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南京中央商場的悠悠往事你知道多少?

中央商場是南京最早開設的大型綜合性百貨商場,在眾多的商號中,它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至今已有82年曆史。

民國時期南京中央商場的悠悠往事你知道多少?


民國時期的新街口

中央商場的籌建

20世紀20年代的南京,已是一座擁有七八十萬人口的大城市。各方面需求日益增長,商業也隨之迅速發展。但是當時洋貨,特別是日貨充斥市場,人們“衣必洋貨,食必西餐”。在此情況下,1934年春天,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曾養甫(時任鐵道部政務次長)、張靜江、李石曾、戴槐生等便開始醞釀籌建一座大型商場推銷國貨。到了這年冬天,他們選準了新街口附近中山南路一塊荒涼的場地,作為商場場址,決定籌資動工。因南京是“中央”所在地,且該商場建在市中心,故將該商場定名“中央商場”。

民國時期南京中央商場的悠悠往事你知道多少?


初建時的中央商場全景圖

抗戰前後的中央商場

1936年1月11日,南京各家報紙登出了一則引人注目的廣告:“中央商場即日開幕”,內容如下:“本商場應時代之需要,謀社會之便利,由京、滬、平、漢、閩、浙、川等各大廠號參加設肆,日用百貨,無不齊備,餐館茶廳,應有盡有,集國產之大乘,匯萬貨於一處。定價劃一,絕不還價。謹於一月十二日(星期天) 全體開幕,敬請各界惠臨參觀。南京新街口中正路,電話: 二三七九五。”中央商場開業成了南京第一號新聞,全市為之轟動。

民國時期南京中央商場的悠悠往事你知道多少?


民國時期的新街口商圈

次日上午9時,在震耳欲聾的爆竹鑼鼓聲中,中央商場正式對外開業。整整一天,商場大門前一里路長的地段上,車水馬龍,人頭攢動。買東西的、看熱鬧的,爭先恐後,現場有大批警察維持秩序,場內參觀及購物者摩肩接踵,盛況空前。據當時媒體報道,全國各大著名商號幾乎都在此“閃亮登場”,其中有胡玉美(糖果餅乾)、金華火腿茶葉號、太平村(糕點)、老萬全(酒)、益豐搪瓷廠、亨得利(鐘錶眼鏡)、楊永興(電料五金)、華僑國貨海味號、光大熱水瓶廠、江西景德鎮實業公司、新中華鞋室、曼麗咖啡館、中央食廳、同仁堂(國藥)、張小泉(刀剪)、大華百貨公司等等。商場從此享譽於世,至今盛名不衰。中央商場的開業,是南京傳統的老商業走向近代化新商業的里程碑,它不僅為市民提供了一處購物、休閒的好去處,也推動了南京商貿業的發展。

民國時期南京中央商場的悠悠往事你知道多少?


然而,好景不長,次年7月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0月間,日寇迫近南京,商場管理處會計主任龔伯炎攜帶所有檔案和賬冊,與部分廠商撤退到重慶,重新組建“南京商場”。12月13日,南京淪陷。中央商場二樓毀於戰火。一樓成了日軍的養馬場。1945年日本投降後,原中央商場董事長曾養甫回南京接收了商場,部分淪陷時外遷商家陸續回場。曾養甫用預收押金和租金的辦法集資,擴建了商場南部,才基本上形成了解放後所見到的規模。當時整個商場內有大小商家250餘戶,職工近千人,是南京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商場。

民國時期南京中央商場的悠悠往事你知道多少?


1945年中共在中央商場成立的同仁自勵會主要成員

中央商場從1942年起就有中共地下黨組織活動。至南京解放前夕,商場已有黨員49人,為南京解放積蓄了革命力量。南京解放前夕,商場地下黨員組織商場職工和商家資方人員,開展“反搬遷”鬥爭,他們奔赴離商場不遠的西區警察局,弄來十多隻長槍和一袋子彈,後又撿回散兵丟棄的兩箱手榴彈,復至南區警察局取來一挺機槍。武裝保護商場,使得一些散兵遊勇和地痞流氓不敢趁亂打劫,終於使中央商場及新街口、中山南路一帶的公司、商店完整無損地回到人民手中。從此,中央商場開始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