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銀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銀元的概念

銀元俗稱“洋錢”或“大洋”,起源於15世紀的歐洲,是銀本位制國家的主要流通貨幣。大約在明萬曆(1573年-1620年)年間,銀元開始流入中國。

國民政府財政部公佈《銀本位幣鑄造條例》,定每枚銀元總重量為26.6971克,含銀89%,純銀重23.493448克。銀元是含銀90%左右的合金,絕大多數國家的銀元與此接近,以便於國際間貿易往來。


銀元的過去——民國時期的銀元

民國時期北京地區的物價狀況:

據史料記載:1920年左右北京1塊銀元可以買8斤豬肉;2塊銀元可以買一袋上等的麵粉;北京城內一座8—10間房的四合院,房租每月只要20塊銀元左右。

民國時期上海地區的物價狀況:

據文獻記載:1927年在上海,二號梗米1石14元(一“石”大約156斤),麵粉1包3.30元,切面1斤0.07元,豬肉1斤0.28元,棉花1斤0.48元,煤炭1擔0.14元,煤油1斤0.06元,肥皂1塊0.05元,香菸1盒0.036元,活雞1斤0.37元,鮮蛋1個0.027元,豆油1斤0.19元,食鹽1斤0.043元,細布1尺0.107元。

《銀元時代生活史》也有類似記載:二十年代的上海,大米1擔3-4個銀元,老刀牌煙一包3個銅板,剃頭8個銅板,紹興酒1斤1角錢,臭豆腐乾1個銅板買兩塊。

民國時期奢侈品物價狀況:

當時北大文學院長鬍適購置一輛小汽車,耗資500塊銀元,只相當與他一個月的工資。

民國時期工資收入狀況:

民國時期一個普通警察是2塊銀元,縣長是20塊銀元,而國小老師可以拿到40塊銀元,大學教授在200—300塊銀元之間。當時國內注重人才,1931年,清華大學為招聘賢能,工資300—500塊銀元,且免費提供新式住宅。聞一多、俞平伯等人居住的清華新南院,是30棟新建的西式磚房,每位教授一棟。

一枚銀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聞一多故居現狀

從上面的記載分析:民國時一塊銀元可以購買8斤豬肉,現在一斤豬肉按20元計算,一塊銀元僅僅價值160元人民幣;民國時一塊銀元可以購買37個雞蛋,現在37個尚好的雞蛋也就30元左右。從這些生活物資看,民國時的肉、蛋、米、面等生活物資非常昂貴。當時科技非常落後,生產力低下,所以這些生活物資的價值較高。即使是中產階級家庭,一日三餐都不能隨意吃雞蛋、豬肉等食品。


銀元的今天——收藏和投資

現在是寵兒,過去是“後孃養的孩子”

許多地方軍閥鑄造的銀元含銀量只有80-85%,民國時期民商都不樂意接受,在交易當中只有搭配正規銀元或打折購買才能勉強交易。如今軍閥版、私版銀元成為寵兒,這些銀元因其數量稀少、鑄造極具地方特色,被廣大愛好者爭相收藏,身價不菲。

一枚銀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民國三年袁世凱像“甘肅”加字壹圓銀幣,金盾PCGS XF45 上海泛華96600元

一枚銀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民國三年袁世凱像壹圓銀幣,山東大扣版,PCGS AU Detail 北京誠軒14950元

一枚銀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名譽軍閥版“ PCGS-AU58 湖南鋼絲髮三年大頭 華夏古泉22000元

一枚銀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袁世凱像壹圓銀幣,新疆版,PCGS:AU58,中國嘉德9775元


銀元收藏的未來——升值空間

改革開放後銀元收藏方興未艾,1980-1990年收藏銀元的藏家較少,2000年以後收藏者急速增加。但當時的收藏理念不夠完善,許多愛好者將藏品清洗的乾乾淨淨,其中一些坑口重的銀元被酸泡或研磨,早年的清洗絕大多數都屬於不當清洗。

2008年以後,大量的評級幣出現在藏家眼中,部分帶光銀幣被養護後評出高分。雖然養護方法得當,但歷史賦予銀元最美的服飾沒有了,確實令人扼腕。

現在原生態銀幣的資源越來越少了,將是未來藏家追求的目標。原生態銀幣具有廣闊的升值空間!


原生態銀元欣賞:

一枚銀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枚銀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枚銀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原生態絢麗五彩三年八背

一枚銀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原生態白光加月牙彩九年大頭

一枚銀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面圓光背五彩十年大頭,此幣是打卷幣的首枚,所以正反兩面色澤極具特色。

一枚銀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原生態五彩開雲版北洋34年龍洋

本文為天眷堂特約撰稿人 徐靈巖(金刀客) 老師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