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主动脉狭窄成缝隙 医生5秒钟完成心脏人工瓣膜置换


9月1日,梁婆婆被送进了手术室,该院TAVI团队分工协作,麻醉科冯霞主任带领医生们进行麻醉,心内科李怡副主任建立心电监测及管道植入,心儿科及超声科医生进行术中超声监测,心外科吴钟凯主任、陈光献教授、梁孟亚副教授实施手术,手术室护士和工程师配合协助,体外循环荣健主任率领团队待命。

术中,多学科高质量无缝对接,心内科医生用起搏器诱导心脏室颤,不让其有效射血,为主刀医生争取到宝贵的5秒钟。在这5秒钟内,主刀医生成功将人工瓣膜植入瓣膜口,植入后立即让心脏恢复正常跳动。

七旬老人主动脉狭窄成缝隙 医生5秒钟完成心脏人工瓣膜置换

手术不到2小时顺利完成,术后梁婆婆很快就清醒了,检查显示,梁婆婆的心脏功能明显改善,EF由原来25%上升至53%,BNP已由原来的19000下降至5000左右,循环越来越稳定。

经心尖TAVI手术是心血管领域的最新技术。吴钟凯指出,约1/3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因为手术风险高或有禁忌症而无法接受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经导管人工生物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是这些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

心脏外科陈光献教授表示,TAVI手术的操作非常复杂,需要心脏内科、心脏外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手术室和重症监护等多科室团结协作。

近年来,TAVI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全世界已有超过30多个国家开展了这种手术,近20000例患者接受了该介入技术治疗。TAVI手术治疗成为继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药物治疗后的第三种治疗模式,在欧美指南中,T它已被列为外科手术风险中高危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案。

据了解,自去年起,国产的TAVI产品获国家药监局的审批,获得生产及销售许可。随着科学的发展、医疗器械和操作技术的改进以及相关机制的深入研究,微创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将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使更多瓣膜疾病患者获益。

图|院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