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提起蘇州,全國人民最先想到的

就是名滿天下的蘇州園林

第二想到的當屬蘇州的GDP神話

的確,中國之大,蘇州是個神奇存在

一個普通地級市摸打滾打這麼多年

拿著地級市的資源和省會城市特區直轄市去拼

竟然做成了

中國第一地級市

17000+億GDP

1375多萬人口

傳說中1.5線城市和特大城市


蘇州這些年也真是不容易,不知道為什麼,蘇州的發展總是飽受非議,稍有點風吹草動,就有各種“蘇州不行了”的言論冒出來。


也不多說什麼了,來看看蘇州,尤其是90年代以來近30年走的路,看完你就知道:作為一個非省會城市,蘇州的發展幾乎是一個奇蹟。

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BY 陶老師Mr.T)

蘇州——

一座“戴著鐐銬卻跳出最為驚豔舞蹈”的城市

獻給所有在蘇州奮鬥的你們

這樣看蘇州才霸氣!

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清醒認知:蘇州的國家地位!


要了解蘇州在國家的真實地位,

首先要了解中國大陸現在的城市地位的階梯序列

中國一共600多個城市,

分成不同的類別,享受不同的待遇

省級:

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

字面上的意義即“直接由中央政府所管轄、建制的都市”


副省級:

部分省會城市(南京、成都、武漢、西安、杭州、廣州等十個)

計劃單列市(青島、大連、寧波、廈門、深圳)

ps:本質上這些城市仍然屬於地級市範疇,

只不過被賦予了部分特權


地級市:

包括非副省級的省會(長沙、合肥、鄭州等)

大多數省轄市(蘇州、佛山、無錫、東莞等)

ps:蘇州、無錫等一些城市還有一種稱謂叫“較大的市”

但是中國已經有20年時間沒有新批過“較大的市”了


縣級市:

是由縣一級撤縣設市成立的,

比一般的縣擁有更大的獨立權。

比如崑山、常熟等



OK,說回蘇州

蘇州,公認中國第一的普通地級市

在某些方面已經享有了部分副省級城市的待遇

蘇州是唯一擁有四大行一級分行的普通地級市

根據國函[1994]9號規定

蘇州工業園區享有副省級外事和經濟審批權限

以及部分省級外事和經濟審批權限等等

但是,蘇州根本無法驕傲!!


數一下,

直轄市有4個

副省級城市和計劃單列市有15個

不含副省級和計劃單列市的省會城市和自治區首府18個

相對於單純的地級市來說

在中國大陸起碼有37個城市的地位要遠遠高於蘇州!

常在蘇州的都知道

這幾年蘇州經濟發展慢了

有種處處使不上勁的感覺

都不用與直轄市、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比

只要與省會地級市相比

就會暴露出科教文衛多方面的弱點

未來城市發展的格局

蘇州的目標顯然不是與普通地級市比

但是那些想去比較的城市,地位都比蘇州高

對蘇州來說,現實就是這樣殘酷!

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蘇州,失落的昔日貴族!


清醒的蘇州人對於蘇州現今的發展局面,有一個很清晰的認知:蘇州不叫崛起,叫慘痛沒落後的相對復甦。

蘇州的政治地位不是一直像今天這麼低的。縱觀蘇州這座城市的歷史,其實一直是輝煌的。最早作為春秋吳國的都城,唐朝時蘇州是江南唯一的雄州,再到明清的蘇州府,是現在意義上的省會城市,南京和上海也在蘇州府的管轄之內。看一段史料:“江蘇省的巡撫衙門就在蘇州,轄江寧府、蘇州府、淮安府、揚州府、徐州府、通州府、常州府、鎮江府、松江府(今上海市),其範圍大致與現在相同。”

城市命運的轉折點發生在1860年,太平天國來臨,蘇州因此元氣大傷。太平天國戰後的蘇州,人口由1831年的340萬下降到1865年的129萬,而且太平天國運動徹底破壞蘇州地區的生產力,經濟上的富庶和文化上的繁榮隨之而逝,蘇州進入了一個較長時期的衰落。

與之對應的是,上海崛起了。日本漢學家宮崎市定曾說:“近現代上海的繁榮,是以太平天國為契機,蘇州的繁榮轉移過來的結果。”

上海的崛起無法完全歸於太平天國運動,但不可否認在無意之中,太平天國運動成就了上海的繁榮。太平天國時期江南陷入血雨腥風,江南的人才、資本逃亡湧入當時保持保持安定的上海租界。此後的上海便步入大發展時期,等到戰爭結束一舉實現崛起,取代蘇州和杭州,成為江南地區新的中心城市和長三角經濟發展的龍頭。

蘇州政治地位從近代以來便每況愈下,一直到今天,既不是副省級,也不是計劃單列市,經濟方面被上海替代,行政方面失去江蘇省會地位,新中國成立後,也無法得到更多的政策優待。

蘇州,從來就是拼!


蘇州人,表面上是溫和的,骨子裡是驕傲的,決定了這座城市也不會甘於平凡。政治地位的無法爭取,蘇州又拾起了一向擅長的經濟,卯足了勁搞發展!完全蛻變成了一座經濟導向的城市。

改革開放後,蘇州開始發力追趕。90年代是個轉折點,蘇州以前所未有的的速度再“強勢復甦”。

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同樣是改革開放以來創造奇蹟的城市——深圳和蘇州。一個得到了舉國支持的體制紅利和經濟特區的政策紅利。另一個沒有國家的政策傾斜和特殊照顧,蘇州之路卻走出了“自強不息”的姿態。

一舉超越了號稱民族工業的發祥地,當年是國內四大工業城市之一,在華東僅次於上海的無錫。搞出“蘇南模式”,甚至後來引領了全國學蘇州!


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蘇州崛起的機遇:新加坡工業園區!


蘇州工業園區對於蘇州的意義無需贅言了吧,它可以說是近代蘇州經濟發展的里程碑,但這當時也是幾經波折。

1992年李光耀先後考察了無錫和蘇州,為新加坡工業園區選址。關於這一條,外界通常戲謔地稱:蘇州是“一招先,吃遍天”,蘇州抓住了機遇,使新加坡的投資落戶在蘇州,短短几年時間迅速超過無錫,以後一騎絕塵。

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蘇州工業園區建設前的手繪規劃圖


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蘇州工業園區實景圖,與當年規劃高度吻合


關於李光耀為何選址蘇州,而沒有選址無錫?各類謠言太多,在陳煥友(當時江蘇省省長)的回憶錄中,能看出新加坡工業園當時考慮的就是無錫和蘇州,無錫甚至是優先考慮的,畢竟那個時候的無錫的工業規模力壓群雄,蜚聲內外。但是,蘇州的領導積極的去爭取這個項目,好像冥冥中自有天意,從當時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被蘇州市長章新勝流利的英語和深遠的眼光征服的時候,便註定了這個城市將趕上一個脫胎換骨的發展機遇。

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這裡我要說到有關這一段的“閒話”,全當故事講了(划動查看):

據有關資料,李光耀首先去的是無錫,因為無錫是老工業基地,省裡積極安排了一些項目讓李光耀參觀,但最後他說還想去蘇州去看看。因為是臨時添加的行程,時間只有半天,但蘇州市的領導可以說是見縫插針地推介起蘇州。也虧得蘇州當時有個會講英語的市長章新勝,這樣一來解決了語言障礙交流更順暢,另外市長還很會抓機會,跟著上了那輛接送李光耀的“加長奔馳”,利用從飯店到火車站路上20多分鐘的時間,不但說起自己屬地的政治、經濟、文化如數家珍,而且對新加坡的歷史和現狀也都瞭如指掌。他提出在蘇州投資發展一個新加坡式的工業城,李光耀雖然沒有馬上答覆,但是已經有了解的慾望,不斷用反詰表達疑慮,而面對李光耀接連不斷的尖銳提問,章新勝也胸有成竹,一一作答。論辯一直持續到蘇州火車站貴賓室也沒有停止。列車進站,李光耀本來登上列車,突然,又迴轉身來,提了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蘇州有國際機場嗎?”一陣見血,但那時候我們市長心裡已經明白,老先生已經被說動了所以很從容應答:“蘇州以東90公里有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蘇州方面自此以後一直積極爭取,又過了兩年,到1994年2月,國務院批覆同意蘇州與新加坡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工業園區也得到了部分特殊政策,雖然不能完全享受深圳、珠海等特區的優惠政策,但可以參照沿海開放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各項政策,這叫做“不特有特、特中有特”。自此,蘇州也成為少有的幾個能牽動中央的城市。

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中新雙方簽約照片

蘇州先天的優勢:依靠上海!


蘇州沒有國家佈局的鋼鐵、化工、車船、軍工等重要工業,也缺乏教育、科研、醫療資源,但先天的優勢就是緊挨著上海。

長三角地區都是跟著上海混的,很多資源要靠搶啊!所以位置很重要。

90年代初的上海浦東開發,長三角地區迎來一次發展機遇,由於蘇州離上海更近,所獲得的益處更大。上海土地資源緊張,生產成本、商務成本高,上海附近的崑山就成為投資方的首選,很快成為“臺資高地”。當然,蘇州、崑山對外商投資的政策優惠都是做得比較好的。

從鄉鎮企業做起,再引入外資,蘇州做出了全國聞名的蘇南模式。

到2001年據說是“全國學蘇州”年。因為蘇州的實力在建設園區後,短短的六年內,像一隻浴火的鳳凰,直衝雲天。2001年,蘇州的GDP達到了1780億元,名列全國第六。吸引外資達到72億美元,只比上海少1個億!此後一直到2012年,蘇州經濟的發展,就是被洶湧而至的外資製造業支撐著。

蘇州一波三折建軌交!


蘇州是第一個開通軌道交通的地級市,這看似光榮的名頭,背後卻是十幾年的努力爭取,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準生證”也是格外不容!

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從1996年開始,蘇州市政府就開始研究蘇州輕軌交通的可能性,然而到了2007年4月才批覆,但是等到一號線正式通車,(從申請到通車)卻已經是16年後的事情了。

根據2002年完成的蘇州輕軌線網的規劃,蘇州軌道交通網規劃總長540公里,由11條線組成,包括兩條市區輕軌線(M線)、3條市域輕軌線(S線)、6條市區有軌電車線(T線),總投資1370億元。軌道交通網呈現大小兩個“十”字框架,串起中心城區和5個縣級市。在遠景規劃中,還將接入蘇錫常軌道交通網,最終實現蘇州軌道交通網與上海、浙江軌道交通的無縫對接。

當時市裡向上面提出建設軌道交通的計劃,不過上面一直對此事壓著不批。畢竟在當年,還沒有任何先例。

甚至2003年9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即81號文件。文件提醒:“一些地方也出現了不顧自身財力,盲目要求建設城軌交通項目的現象。有的未經國家審批,擅自新上城軌交通項目;有的盲目攀比,建設標準偏高,造成投資浪費;有的項目資本金不足,債務負擔沉重,運營後虧損嚴重”。文件特別提出,建設城市輕軌的城市應該達到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0億元,國內生產總值600億元,城區人口150萬人。

恰恰2003、2004年蘇州最輝煌的時候,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四,吊打深圳,天津,重慶。按當時蘇州的標準已經達到翻兩番的水平,已經超過建輕軌的標準了。但是依然沒能讓蘇州建輕軌的規劃順利進行。

2004年初,國家控制部分行業過度投資聯合檢查組在各地巡查,蘇州輕軌建設情況確實是停止了,當時蘇州人一度以為會“停建”,後來官方出來的說法是“重新報批”。

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最後蘇州1號線2號線是以輕軌建設,現在還有蘇州到底是地鐵還是軌交之爭,但官方來說,多年保持的口徑都是“軌交”。1號線的4B編組在現在看來似乎有些小了,但在當年實屬無奈之舉,規避當時審批上的難度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蘇州建設審批得到許可後,後面申請建造地鐵的地級市批覆一個比一個順利,誰說沒有蘇州的作用呢。

蘇州跌落數次的“機場夢”


前不久蘇州人的機場夢再一次被提起,似乎又有了希望,又似乎和這些年每一次都一樣。

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從2003年-2017年,15年的時間裡,蘇州人的機場夢「從將新建國際機場列為頭號政府研究項目」「5年內不建機場」,再到「將蘇州機場定位為大上海都市區第三幹線機場」,最後淪為「蘇州未被納入國家航空規劃」,對於心中的“機場夢”,蘇州人一再追逐,又一再被澆滅。

(划動查看)

2002年,上海虹橋國際航班“出走”浦東,這一舉讓蘇州的航空物流舉步維艱。當江蘇省政府決定建設蘇南國際機場時,相鄰的兩個經濟大市蘇州和無錫,國際機場肯定只能有一個,蘇州和無錫開始較勁。

2003年,“長三角”地區再次上演了一場“機場建設大戰”,273公里的滬寧線上,短時間內傳出建設三個機場的風聲。蘇州要建自己的貨運機場,無錫也要興建國際機場,同時改建碩放機場。

2004年初,蘇州曾將新建國際機場列為頭號政府研究項目,萬眾矚目!同樣也在2004年,蘇州被迫宣佈“5年內不建機場”,晴天霹靂!

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2010年11月,歷經各方多年協調,由江蘇省、蘇州市和無錫市三方共同組建的蘇南碩放國際機場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至此,以入股合建的方式,蘇州參與經營著一個“隔壁人家”的機場。

2014年12月,上海機場的高層人士向媒體透露,上海正在籌劃第三機場的建設或選址南通!一時間,蘇州人扼腕嘆息,離自己的機場夢又遠了一點。

2015年,兩會再提機場之事,但是之後卻還是無音訊,而且於此同時蘇南國際機場20年規劃被批覆,蘇州人再一次失望了...

2016年,機場消息又開始躁動,甚至明確官宣,蘇州機場初步意向將設在吳江,爭取蘇州機場項目年內落地,而且在《蘇州市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公示)》則更進一步:“將蘇州機場定位為大上海都市區第三幹線機場”。大家瞬間覺得又有希望了,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慢慢的也就聽不到關於機場的聲音了。

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2017年,轉眼間,一年過去了,眼看著蘇州機場項目“年內沒有落地”,2017年“江蘇省民航機場十三五建設項目圖”,沒有蘇州機場的身影。今年的蘇州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沒提到蘇州機場。

整個國家層面的航空規劃,還是沒有蘇州!

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民航局網站)


現在,全國不說,放眼整個江蘇省,幾乎每個地級市都至少有一個機場。

南京市: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南京六合機場(南京馬鞍國際機場)

無錫市:蘇南碩放國際機場

徐州市:徐州觀音機場

常州市:常州奔牛機場

南通市:南通興東機場

連雲港市:連雲港白塔埠機場

淮安市:淮安漣水機場

鹽城市:鹽城南洋機場

揚州市:揚州泰州機場(與泰州市合建)

鎮江市:鎮江大路通用機場

泰州市:揚州泰州機場(與揚州市合建)

宿遷市:宿遷通用機場(籌建中)


而蘇州機場還在每年的傳言中,到底蘇州什麼時候才能有自己的一個機場呢?


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蘇州,等待經歷一次鳳凰涅槃!


中國城市間的競爭,已進入“拼刺刀”的階段。

近幾年,互聯網、高科技、金融、現代服務業發展迅猛。深圳、杭州、南京、合肥等越發風生水起,尤其杭州迅速崛起,正無限逼近四大一線城市。蘇州的工業總產值雖然還在領跑,但是GDP增速卻是全省墊底,還不斷傳出外資撤離、大型工廠倒閉關門的的消息。

曾幾何時,蘇州的GDP一度非常迫近深圳,現在卻再也難以望其項背,又被天津、重慶超越,身後還有武漢、成都、杭州、南京等省會城市緊追不捨。這樣的現實也助長了唱衰蘇州的“歪風邪氣”!

蘇州,不過是進入經濟社會轉型的路口,必然經歷陣痛期,同過去的90年代一樣,蘇州需要找出一條轉型升級的發展道路。

大環境下,外資企業經營困難或者撤離,本質上就是一件經濟發展的自然現象,也是轉型升級的一個過程,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同樣,經歷了高增長之後,勢必有一個低增長期。產業結構優化、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轉型也需要時間。

不是蘇州不行了,應該說蘇州轉型初見曙光!人民網、新華社都有相關報道,稱讚蘇州“轉型升級仍處於進行時,一批長期孕育的高成長產業集群正處爆發前夜”。

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走了一批外資工廠,卻來了一批高端企業,像華為、微軟、蘋果等等這樣的高科技企業都紛沓而來,將研發中心落戶在蘇州。微軟把全球最新的研發中心設在這裡,帶來了來自十幾個國家的800多名科研人員。博世、艾默生等一批世界500強也都在蘇州設立了研發中心。

最近幾年,蘇州生物醫藥、納米技術等新興產業崛起。僅園區就集聚人工智能相關企業近500家,從業人員超2萬人;近900家生物醫藥企業,2017年,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在全國高新區中排名第一;還有納米相關企業近500家,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全球八大納米技術集聚區之一,2020年將成為千億級產業。

不止園區,還有高新區、崑山、常熟、張家港等等,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納米、集成電路……蘇州精心培育的這些新興產業,每一個都是關係未來的重量級選手,都在積蓄能量等待爆發。

前一個成功轉型的城市——深圳都用了不少於十年的時間,蘇州自然也短不了。

蘇州,你是如此神奇的存在著!


蘇州

愛了你這麼久

你從不讓我們失望

轉型中必然有痛苦

請給蘇州足夠的寬容,足夠的時間

我們期待一個未來更好的蘇州!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自蘇州工業園區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