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武義檢察院做的這件事登上《法制日報》

厉害了,武义检察院做的这件事登上《法制日报》

法制日報赴浙江採訪組

厉害了,武义检察院做的这件事登上《法制日报》

《後陳月報》第7期出刊了。

一張薄薄的彩印A3紙,集合了新鮮燙手的村情、黨務、財務,每月由黨員親手送到農戶家中,成了村務公開的新渠道。

後陳村是村務監督委員會制度的發源地。2004年,全國首個村務監委會在後陳村掛牌成立。2010年,“後陳經驗”被寫進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從“治村之計”上升為“治國之策”,還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村務監委會,這項創新發展“楓橋經驗”的鄉土發明,是怎樣成為新時代鄉村治理標配的?

為了解題,記者一行走進了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白洋街道後陳村。

厉害了,武义检察院做的这件事登上《法制日报》

圖為浙江省武義縣後陳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陳玉球在主題黨日活動上向全體黨員述職。徐一威 攝

綠樹掩映,紅旗飄揚,一幢白色簇新大樓,是後陳村標誌性建築,後陳村村委會辦公地點就設在這裡。

辦公樓門口掛著村委會門牌,在它旁邊,還掛著一塊白色鑲金角花邊的門牌,上書:後陳村村務監督委員會。

走進一樓大廳,記者就被一張巨幅合影照片所吸引。那是2005年6月17日,後陳村村務監委會誕生一週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與市、縣領導及街道、村幹部的親切合影。

監委會是創新楓橋經驗之舉

端詳巨幅照片,發現參加合影的有位女性,她站在習近平同志左手邊第三個,短髮,穿紅黑格子衫,黑褲,涼鞋。後陳村黨支部書記陳忠武說:“她就是陳玉球,是當年村中參加合影的唯一女幹部,現在是後陳村史上第一任女監委會主任。”

“這個村監委主任可不好當,我們三年一屆,14年來共換了6個主任,從來沒有連任的,因為這是得罪人的差事。”陳忠武性格憨爽,在二樓會議室裡一落座,就直接替這位女監委主任介紹起來歷:“她是我們村任職最長的幹部,幹了30多年了,我1986年去當兵時,她就已經在村裡當副大隊長了,還敲鑼打鼓地為我送行……”

“她不怕苦、不怕累,任勞任怨,老百姓對她很放心。”陳忠武補充說,關鍵是性格直爽,很多事情她認為不對,全都指出來,村民有什麼事都習慣找她反映。

聽著陳書記的讚揚話,坐在一旁的、依然是一頭短髮的陳玉球有點靦腆。

陳玉球原先在村裡負責計劃生育和衛生,自選上村監委主任後,她更忙了,村裡拆遷項目要參與,工程項目要跟進,每一張發票都要簽字,每月15日還要向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述職,講述財務開支明細,並通過月報的形式發給村民,村民有意見,再帶回到會上來。

月報的學名叫《後陳月報》,全村365戶人家,每家一份。

第一期月報創刊於去年9月,財務公開板塊是一排密密如織的表格,每一筆都有時間、經手人、內容,細到5元錢的三輪車補胎費。

月報右上方,有一個二維碼,掃一掃就可以關注公眾號“後陳之窗”,獲取實時信息。

“有了月報,村民不用打開電視看,也不用到村裡來看了。”陳玉球告訴記者,全民參與村務管理的氣氛很濃,有時黨員將月報發到村民手裡稍微遲一點,就會來跟我講,我家月報怎麼還沒有來?

對於村務公開的重要性,陳光武有著切身體會,他毫不隱晦地告訴記者:“村務監委會成立前,我擔任村主任,也給村裡幹了不少事,但村民認為我這麼賣力,肯定撈了很多錢,起碼幾十萬,最終上級查明這些都是子虛烏有,還了我清白。”

陳光武長舒一口氣說:“其實農民是最樸實的,他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要在村務管理中享有一個知情權,公開、透明,老百姓就支持你。”

在場的武義縣委深化“後陳經驗”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徐一威接過話茬說:“村務監委會,在村級民主監督管理方面就是發揮這樣的作用,給村幹部一個清白,給群眾一個明白,是‘楓橋經驗’的深化創新。”

徐一威介紹說,從最初的村務財務理財小組,到全面開展陽光村務,再到如今以村務監督委員會為履職平臺,建立雙述職兩反饋機制,後陳村村務公開已經做到3.0版,在此基礎上還將構建一套村務監督標準體系,進一步提高村務監督的規範性和透明度。

監委會讓村幹部變得規矩了

在村委大樓後面,是一片清澈的湖,一座三孔拱橋橫跨湖面,穿過一幢幢紅瓦粉牆的四層新樓,記者找到了村委會老樓——後陳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門前一副紅色對聯,一組二十四孝圖,門內是鬱鬱蔥蔥的綠植。

村務監督委員會,就誕生在這幢三層老樓裡。

2004年6月18日,後陳村村民代表大會,就在這裡表決通過了後陳村《村務管理制度》和《村務監督制度》,選舉產生了首個村務監督委員會,並正式掛牌。

如今,監委會的牌子已被“後陳村老年人分會”所代替。

記者來這裡是想採訪一個人,他叫徐嶽祥,是第四任村監委會主任。

見到徐嶽祥時,他正繫著圍裙,在老樓後面的食堂裡忙碌著準備晚餐。從2014年開始,後陳村建起了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全村70歲以上老人可以在這裡免費享用三餐。

放下手頭的活兒,他的思緒回到了14年前,“習近平同志在村裡召開座談會時,我作為黨員代表參加,就坐在他斜對面,我看到他手裡拿了我們‘兩項制度’的黃色小冊子,邊聽介紹邊認真翻看起來。當聽到我們說這冊子每家每戶都有,習近平說,‘這就是村裡的王法了,不管是村幹部,還是村民,都是要去遵守的’。”

這句話,讓徐嶽祥印象深刻。

這句話,也讓徐嶽祥始終堅信依法用權,遵守村規民約,擔負好監委會主任的職責,對一個村的安定團結至關重要。他認為,盯牢村民關心的“三資”即資源、資產、資金問題,按規定去落實管理,按規定去監督到位,問題解決了,就是真正貫徹落實好“楓橋經驗”了。

結束對徐嶽祥的採訪,歸途中,記者問陳玉球:“監委會對村幹部監督作用有多大?”

陳玉球想了想,說起一個人,這個人是陳玉球搭檔,叫朱嶽祥,是現任監委會委員,一直參與舊城改造、土地流轉等各種村中事務的監督。

朱嶽祥本是泥水工,因為懂行,常被陳玉球安排去給村裡來的工程進行質量把關,提出建議,例如石塊多少錢、運了多少車、村幹部幾點上下班,都要記錄下來。

“村裡買水泥、磚塊,我們也要一起去還價。”陳玉球說,去年6月,有個村幹部讓家人給自己頂班,照報誤工費,接到反映,我們核實後當即把這事給否了,後來這個村幹部主動辭職。

“應該說,類似監督無處不在,作用很大。”陳玉球說,比如在分配宅基地過程中,事前就邀請村務監委會成員列席參加;事中確定名單後上牆公佈,同時公佈監委會主任電話;事後還要由監委會審核,確認名單是否體現全村住房最困難農戶。

陳忠武道出他的直觀感受:“有了監委會後,村幹部都好當起來。村務管理從以前的事後監督,到現在事前、事中、事後全程監督,從盯錢、盯事到盯人,治理水平得到提升,村幹部變得規規矩矩了。”

村主任陳躍富也深有同感:“現在村裡做任何事都要合法合規,我的職責就是按規矩辦事,落實好村裡的各項事務。我經常跟陳玉球說‘你可要把我們監督好,監督好就是幫助我們’。”

監委會發展檢察機關功不可沒

14年來,後陳村實現了4個“零”:群眾零上訪、幹部零違紀、群眾零投訴、違規收入零入賬,後陳村也成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

武義縣深化“後陳經驗”,將村務監督委員會制度向其他領域延伸,全面推行居務、校務、院務、企務監督制度,實現了城市社區、公立學校、公辦醫院、國有企業監督委員會全覆蓋。

記者在採訪中得知,“後陳經驗”的誕生、發展、完善,與檢察機關密不可分。

在武義縣人民檢察院503辦公室,記者見到了現任武義縣檢察院副檢察長、時任武義縣檢察院反貪局局長塗立中。

這位當了十餘年反貪局長的“老檢察”,回憶起當年村幹部經濟犯罪屢查不絕的勢頭,仍記憶猶新。

“老百姓當時說我們檢察官只會抓村官。其實我們查處不是目的,解決問題才是根本。”塗立中說,2004年初,武義查處了白洋街道一個村黨支部書記李某某受賄案。案子結了,卻發現反映村幹部的舉報信越來越多,他們直指村務管理混亂,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得不到保障。

類似村官貪汙受賄發案原因,讓塗立中深感憂慮,於是向白洋街道黨委發出一份檢察建議書,建議加強村務監督機制建設,規範村務管理工作。

在武義縣經濟商務局一間小會議室裡,調研員、時任白洋街道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徐向陽告訴記者,檢察院不僅鄭重其事地發出檢察建議,還主動上門與街道主要領導溝通,讓街道黨委深感問題的嚴重性——一年內全街道5名村書記因經濟問題被處理,而且有火燒連營之勢,已經嚴重影響到街道工作開展,村幹部經濟問題確實需要對症下藥。

徐向陽介紹,街道在後陳村建立“財務管理小組”試點,此後不久,後陳村土生土長的白洋街道工辦副主任胡文法被下派擔任該村村支書。經過檢察建議的提醒,在縣有關部門的牽頭下,武義縣在後陳村進行村務管理工作的探索,開創了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先河。

此後,武義縣檢察院一直關注著“後陳經驗”的發展變化。根據村幹部案件查處情況,先後形成了《關於“惠民涉農”領域貪汙賄賂犯罪的調查分析》和《村務監督模式的構建及完善建議》兩篇報告、建議,從建立健全選人用人制度、監委會獨立行使職權制度、對監委會工作的監督制度、建立健全監委會制度法律體系等方面來進一步保證制度的切實執行,均被縣委採納,由此推出了多個更加完善的制度。

對於今後的工作,武義縣檢察院檢察長陳世河說:“以創新發展‘楓橋經驗’為契機,立足檢察職能,發揮‘後陳經驗’誕生地地緣優勢,繼續探索總結提煉新時代‘後陳經驗’,為推進德治、法治、自治‘三治’合一為手段開展鄉村善治體系創新實踐提供檢察經驗、貢獻檢察力量。”

在武義縣採訪期間,天氣晴朗、陽光燦爛,溫暖的陽光下,武義美景清晰可見……

記者手記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

這句話,在武義縣後陳村得到了生動印證。

村務監督委員會剛成立時,曾飽受爭議。2005年6月17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後陳村調研時指出,“這是農村基層民主的有益探索,是積極的,是有意義的,符合基層民主管理的大方向”,為後陳村的改革正了名,鼓了勁。此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深化完善“後陳經驗”作出重要批示、指示。

沿著習總書記指明的方向,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後陳經驗”不斷煥發旺盛生命力,後陳村創造了“四零”紀錄,村集體經濟增長41倍,村民人均收入翻兩番,成為村風和諧、村容潔美、村民富裕的“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

武義縣委政法委副書記曹向陽說,從治村之計上升為治國之策,後陳村的發展表明,村務監督委員會制度使農村基層治理髮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能人治村”的傳統治理模式逐漸轉變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現代治理方式,鄉村治理機制不斷完善,鄉村治理水平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這,無疑是對“楓橋經驗”的創新和發展。

後陳經驗,後勁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