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廢棄磚窯廠里開始創業,他如何把小作坊做成大工廠

萬連步,1998年看到當地化肥企業生意紅火,決意到這個行業裡找機會,創立金大地複合肥有限公司,從事複合肥生產。一開始也是從其它化肥企業聘請、挖人。起初通過貸款和拆借,大家共籌集了約100萬元,在一個廢棄的磚瓦廠房裡開始創業。

第一年,還沒打出品牌的金正大,銷量只有3萬多噸。 後來,金正大上馬了一條10萬噸的生產線。“從立項到開工、建成,共用了100天時間”。 當年9月,金正大在臨沭縣舉辦了一場訂貨會,邀請了全國的化肥經銷商,並推出了一系列激勵措施。

在废弃砖窑厂里开始创业,他如何把小作坊做成大工厂

“一個訂貨會把產品的品牌就打出去了,訂貨量也就大了,從那個時候公司開始興旺”。第二年,金正大在全國的銷售量達14萬噸,“至少在臨沂站穩腳跟了”。幾年來,金正大研發生產了適用於不同作物的高濃度系列通用肥、大田作物專用肥、經濟作物專用肥、生物有機肥等六大系列上百個品種。

“借腦”,走產、學、研結合的路子。除了自己的研發中心,金正大還先後與山東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和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美國農業部的三個試驗站等二十餘家科研機構和高校建立戰略合作關係,依託這些單位,確保技術創新。

在废弃砖窑厂里开始创业,他如何把小作坊做成大工厂

金正大在2002年甚至將3位通力合作的專家吸收成為公司的股東,將研發人員與企業的未來捆在一起。 在銷售網絡上,除了自己開發的經銷商,金正大還“傍”上“天下第一網”——中郵物流。 金正大與中郵物流2006年簽署合作協議,在全國郵政物流系統開展肥料銷售配送。隨著全國銷售網絡的鋪開,金正大的產能和銷售額逐年攀升。金正大陸續上馬了20萬噸的生物有機肥、20萬噸的氨化造粒複合肥、30萬噸尿基複合肥等多條生產線。其公開數據顯示,年產能達160萬噸。

在废弃砖窑厂里开始创业,他如何把小作坊做成大工厂

1998年帶領十幾個人在廢棄的磚窯廠裡開始創業。2008年,金正大已經擁有約3000名員工,160萬噸年產能和36億元年銷售額。一個企業的創立、發展和壯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負責人的綜合素質。要有艱苦奮鬥的精神,有勤于思考的能力,有腳踏實地的作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