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AI+K12分級閱讀,新獲千萬美金A輪融資的考拉閱讀

教評說 | 主打AI+K12分級閱讀,新獲千萬美金A輪融資的考拉閱讀

據芥末堆報道,12月5日上午,考拉閱讀宣佈完成近千萬美金A輪融資,這是繼GGV紀源資本和啟明創投在英語流利說、作業幫和學霸君等項目後,再次在AI+教育賽道出手投資。

考拉閱讀成立於2016年10月,致力於用分級閱讀產品為K12學生提供最合適的閱讀內容。通過將人工智能技術與語言學理論相結合,考拉閱讀自主研發出一套量化的中文分級閱讀標準“ER Framework”。

那麼,考拉閱讀APP目前的實際體驗如何?請關注來自教評網田老師的實際體驗分享~

隨著語文課改的深入進行,廣泛閱讀已經成為學生們的課外“必修課”。如果一個孩子沒有深厚的閱讀積累,也就很難有較高的閱讀水平,最終很可能會導致根本無法做語文卷子上關於閱讀積累的基礎試題。

考拉閱讀的可鑑之處

課外閱讀,三點值得借鑑

經過實際體驗,我認為考拉閱讀出於為學生課外閱讀服務的目的,有其可圈點的地方:

第一,提供的短文篇幅短小,閱讀時間也很短,適合學生閱讀。

第二,每篇短文後附有閱讀試題,促進學生深入閱讀理解短文,提高相應的閱讀能力。

第三,通過上下滑動,出示閱讀試題,做完試題提交後查看答案。

這樣,由閱讀短文,到練習試題,再查看答案,符合完成一般閱讀理解類文章的規律,而且通過上下滑動查看試題,這種功能不佔屏,不影響短文的閱讀,將短文和試題一分為二,方便學生使用。

教評說 | 主打AI+K12分級閱讀,新獲千萬美金A輪融資的考拉閱讀

遺憾:功能不精進,閱讀難徹底

除了以上三點可取之外,在使用過程中,考拉閱讀的不足之處逐漸暴露。

首先,在閱讀前,使用者一般都會帶有喜好選擇篇目。然而,我在體驗過程中發現,考拉閱讀目前沒有將欄目進行鮮明分類,而只是將各篇目“瀑布流”式豎線羅列一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找到自己喜歡的篇目,只能一篇一篇往下拉,使用起來不方便。

教评说 | 主打AI+K12分级阅读,新获千万美金A轮融资的考拉阅读

其次,在學生閱讀時,短文的作者、出處等背景資料也很重要,類似傳統紙質閱讀版本中的作者介紹、背景交代或底部註釋。可是,在體驗的過程中,我發現軟件沒有對這二者進行標註。這樣一來,學生難以知道這是名家名篇還是網絡文章,使得短文的可信度下降。

然而,我認為最需要改進的地方是關於試題練習的部分:

第一,閱讀試題數量有限。短文後附有的閱讀試題只有三道,數量明顯過少。

第二,有答案,無解析。做完試題,提交後可以查看答案,可是答案沒有解析。

第三,試題類型單一,試題的形式以選擇題為主,而且缺乏能引發深度思考的試題,可以增設文字表述題。

除了試題方面的問題,我還發現以下問題:

1. 分享功能不徹底

目前,當我分享好篇目給好友時,我的好友需登錄註冊才能讀到文章,而不是直接就可以查看短文。

在我看來,好友不一定樂意註冊登錄,如果是為了推廣考拉閱讀,建議可以把二維碼附著在短文最下方,佔很小的地方就可以了。

教评说 | 主打AI+K12分级阅读,新获千万美金A轮融资的考拉阅读

2. 搜索功能基本虛設

如果孩子不知道篇目,或者沒記住短文標題,搜索功能可以說不起作用,只有熱門搜索中提供的幾個主題下的篇目能搜索到。

考拉閱讀只有從K12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重視短文篇目選擇、練習試題編排,以及各項功能的精細改進完善,才能真正為學生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