隱”,在被監視狀態下了此餘生,不枉君臣相遇一場!!

雍正在聽了鄔先生的一番話後,思慮良久,最終達成君臣默契,放棄了殺他的念頭。但過後,雍正仍然時不時得通過李衛、田文鏡瞭解鄔先生的動向,可見心裡還是存著一絲戒備。


竹山清溪澗


鄔先生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戲份很重,在這裡只是討論電視劇中的,電視劇也是小說改編的,可能和真正歷史事實相差較大,所以只是當做觀看電視劇後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

首先鄔先生對於雍正的幫助是方方面面的,小到當了弘時、弘曆的老師,教他們讀書念字講為人之道,大到幫助雍正判斷康熙皇帝的心思,並且給出對應的做法,甚至在康熙駕崩的那天還成了運籌帷幄的謀劃大臣,親自幫助雍正繼位之後順利坐穩了皇位,而就在雍正當上皇帝之後,鄔先生默默地走了,那時候十三爺還去送鄔先生,鄔先生就說,伴君如伴虎,這已經不是當年的四王爺了。



那麼鄔先生是什麼時候感受到了雍正可能會殺他呢?導火索應該是在百官行書的事件當中,當初四王爺為了阻止八王爺拿到百官行書,只能先斬後奏直接把任伯安殺了,但是任伯安的百官行書卻藏在了當鋪,無奈只能叫人去打探消息,這就安排了府上當初收來的兩位兄弟一個叫高福一個叫李衛,其實兩個人都參與到了事情中間,但是高福被八王爺的人收買,後來被四王爺知道了,就把高福賜死了。曾經高福找過鄔先生,並且教他方法了,但是仍然沒有免去一死,所以鄔先生很是自責,並且知道了四王爺的決心,因為高福畢竟是幫助了四王爺的人,他依舊不手下留情,於是鄔先生聯想到了以後的自己。



鄔先生是聰明的人,當然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而且最最關鍵的是鄔先生太過了解雍正,他可以看透他的所有心思,你說天下有哪個皇帝會容下這樣一個什麼都知道的人呢?時間久了,就會起殺心,所以鄔先生自然知道走為上計!但是走不能隨意的走,要讓皇上放心,而不是擔心。



於是鄔先生就以幫助輔助李衛,同時還說自己是個殘疾人等理由跑到了李衛府上去當賓客,一來可以遠離王府宮廷不至於陷入宮廷鬥爭和雍正的猜疑,二來可以幫助李衛,雖然李衛只是一個乞丐出身,但是卻聰明過人,只要稍微的點撥就是一個可用之才,然後雍正看到鄔先生離去心切也就答應了。其實雍正是擔心鄔先生的,怕他跑到了八王爺一黨去了,到時候就麻煩了,所以去李衛那裡雍正才自然可以放心。



最後說一說鄔先生的真實性,歷史上的鄔先生確實沒有這麼厲害,可能是因為小說的原因加上電視劇的演繹作用,把鄔先生誇大了太多,雍正繼位後邊境叛亂,派年羹堯去平定,打了幾個月都沒有戰果,結果替田文鏡送糧食的吳先生一語點破是“燈下黑”,結果沒多久年羹堯就凱旋了,所以鄔先生的才能有些許的誇張了,這只是個人的看法,有點類似於《三國演義》中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鄔先生是典型的陰謀家,他洞悉康熙傳位的困惑和猶豫,引導雍正不露聲色後發制人,在九子奪嫡戰中勝出,大功告成。

鄔先生知道危險來了,疑心太重的雍正身邊怎能容忍陰謀家晃動?於是他謝絕做官,離開皇帝,主動到皇帝的外放心腹手下“半隱”,只為讓皇帝知道他安分守己的行蹤,並隨時接受束手就擒。這種臣服示弱令雍正放下心來,美動殺機

。最終結局是鄔先生攜帶小丫環“全隱”善終。明哲保身成功。

這揭示了封建帝王的一個規律

凡是輔佐皇帝聰明人,當皇帝修成正果,羽翼豐滿時,這些聰明人就會厄運來臨。

原因大致有二;

第一,皇帝是完人,獨斷乾坤。若有臣子以師爺居功自傲甚至說三道四,皇帝的英明和威嚴何在?

第二,聰明人知道皇帝的心思和愚蠢,這成為皇帝的心病。輕則會疑心他可能在暗中毀壞皇帝的聲譽,重則會害怕他操縱朋黨算計皇帝,甚至擔心他可能成為其它覬覦皇位者的新師爺。

於是,不識時務的“聰明人”,好運就到頭了。

文仲,在越王勾踐被囚吳國時,替他守住了越國家業。當越王凱旋時,還不撒手。被越王扔出勾踐劍,令他演示他傳授的殺死吳王夫差的其它方法。文仲無奈,只好將自己殺死。

張居正,嚴厲管教少不更事的萬曆皇帝,讓明朝成為了張家天下。當萬曆終於挺起腰板時,他仍未醒悟。張居正一病故,萬曆馬上報復洩憤,收回賜予他的各種榮譽,公佈他的罪行,流放他的家人,還差點開棺鞭屍。

和珅,為何被嘉慶皇帝處死。歸根結底原因,他聰明絕頂,並瞭解新新皇帝的平庸和愚鈍。

也有極少識時務的真正的聰明人。

范蠡,當越王臥薪嚐膽忍辱負重、大功告成時,他帶美人西施移民國外。

湯和,知道朱元璋為了朱家江山永固要殺掉開國功臣。他閉門不出,花天酒地,成天與美女淫樂。他越腐敗,朱元璋越放心。湯哥和最終逃過一劫。

鄔先生當然也算一個。普天之下莫為王土,他逃離皇帝卻無法移民國外,選擇自願接受體面的“囚禁”。是萬全之策。


諶人


《雍正王朝》中,康熙駕崩,鄔先生助雍正放出十三爺胤祥,奪取兵權,確保雍正登上皇位。當晚,雍正回到潛邸見鄔先生,卻心藏殺機,眼見就要上演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好戲。

那麼,雍正為什麼要殺死鄔先生呢?我認為有三點理由:

第一,鄔先生立有大功,卻不能做官。

鄔先生跟了胤禛二三十年,一直幫他出謀劃策。從最開始的追比欠款,到最後奪取兵權,每一件事鄔先生都出力了。可以說雍正能隆登大寶,鄔先生至少出了一半力。

但是,所謂功高難賞。鄔先生又不能當官,因為他一肚子陰謀之術,見不得光,本身又坐過牢。胤禛做皇子時可以用他,當了皇帝必須光明正大,不能再用他。如果鄔先生真不識抬舉,向雍正討官做,那雍正必然要除掉他。

第二,鄔先生知道雍正太多隱私。

胤禛本就是陰鷙雄猜之主,為奪皇位做了很多不可告人之事。比如先自請查刑部冤獄,再把自己弄病;派年羹堯去剿江夏鎮,又私藏太子密信等等。可想而知電視劇中沒拍出來的事情還有多少。而這每一件事鄔先生都參與了,他知道太多秘密,如果洩露出來,會威脅到雍正的皇位合法性。而死人是最能保守秘密的,因此雍正想殺了鄔先生。

第三,鄔先生太聰明。

在皇權社會,太聰明也是一種罪過。康熙的帝王心術,天下無雙,但是每次都能讓鄔先生猜個透,所以雍正才能總是符合康熙心意。而雍正的城府跟康熙比差太遠了,又和鄔先生相處了這麼久,鄔先生想猜雍正的心思,用腳趾頭就可以做到。

沒有哪個皇帝樂意自己的臣子能猜中自己的心思,他們希望自己天威難測,這樣才能統御群臣。而鄔先生多智近乎妖,雍正自然想把他除去。

不過,這一次鄔先生也猜中了雍正的心思。不過雍正對鄔先生即愛又忌,畢竟這麼多年的交情,雍正既想殺他,又愛惜他的才華。鄔先生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搶先提出了“半隱”,既不出仕做官,又讓自己處在雍正的監視下,消除了雍正的顧慮,得以活命。

臨行前,鄔先生告誡胤祥要明哲保身,可與君王共患難,不可與君王同富貴。這又何嘗不是他自己心境的某種寫照呢?



夢露居士


而且又知道你很多不為人知的陰暗角落,作為一把手的你會不會因為這個人的存在而寢食難安呢?先不回答,來看當時的來龍去脈,開始講故事咯。

鄔思道:智近於妖,工於心計

二月河同志中的鄔思道是一個落魄書生,在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因為沒有給考官上供而落榜,不如他但給了錢的卻榜上有名,一怒之下,鄔思道砸了貢院。這在當時是大罪。

無奈之下,跑到深山裡躲了起來,一天天的沒有可消遣的項目,只能是讀書,就這樣,讀了十年書,覺得時間差不多了,就出山了,沒想到在半路被土匪打斷了腿,所幸撿回一條命。

之後的事兒大家都瞭解了,鄔思道跟雍正(當時是四阿哥胤禛)在揚州相遇,結下了不解之緣。

雍正有了鄔思道就好比劉備有了諸葛亮。在劇中鄔思道的智謀近於妖。是當時的大清皇帝心理的第一研究員。鄔思道的出現讓雍正在眾多皇子中的智謀立馬拉開幾個檔次。

胤禛有了鄔思道,開始對大統之位有了想法。鄔思道在暗中給雍正出點子。

比如建議雍正出來追繳國庫的欠款。鄔思道心理明白,康熙把這個看得很重很重。畢竟國庫空虛是他心裡的痛。誰能解決這個問題,無疑是在康熙心中加分的。

又比如康熙廢太子允礽,絕大多數人對允扔不能說落井下石吧,反正沒人前去幫允扔。大阿哥甚至還要幫康熙除掉允礽。

康熙大怒,將其圈進一生。大阿哥屬實是個棒槌,沒有腦子。劇中也只有鄔思道和張廷玉看出來康熙有保胤扔的心思。

又是鄔思道,讓高福把把太子寫給任伯安的信交給八阿哥允禩,允禩趁機藉此扳倒太子,但同時同時也使名譽受損,在康熙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失去了繼承大統的可能,這一次又讓四阿哥胤禛坐山觀虎鬥,然後收漁翁之利。

那一夜,康熙自之大限已到,成敗在此一舉。另幾位皇子趕至病榻之側。顫巍巍的說出傳位於皇四子胤禛。氣息微弱,但足夠聽到。

八爺黨並不信服。因為他早已打點好一切,豐臺大營的提督成文運是他的人。自然是想要乾點事情。但隨著十三爺的到來,八爺癱坐在桌子上,他明白,豐臺大營已經被允祥控制了。自己還是敗了。就在此時隆科多拿著遺照也進了屋子。宣讀了康熙的遺詔。隆科多這老小子真是精明得很。


看到大局已定了,才把詔書拿出來,十三爺去豐臺都一個來回了。而胤禛知道今晚的大局已定。想到還有鄔先生這個心腹在,匆匆忙忙趕至自己的府邸來解決問題。

大幕就此來開:雍正大步流星走進鄔思道的屋中,鄔思道這個老小子何等聰明,見面就行禮下跪。


直呼皇上。雍正略帶沉重的說:“今晚一見,十分難得,宮中情形不明,還是回來得好。頓了一下,轉身看了鄔思道一眼,又接著說道順便來看看你。”又說了關於調兵的事。

隨後雍正想試探鄔思道,說給他安排職位。但鄔思道馬上打斷了他。

說自己志不在官。也不適合為官。原因有三:

其一,自己是個瘸子,自古以來,居廟堂之上的都是四肢健全之人,瘸子當官,有損朝廷的臉面。

其二,自己當年是被康熙通緝的罪犯,如今卻得以為官,是康熙抓錯了,還是雍正用錯了呢?這個是個矛盾點。

其三,自己的一些計謀,多是一些陰暗的,見不得光的。如今雍正做了皇帝,生殺予奪盡在他手,自然用不著這些陰謀詭計了。加上自己在府中多年,縱然有些聰明才智,也已用盡。故而不堪大用。

雍正一聽,眉頭一皺,這老小子確實說得有點道理。但你要是跑了,輸出散步我的謠言,那可怎麼整?“你想怎麼隱”,雍正踱了幾步問鄔思道

鄔思道又不緊不慢的說:“我想半隱,其一,全隱不成,手不能挑,肩不能扛,肯定得餓死。其二,跟了皇上這麼多年,也是很有感情,皇上一朝想找我的時候可以隨時找得到我。”

鄔思道頓了一下,眼裡含淚繼續說:“我就是想找一個餓不死,而且能讓皇上隨時找到我的地方半隱起來。這樣也不枉君臣相遇一場啊。”

注意此時雍正的眼神,先是佈滿殺氣,但慢慢的變得柔軟了。眼裡也是有淚。轉過頭,緩緩地說到:“那就依你。”


至此。鄔思道這個妖怪算是完成了急流勇退,心想:我這條老命終於被我的智商和三寸不爛之舌給拯救了。

我們現在來看,鄔思道說得也有道理,但是他說全隱之後,他會餓死,我是斷然不信的。完全是忽悠雍正。最後不還是從田文鏡那兒跑了不是?

雍正順利登基,鄔思道的價值得以實現。雍正要殺他不外乎這幾點原因:

第一,鄔思道在雍正身邊十多年,知道雍正的許多陰暗面和見不得人的事。所以為了保存這些秘密,需要殺了這個老頭。以絕後患。

第二,雍正已然當了皇帝,大權在我,想做什麼都可以正大光明的去做,不需要再用那些陰謀詭計了。

第三,鄔思道有大才,智慧近於妖,若此人為八爺或者他的敵對勢力所用,比如年羹堯,那麼後果是相對嚴重的。

經過一番對話,雍正又決定不殺的原因也有四點:

其一,鄔思道還是十分忠誠於雍正,不敢造次

其二,他並沒有什麼政治野心。

其三,半隱,自己可以隨時監視和掌握其一舉一動

其四,可能也是最站不住腳的,就是君臣在一起十幾年。雍正被鄔思道的話說得感動了。也是下不了手了。

劇中有個小細節:十三爺送別鄔思道的時候,鄔思道跟他說:“府裡專一替四爺辦秘密差事的人恐怕就要被清洗了”。比如雍親王府的太監總管高毋庸就已經消失了。心想:幸虧溜得快啊!



小王看歷史啊


雍正的心思鄔先生自然知曉,作為雍正親王府時候的第一智囊,算無遺漏,說他是幫雍正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也不為過。鄔先生神機妙算,如神人一般充滿了人格魅力,贏得了大量的劇迷和粉絲。

鄔先生當然知道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勾踐之於文種,劉邦之於韓信英布,朱元璋之於他的建國功臣們都是這個理。鄔先生深知這個理。雖然雍正對他做下許多承諾,沒有表示明確的表現出要殺鄔先生的意思和舉動。但是我們從雍正一向寡恩刻薄的性格和雍正不放鄔先生走的表現,可以看出雍正確實可能動了殺心,因為他知道的太多太多了。



鄔先生作為雍正親王府的一員,幫助雍正一步一步在九子奪嫡最後勝出。他陪雍正從阿哥到皇帝一路以來,當初的那個求賢若渴,低頭求教的雍親王胤禛已經是一個擁有帝王之術的皇帝了。九子奪嫡的每一個細節幾乎都刻在鄔思道的腦海裡,登基前雍正賜死了親王府高福,高無庸。大概鄔思道想到了自己就是下一位罷,於是他聲淚俱下陳說,想要離開。


雍正不放人,這就是帝王家啊。 鄔思道很聰明,他向雍正說我是個瘸子,當官影響形象。我現在走出去宣揚您的光輝形象。我也走不遠,就去李衛那裡,不去別的地方。李衛是雍正自小在潛邸培養出來,很信任,去了李衛那裡就相當於在眼皮子底下。後來鄔思道又去了田文鏡身邊,田文鏡也是雍正的心腹。雍正這才放心的留下鄔先生。



紅雨說歷史


或許雍正沒有殺他的心思,爾烏先生想多了,小人之心了,雍正在明白了他的心思後,順水推舟爾以。我認為,他好好做官,雍正不會殺他。剛剛登基,內憂外患,況且烏又是一個殘廢人,好多的問題又需要他出力。

烏的小聰明把他自己給害了,咱反過來說,就算雍正要殺他,你走了,走到哪皇上想啥你,你又有什麼辦法呢。這叫聰明反把聰明誤啊。


敢想加敢幹



雍正帝剛剛繼位並沒有要殺鄔先生,只是試探或者猶豫殺不殺,總之就是動了殺機。

雍正帝之所以動了殺機主要有兩點。

一是鄔先生太聰明瞭,在整部電視劇中如同bug存在,很多時候都可以猜透康熙帝所想,有點脫離了雍正帝掌控,產生了威脅。

二是登上帝位就需要使用上帝視角了,天子行的是正大光明之道,最起碼是表面上的正大光明,鄔先生多是使用的陰謀詭計。而且在輔助雍正帝奪嫡的過程中出了太多計謀,知道了很多見不得光的事情。知道的太多了總是容易被人滅口的。

鄔先生身為雍正帝奪嫡的智囊,是功不可沒的,像雍正帝之子弘曆能受皇爺爺喜愛就是鄔先生一手教導的。康熙帝駕崩前夕免了雍正帝胤禛一切差事,胤禛心灰意冷之下都要打發鄔先生走了,還是鄔先生一番頭頭是道的分析讓胤禛燃起信心重整旗鼓的,可見這個人的聰明恐怖之處。(來自今日頭條宋安之首發)

雍正帝登基後對於這種人肯定是忌憚多於喜愛的。必然會想之前可以猜透康熙帝心思,現在猜透我的心思還不是很簡單事情。是個正常人都害怕被人猜透,更何況九五之尊呢。而且萬一鄔先生為政帝老八所用呢,豈不是心腹大患。


鄔先生的計謀屬於陰謀詭計,可以出其不意的起到奇招逆襲作用,但對於登基為帝的雍正帝並沒有太大用處了,因為皇帝大權在握,要行正大光明之事,生殺予奪,陰影之下的事情自然有人做。簡單來說,皇帝位置的胤禛不需要智囊了。

九子奪嫡何其慘烈,鄔先生知道雍正帝很多見不得光的事情,沒有成功時是患難與共,成功以後就是很大的威脅了。

雍正帝繼位後自然是動了殺機,所以當晚回去以後並沒有欣喜若狂,而是神色有些詭異的見了鄔先生,想要試探鄔先生,如果鄔先生不急流勇退肯定是殺人滅口了。

鄔先生最後還是聰明的,雍正帝說會安排起用他的,實則為試探,他以自己是殘廢之身和為先朝欽犯而拒絕了,又通過半隱的方式方便雍正帝監督,才使其放心。巧妙的躲過了這一劫。


宋安之


雍正想殺鄔思道的劇情設計,很明顯是作者二月河借用了范蠡、張良功成身退的梗。不過這個梗用在《雍正王朝》裡面,我個人認為貌似也挺合理的。

從電視劇的邏輯來講,拋開鄔思道掌握的很多見不得人的秘密不談。他的公開身份是弘時和弘曆的老師,軍師身份是保密的。雍正要殺他很容易,只要秘密處決即可。就像殺高福和坎兒一樣。死了都沒有人知道。

注:小說中高福和坎兒是兩個人。


所以雍正殺鄔思道,阻力並不大。只需要克服心理障礙即可。畢竟這人幫自己奪嫡,沒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對於普通人來說,有功之人就這麼殺了,於心何忍吶?

但是《雍正王朝》小說中又有一句鄔思道評價雍正的話:

四爺豺聲狼顧,鷹視猿聽,乃是一世陰鷙梟雄之主。

意思是,雍正為人陰險惡毒,旁人只可與他共患難,不能與他同享福。凡是知道雍正秘密的人,大半都會遭到毒手。知道秘密的屬下是可以除掉的,妨礙自己的父兄也可以除掉的。那麼鄔思道一個沒見過光的軍師,又有何不可殺的呢?


這種人如果見了陽光,即便他對雍正的忠誠無可挑剔,在政治上也是一枚危險的炸彈。因為鄔思道手上有一個對雍正非常不利的把柄

這個把柄就是年羹堯血洗江夏鎮時,從任伯安身上搜出來的一封信。這封信是太子寫給任伯安的,讓他把百官行述交給自己,以便於控制百官為自己效力。

信後來被被雍正得到,一直留在手裡,沒有交還給太子。

鄔思道授意高福,讓他把信偷出來送給八阿哥的門人。這個騷操作,直接導致了太子第二次被廢。

可能有人會感到奇怪,四爺都當皇帝了,而且是鄔思道讓高福乾的,他又不知情。雍正有什麼好怕的?

有這種疑惑的人,就是沒有注意看電視劇了。

八阿哥說過一句話:四哥這個人做事,處處都要佔一個理字。


八阿哥的潛臺詞是:雍正這個人雖然心理扭曲,但是他對自己的形象很看重。

比如說,推舉十四阿哥當大將軍王那次。雍正心裡明明就是想推薦胤祥當大將軍王,但是經鄔思道的點撥,覺得推舉胤祥對自己不利,推舉胤禵對自己的政治前景更好。

然後立馬轉身就對胤禵各種示好,儼然一副好大哥的模樣。就連推舉胤禵做大將軍王的理由也是鄔思道教他說的。

同樣的一番話,鄔思道對雍正說一遍。雍正再對胤禵說一遍。雍正在鄔思道面前顯得很捉急,轉過身對胤禵時,就是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

若不懂何為虛偽?請看《雍正王朝》第17和18集,唐國強飾演的雍正即可。




所以,正是因為電視劇中的雍正對自己的個人形象非常看重。他就絕對不能容忍任何抹黑自己形象的事情發生。何況,現在他又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了。

他自己奪嫡時私自保留太子亂政的證據,間接導致了太子被廢。這在封建儒家社會,是小人之為。小人又憑什麼當皇帝?

如果這件事傳出去,對他的個人形象是一種抹黑,對他的皇位也是一種威脅。

而且雍正說這事他不知道,誰信?高福是他的奴才,鄔思道是他的軍師。他要敢說自己不知道,別人會看看不起他。

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殺掉高福,再殺掉鄔思道,讓這件醜事永久保密。誰都不知道最好的選擇。

後來雍正派人殺了坎兒和性音(小說中的角色),就是為了保密而滅口。準備殺鄔思道時,被他的一番嘴炮震懾住了。

雍正想了想,只要他半隱,不把自己的隱私說出去,隨時在自己手中掌控,留他一條命也未嘗不可。

值得一提的是,電視劇中的鄔思道從田文鏡處離開後就再也沒有他的戲份了。但是在小說中還是被李衛逮了個正著,不僅媳婦被李衛扣在了總督府中,本人也被帶回來京城。

用鄔思道的心裡潛臺詞說,自己怎還是沒有逃脫四爺的魔爪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