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險一金」來了?!

聽說你的五險一金都沒保障,但有些地方已經交“七險一金”了?

都知道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加上住房公積金是必交的五險一金,有些福利好的單位還有“第六險”意外保險或補充醫療保險,但這第七險是啥險?

“七險一金”來了?!

長期照護保險瞭解一下!

長期照護險是一項旨在為長期失能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日常護理服務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日本、德國、臺灣等地均已實施。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未來養老壓力有多大不用健識君多說,有了長期照護險,未來養老壓力就會小很多。

此前人社部提出,在上海、廣州、成都、青島、承德等首批試點的15個城市,啟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利用1—2年試點時間,探索建立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資金或服務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

“七險一金”來了?!

“七險一金”來了?!

在試點階段,原則上主要覆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群。

也就是說,這15地將優先實現“六險一金”;如果單位福利好,“七險一金”不是夢!

健識君查看了上海市、成都市、克拉瑪依市等試點細則內容,發現繳納人群均覆蓋了絕大部分職工及普通居民。以最近發佈的克拉瑪依市細則為例:

“七險一金”來了?!

第六條本市行政區域內下列人員,應當參加長期照護保險:

(一)各類企業、民辦非企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等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單位參保人員;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靈活就業人員等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個人參保人員(以下簡稱“職工醫療保險人員”);

(二)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且年滿60週歲及以上參保人員(以下簡稱“居民醫療保險人員”)。

且參保人員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導致失能,經過不少於6個月的治療,符合《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重度失能標準,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長期照護的參保人員,享受照護保險待遇。

按規劃,2020年我國要形成適合國情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框架。但是,據財新網報道,目前試點地區推廣模式和效果各異,資金籌措的重點問題並未形成統一方案。不過,通過目前試點城市的一些做法,或許也可以設想一下未來必繳“六險一金”,力爭“七險一金”的日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