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悄然興起,你了解它嗎?

MOM悄然興起,你瞭解它嗎?

組合基金作為中國市場上相對較為新穎的投資方式,其投資模式正被越來越多的財富管理機構所青睞。以FOF、MOM為代表的組合基金產品不斷面世,吸引了不少高淨值投資者的關注。

MOM是什麼?

MOM:Manager of Managers,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是指該基金的基金經理不直接管理基金投資,而是從市場中挑選的基金業績比較優秀的其他基金管理人來對基金資產進行管理的,直接賦予這些基金管理人投資決策權,並且有對其解僱的權利。

簡單理解,第一個Manager就是MOM基金經理,第二個Managers就是MOM基金經理選出來的其他基金管理人。

和FOF相比,FOF組合的是優質基金產品,所以FOF投的是產品;而 MOM集合優秀基金管理人,負責挑選投資管理人和監督其業績,等於投資的是“人”。

MOM適合誰?

  • 有一筆不小的閒置資金且不著急使用:

現在的券商和基金子公司發行MOM基金比較少,更多的是私募機構發行的,MOM起投的額度比較高,投資門檻需要100萬甚至更多。

而且,MOM基金的流動性較差,投資者需要將這筆錢的使用預留出較長的一段時間。

  • 有分散投資需求且追求多元化資產類別:

普通基金是由基金經理一個人做出投資策略,MOM根據基金的實際情況,從私募、券商等機構中選擇合適的、專業的投資管理人組成優秀投資團隊。

不同的投資管理人可能擅長不同專業,MOM構建了多元化投資組合,將決策風險和系統風險都有效的分散開了,淨值波動比較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投資者的風險。

  • 有一定專業知識且有較大風險承受力:

對比海外市場,如美國資本市場上MOM基金數量佔共同基金數量超15%的比例,國內MOM基金的發展等於是剛剛開始,很多方面還不成熟,對投資者本身的識別能力有要求。

此外,也是基於國內MOM基金的發展不成熟等原因,現階段MOM基金的投資風險較大,適合有較大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

如何選擇MOM?

  • 成立時間較長,業績相對穩定的

  • 夏普比率等定量研究指標較好的

  • 管理人的資產配置能力較強的

  • 費率較低的

  • 有充分而嚴密風控體系的

MOM的風險有哪些?

  • 管理人風險

既然MOM基金直接投的是“人”,那麼基金的好壞與基金管理人有著直接的關係。也就是說MOM基金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基金管理人的水準。

如果MOM基金經理挑選的基金管理人專業素養或著道德素養不夠,那麼對於Mom基金的打擊是致命性的。受制於能力的因素,如果基金管理人們不能做到很好的風控體系,那麼其實多個基金經理操盤的子基金很難發揮協同作用。

即使基金經理在發生相關問題後,解僱並更換基金管理人,也可能對MOM基金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失。

  • 管理費高

首先,FOF的雙重收費問題一直沒能得到有效解決,廣受詬病。雖然這個問題國外也存在,但我國相比而言,費用更高。

而與FOF相比,MOM收取的管理費率還要更高,我國更是顯著高於國外。因為MOM基金本身篩選其他基金管理人就要投入更多資源,而且要向受聘用的所有基金管理人支付管理費率。

此外,目前市場上發行MOM的狠多機構都相對較大,在費率上有較大的議價能力,投資者對於其收取較高的管理費率的行為也沒有話語權。

更關鍵的是,隨著管理難度增加,MOM管理費率還有增加的趨勢。有數據顯示,管理費用最低的是國內債券,僅為0.24%,而管理費用最高的對沖基金的管理費率高達0.73%。

  • 流動性差

MOM基金

不是每天都開放贖回的,第一次的封閉期要麼是一年,要麼是一年半,在之後就是每半年或者是一年開放一次贖回。流動性低,對於一些有流動性需求的投資者來說並不是特別好的選擇。

  • 收益沒有太大吸引力

資產類別的分散讓MOM基金的收益雖然很平穩,比如在遭到股災的時候,產品淨值的回撤會比較小。

但是這也導致MOM獲得的收益基本上是一個市場平均水平的收益,比如在遇到股票市場瘋狂時,不會跑贏大盤的指數,缺乏吸引力。

  • 信息不對稱

因為現在的MOM基金更多的還是由私募機構發行的,很多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比較粗糙

,有的一個季度披露一次,有的一個月披露一次。

投資者能夠獲取信息的途徑本來就少,私募基金信息披露還存在不規範問題,這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

中國的MOM就曾被利用為批著資管名義的配資:一家名為“螞蟻配資”的在線配資平臺,宣稱採用MOM模式,用5倍的槓桿欺騙了不少投資者。而整個過程中,投資者完全處於被動地位,其背後的風險不言而喻。


隨著市場發展以及資產配置需求的驅動等,MOM的投資價值逐漸顯現。但不可否認的是,現階段國內的MOM發展仍不成熟,還存在諸多問題。投資者在參與投資時需考慮再三,以防資產受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