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

云南画报新媒体中心发布

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

国家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连续四年“全国年度最佳画报

如果有人说,中国梯田最美的存在,是被誉为“中国最美山岭雕刻”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恐怕没有争议。早在2013年,便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

日暮下的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位于哀牢山南部山脉,平均海拔在1400米以上,常年云雾缭绕。站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梯田上,随手一拍就是一张屏保壁纸。

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

哈尼梯田常年云雾缭绕

如果说梯田是哈尼族历经几个世纪,用双手和铁犁勾勒出的画框,那么红米一定是这幅画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人类史上最早驯化的古稻,哈尼族先民早在13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人工种植红米,并将其作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

哈尼族世代以红米为主食

红米,顾名思义,由于其表皮呈深红色而得名。梯田红米的生长期长达200天左右,比东北大米还长两个月,且一年只产一季。

红米基因多样性指数,是现代改良品种水稻的3倍,它能适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长期保持稳定产量,抗病性极强。此外,红米不耐肥,施用化肥易患稻瘟病,这意味着红米天然具备绿色食品的属性。

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

梯田的灌溉水源,是人称“高山绿洲一碗水”的红星水库,位于省级森林保护区,远离工业污染。

哈尼人根据红米特性和当地自然环境,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种植方式:每年插秧后,村民将鸭子放入梯田圈养,禾苗抽穗灌浆时,再将长大的鸭子赶出。在这期间,杂草、害虫都进了鸭子的肚子,转化成鸭粪,又是上好的有机肥。

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

“捡漏”回家的梯田鸭

红米的营养价值极高,它含有一般水稻品种中缺乏的Ve、胡萝卜素、黄酮、生物碱、强心甙、木酚素、甾醇等生物活性物质,铁、硒、锌、钙等矿质元素的含量也高于一般的米类。

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

红米营养丰富,是养生佳品

酒香也怕巷子深,长期以来,受山地环境制约,当地红米种植无法实现机械化管理,仍沿袭哈尼族祖祖辈辈传承至今的习俗,依靠人工种植红米。

春种秋收,挖头道田、修水沟、犁、耙、施肥、铲埂、修埂、造种、泡种、放水、撒种、薅草、拔秧、铲山埂、割谷、挑谷、打谷、晒谷等20 道工序,全靠哈尼族农户的双手完成。

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

山上阴晴不定,村民们穿着蓑衣,朝夕穿行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在田里。谷子收割后,也只能依靠人力和马将其运出梯田,从家里到梯田,往返大多需要一小时。

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

尼美村秀美风光的背后,是闭塞和贫穷:全村5590 人,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全村耕地面积3914 亩,人均耕地仅0.75亩。

用自然农法种出的红米,每亩的产量不到300公斤,价格也不甚理想,靠种植红米只能勉强维持生计,于是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儿童。

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

父母外出务工,不到10岁的小女孩,已经学会照看弟弟了

尽管如此,仍有人坚守在这片土地上,从父辈祖辈的手中,接过守护和传承梯田文化的使命。

普贤格是村里的老艺人,今年已经63岁了,吹拉弹唱样样在行,哈尼歌曲随手拈来,在田间地头时,总喜欢唱上几句。

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

普贤格擅长哈尼族的乐器三弦,农忙完和老哥几个在村里吹拉弹唱,是劳苦日子里的快乐源泉。

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

普贤格老人常常一边骑马一边高歌

他的儿子和儿媳都在外打工,留了两老口在家种红米。他说,“红米是大自然对哈尼族的馈赠,田鼠会打洞,鸟会来啄米,种红米就要像保护子女一样呵护它。”

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

普贤格夫妇二人

今年75岁的李树者德高望重,他是尼美村红米祭祀活动的主持人。他主持红米祭祀的时候,会唱起婉转的哈尼族山歌,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感念勤劳的祖先为后人留下的梯田。

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

李树者15岁便开始下地干活,他每天睁开双眼走出家门,映入眼帘的便是这片生养自己的水田。

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

据老人说,30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山,因为地处高寒地区,一般水稻无法生长,村民们只能种植“冷水谷”和荞麦,此后改种产量稍高的“蚂蚱谷”,即红米。

在尼美村,这样的老人不在少数,他们的子女大多外出打工,很多老人已经无法下地干活。梯田无人守护,当地旅游业也将成为无本之木。

幸运的是,2017年,中国扶贫基金会来到了红河县尼美村,携手红河县政府、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共同推动当地的红米产业升级,通过组建、优化农民合作社,统一生产标准、品控流程,并以“善品公社”为品牌统一对接市场。

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

点击视频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了解更多。

善品公社希望梯田红米的价值,能为更多人所熟知,也希望诚信农户生产的优质红米,能得到市场的认可。红米产业的可持续升级,才能吸引年轻人返乡,梯田文化才会得到保护和传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善品公社诚邀您为哈尼同胞捐资,支持哈尼同胞发展红米产业,发展合作社,从源头支持哈尼稻农。关注中国扶贫基金会善品公社(微信公众号:善品公社;ID:fpspgs2015),参与支持云南红河哈尼族农户,让他们可持续、有尊严的脱贫增收。

立项日期

2017年04月17日

项目预算

1、项目预算

A、公众筹款目标:10万元;

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

B、配捐使用方向:企业和腾讯配捐部分的预算计划将主要用于红米扶贫助农计划项目执行方向,99公益日结束并确认了“企业和腾讯配捐”具体金额后15天内,再补充详细预算表。

2、管理费说明

项目按照总筹款额的10%用作项目执行费用(包含项目调研、评估、审核、回访等相关费用)、一线工作人员的人力成本(运营人员、财务、志愿者补贴等)、必要的办公支出(房租、水电、网络、捐赠票据回寄等。

执行计划

本次乐捐推广后,支持红米种植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学习交流,以持续扩大视野、标准化红米种植能力进而促进增收;支持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通过业务骨干能力建设带动合作社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主要为:

(1)组织建设。在红河县范围内遴选、认证合作社,围绕治理体系、组织架构、运营管理、运行机制等对合作社进行市场化改革优化,提高合作社发展竞争力。

(2)品控管理。在红河县范围内遴选、认证示范基地,通过环境检测、关键节点控制及诚信关联机制设计等体系化方式,提高农户、合作社品控生产意识与能力。

(3)供应链支持。依托善品公社全国及区域包装、物流、仓储及农资等合作伙伴资源,对红河县合作社及相关方进行倾斜支持,以提高当地整体农村电商供应链管理水平。

执行效果

项目累计开展生产技术专题培训5次,受益农户不低于2300人次。

执行能力说明

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1989 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由国务院扶贫办主管的全国性扶贫公益组织,是中国扶贫公益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公益组织之一。电商扶贫项目部深耕上游,组建项目对接合作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及品控执行体系;并帮助贫困农户扶贫增收,目前贫困户占比51.66%(151户社员,其中包括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户均增收3576元。2018年组建合作社联合社,社员增加至1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超过500户。

关于我们

中国扶贫基金会为了更好地推进“互联网+扶贫”实践,探索和推动移动互联网及电子商务时代农村社区产业扶贫新模式,在2015年初立项实施“电商扶贫项目”,旨在通过合作社把农户组织起来,按照产品品质控制体系进行产品生产,解决市场规模与生产效率问题,以“善品公社”为统一品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以此带动优质(农)产品商品化、市场化和品牌化,提高贫困农村地区产品竞争力及综合发展能力。

发票说明

中国扶贫基金会将会为捐赠满100元的网友开具捐赠票据,需要将您的捐赠截图(包含捐赠项目、捐赠金额和交易单号)、发票抬头、收件地址、邮编信息或者将上述信息回复至邮件[email protected],在收到捐赠网友提出的开具发票申请邮件后20个工作日内,开具票据,如有疑问请致电010-62655199。

募捐备案号

5310000050000784XYA18083

点击原文链接,参与支持云南红河哈尼族农户,让他们可持续、有尊严的脱贫增收。

云南画报新媒体中心发布

优质内容生产者

守护哈尼族的红色世界

主编:何新闻 编辑:李雨霖 尹博林 李晓超

云南画报新媒体中心

内容合作 广告合作

0871-64113609(上班时间)

153 9854 2169(24小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